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推动助农取款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亟待关注

时间:2022-08-13 01:13:17

当前在推动助农取款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亟待关注

【摘要】自恩施州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以来,有效解决了贫困山区农村取款难、转账难等问题,彻底贯彻了普惠金融的理念,将惠农、便农落到实处。但笔者在开展助农取款工作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助农取款点管理极不规范,诸多风险隐患亟需得到关注。

【关键词】农村金融;支付工具;助农取款

在恩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全辖ATM乡镇覆盖率已达99%,POS机乡镇覆盖率达100%,很大程度满足了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取款难、转账难等简单金融服务诉求。但随着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日益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在合规性、业务性质、服务模式、机具设置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影响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持续推进。

一、主要问题

(一)未建立助农取款业务约束条件

调查显示,在诸如助农取款点等农村支付服务点运营过程中未形成统一、严格的措施来约束单笔业务交易金额或单日单卡业务交易笔数。从查看商户业务交易流水发现,绝大部分商户对每日每卡交易金额上限和交易笔数不了解。比如在咸丰县XX助农取款点,从其留存的银行卡交易凭证发现单笔取款金额最大额达2000元,转账金额最大额达4000元;另外还存在单日单卡累计取款金额超过1000元的现象。违反了人民银行要求的助农取款点每日每卡累计取款金额不超过1000元的规定。

(二)未达到农村支付机具配置效益最大化

调查发现,助农取款点存在支付机具重复布放,不同金融机构常选择同一家商户布放各自的固定电话支付终端或转账电话,造成资源使用效益较低。恩施市石窑镇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同时布放着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的固话支付终端,而其中信用社的固话支付终端使用率几乎为0。根据商户反映,来此取款转账的人群主要是乡村教师及公务人员,其所持银行卡发卡行均为邮政储蓄银行,而来此取款转账的农民朋友较少,且其中发卡行为信用社的仍然很少。

(三)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

调查发现,在助农取款点运营过程中,商户的综合知识水平是影响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部分助农取款点存在严重的管理风险。一是商户对在此交易的信息未进行逐笔登记,且未留存客户交易凭证及签名,如果发生的涉及银行卡交易金额的纠纷将无所适从;二是商业银行对助农取款点的管理、维护上未缺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管理模式,无法指导商户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对地区推进助农取款点的建设留下诸多隐患。

(四)未形成统一的资金供给链

助农取款点通常在资金流动性较强,现金比较充沛的商铺中,比如超市、手机商、药店、家电专卖等,能满足农民日常资金要求。但遇上农保资金发放日或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现金供应压力较大,日均现金需求量达2-3万元,商户为此需往返银行网点多次取出自己账户存款满足客户取现;而对于现金量不充沛的商户,现金供应则无法及时补充。

(五)跨行交易需求无法满足

调查发现,由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的助农取款点均无法进行跨行交易。在全州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共布放158台转账电话,共发放涉农补贴6000多万元,仅占涉农补贴总额的5.26%。致使该行布放的固话支付终端使用率较低,各银行间金融机具无法实现共享。

(六)农村地区通信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极度依赖通信网络的畅通情况,通信网络故障严重影响支付交易正常进行。在调查过程中,在助农取款点开展业务过程中,每5笔业务中有3笔交易失败,其原因均为通信网络故障。商户反映,在涉农补贴或各类农保自己发放期间,此类情况更为突出,而由此引发的农民与商户之间的纠纷则影响了商户的积极性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且不能保证国家的各项惠农补贴及时发放到位。

二、改进建议

(一)出台严格的助农取款业务章程

建议各涉农银行机构应制定严格的助农取款业务章程,对相关业务标准及流程进行规定及限制,设立助农取款累计取款、转账限额。同时建立督导机制,定期对各助农取款点进行巡查,督促各商户严格执行。

(二)建立助农取款点统筹机制

一是要求各涉农银行机构之间加强业务沟通,结合各地区实际,统筹布放支付机具,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建立各涉农银行机构对其布放的支付机具均开通跨行交易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在经济不发达的行政村各类支付终端布放量不超过2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行政村可合理增加布放量。与此同时,要求各涉农银行机构分别建立助农取款点监测机制,实时掌握布放在农村的支付机具业务量,严格控制机具空置率,撤销使用率较低或能与周边地区实现共享的机具设备。

(三)建立统一的管理经营模式

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商户素质不一,风险意识较弱,建议由人总行督导各涉农银行机构联合建立统一的助农取款点管理经营模式。借用规章制度帮助商户规避风险,规范管理助农取款点经营模式。一方面要规范商户办理各类业务的操作方式,统一印制业务交易登记簿、业务差错登记簿等,并留存业务交易凭证,要求各商户按月汇总整理存档;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助农取款点代办人员开展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等知识培训,从多角度入手努力提高商户综合素质。

(四)完善助农取款资金供应渠道

对于在各项涉农补贴发放的特殊时期,各涉农银行机构对其建立的助农取款点应建立特殊的现金供应措施,保障特殊时期助农取款点的现金需求。一是乡镇有本行营业网点的,应随时保证其助农取款点现金充裕;二是乡镇没有本行营业网点的,应就近协调其他银行,划转资金为助农取款点补充现金;三是乡镇没有任何营业网点的,应及时协调周边乡镇网点,及时予以帮助。

(五)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由各地政府机构协调当地通信部门,完善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水平,并对贫困地区通信费用执行差别化收费标准,促进农村地区通信环境建设。

(六)增加政府财政预算支持力度

进一步增强政府对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由政府部门领导的工作机制,提高政府开展农村支付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建议政府在财政预算中给予各涉农银行在农村建设助农取款点的补贴,一方面用于助农取款点基础设施建设、机具设备后续维修管理;另一方面用于发放助农取款点代办人员工资。

作者简介:

宋锋(1983―),女,湖北巴东人,硕士,中国人民银行恩施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与反洗钱科,科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金融。

上一篇: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模式介绍与比较 下一篇:探究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