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2-08-13 01:33:04

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让人不解的事儿,比如性格外向的孩子突然见了人就躲在妈妈后面,再比如一向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一说话“不”就成了口头禅……这些行为家长应该如何解读呢? 我只喜欢妈妈――认生

场景

我出生的时候,谁抱我我都高兴,后来我慢慢发现,妈妈每天跟我说话,给我换尿片,唱好听的歌给我听,我越来越喜欢看妈妈的脸,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别人抱我我会大哭,妈妈走开我也会哭,看到妈妈,我才觉得安全和放心。大人们都很不解,奇怪我小时候还不挑人,现在怎么不让抱了,奶奶甚至有点伤心了,可是你们知道吗,那是因为我长大了呀!

给父母的话

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6个月左右,能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开始认生,出现对妈妈的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只喜欢让妈妈或者最熟悉的看护者抱,陌生人抱会大哭,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这个时候,可以多跟孩子玩躲猫猫游戏,这会让孩子意识到,看不见并不等于没有了,慢慢地,孩子会建立“客体永久性”,知道妈妈只是暂时离开,并不是没有了,分离焦虑就会减弱。 我有自己的想法了,对于别人的想法我会通通说“不”

场景

两岁的我,忽然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和别人不一样。于是我想证明给别人看,我想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画画,虽然在爸爸妈妈看来我会弄得一团糟,衣服可能会穿反,吃饭吃了一地,颜料也到处都是,但是能自己做事情真的让我很有成就感。更让爸爸妈妈头疼的是,为了表明我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想法我通通说“不”,睡觉吗?不!回家吗?不!洗手吗?不!要不他们怎么能知道我是一个独立的小孩了?爸爸妈妈有点受不了了,说我怎么不乖了,变成了另一个小孩,如此“逆反”?还有人给我们这样的小孩起了个名字叫“可怕的两岁儿”,这让我们觉得好冤枉,其实我们真的没有这么可怕,我们只是在向您表明:我们长大了!

给父母的话

两岁以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进入了人生的“第一独立期”,特别想独立做事情,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喜欢说“不”,这都是孩子长大的标志,父母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为孩子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支持你的孩子,可以和孩子有不同意见,但要坚决捍卫孩子说话的权利。给孩子独立做事情的机会,虽然有时候他会弄糟,但是给他独立穿衣服、吃饭的机会,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信哦。 排排队,大家轮流玩――关于“机会”的分享

场景

妈妈经常带我去小区广场玩,那里有好多我的好朋友,西西、笑笑等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是争起玩具来,我们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你也想玩,我也想玩,谁抢到就是谁的,为此我们经常发生争执,得不到玩具的小朋友经常大哭,好朋友之间也会经常闹得不愉快。但是妈妈从来没有批评我们,妈妈知道我们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慢慢学会处理问题。妈妈也经常教给我们一些好办法,比如荡秋千的时候,大家轮流玩,一个接一个,每人荡20下,就让给下一个小朋友,谁都不许耍赖,我们都长大了,耍赖那样的事情从来不做。不过有时候也会为谁先谁后发生矛盾,妈妈又教给我们一个新办法――石头剪刀布,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办法很公平。有时候妈妈不在身边,我们也自己尝试着用这些办法来解决,已经3岁的我们,真的很少吵架,像真正的好朋友一样和谐相处,这样的感觉太棒了!

给父母的话

孩子3岁以后,随着社会化的发展,需要逐渐懂得轮流、排队、借用这样一些概念。当然这些概念的形成需要一次次实践,父母刚开始可以帮助宝贝轮流玩秋千、滑梯等,玩别人的玩具要经过别人的同意,玩公共玩具要排队等,慢慢地,孩子会自己使用这些办法来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这就说明:你的宝贝长大了! 我的东西愿意借给你――乐于分享

场景

在我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了解到我的东西是属于我自己的,我觉得应该努力捍卫我的权利,所以我不愿意把我的玩具、书等分享给任何人,因为我不确定别人会不会还给我或者会不会损坏。在外面别人经常会说我小气、抠门,可是我的妈妈不这么认为,妈妈每次都很认真地告诉我,我的玩具、图书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我有权利决定是否分享;妈妈每次都很尊重我,从不强迫我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慢慢地,我开始懂得,我的东西是真的属于我自己的,我有了充足的安全感。同时,我也不断分享到朋友的好吃的、好玩的,也越来越确信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分享会让我交到很多好朋友,所以现在已经4岁的我非常乐于分享。有时候在外面玩,很多小弟弟小妹妹会很眼馋我的自行车,我每次都很大方地告诉他们“去骑吧,但要注意安全”,大家都开始夸奖我大方、爱分享。当然了,我已经是大姐姐了,我也感受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相信我已经长大了!

给父母的话

孩子两岁以后会进入物权敏感期,不断地重复“这是我的”,需要确认物品的所有权,不愿意分享。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物权,不要强迫孩子分享,不替孩子做主把孩子的东西赠予他人。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抽屉,让孩子存放自己心爱的东西。如果家里有小朋友来做客,也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允许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收起来。父母也经常为孩子做出分享的榜样,慢慢地,孩子会建立起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安全感。4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乐于分享了,这也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上一篇:必须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 下一篇:热天如何坐个凉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