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对林业的影响评估及防控措施

时间:2022-08-12 10:00:42

松材线虫病对林业的影响评估及防控措施

摘要:松材线虫病有“松树癌症”之称,对于松树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对我国松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省是松材线虫病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松材线虫病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了若干防控松材线虫病的管理措施,供有关林业部门参考。

关键词:松材线虫;评估;防控措施;检疫监管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毁灭性病害,有“松树癌症”之称,具有发病快、危害大、难防控的特点,松树染病后40天就可以死亡,国际和国内均将其列为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黑松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多个省市及地区均有发生。松材线虫的传播扩散已对我省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本文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 PRA)原理为依据,评估了松材线虫病对林业造成的影响,进而给出了相关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供有关林业部门参考。

1 风险评估

1.1 地理和管理标准

松材线虫在我国分布有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台湾和香港等地;国外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松材线虫病在我省符合1997年FAO修订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确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且尚未在该地区存在,或虽已存在但分布不广并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因此,松材线虫病在我省是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和管理标准的。

1.2 传入的可能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日益频繁,特别是从日本和美国输入的物资不断增多,松材线虫传入的可能性也越大。据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局统计,从1998年8月至1999年10月,已经72次从美国和日本进境货物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截获松材线虫。我省内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铁路两旁大多为成片的松林,过往省境的松类植物及其产品中的松褐天牛可能将松材线虫带入。

1.3 定殖的可能性

1.3.1 寄主

松材线虫主要寄生松属Pinus植物,据日本、美国和中国调查和人工接种研究,松材线虫可寄生57种松类树种,还有雪松属Cedrus、冷杉属Abies、云杉属Picea、落叶松属Larix和黄杉属Pseudotsuga等13种其它针叶植物。这些寄主植物在我省广泛分布。

1.3.2 适生性

松材线虫是抗逆性很强的线虫种类,当缺少食物、温度下降,环境条件不适时,松材线虫就形成耐饥饿、干燥和低温等不良环境的扩散型3龄幼虫(LⅢ)和持久型4龄幼虫(LⅣ),松材线虫在日本、中国的发生危害情况充分证明这一点。它可以进入远离松材线虫原地理范围的生态体系,适应不同的寄主树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及不同的气候条件。此外,DNA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基因库具有可塑性,在环境选择压力下可逐渐增强对抗性树种的适应性,最终使寄主失去抗病性。

1.4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

1.4.1 传播途径

自然条件下的传播途径有3种,即通过线虫本身的移动、植株与植株间传播和媒介昆虫。线虫本身的移动每年仅30cm左右;植株间的传播是在密度较大的松林中,通过病株与健康株根部接触、愈合而传播,传播范围有限;通过媒介昆虫的活动传播是主要方式。

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昆虫在中国主要有4种,即松褐天牛、云杉花墨天牛M.saltuarius、褐梗天牛Arhopalusrusticus和椎天牛Spondylisbuprestoides。以松褐天牛的传播效率最高。据日本报道,松褐天牛平均携带量为1.8万条,其中最多的一头达28.9万条。但松褐天牛在林内自然飞翔的距离不足200m,自然扩散相对距离是有限的。

人为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感病松类植物活体(包括苗木、盆景、松树等)、松木及其制品(包括包装材料、家具、电缆盘等)的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目前我国松材线虫病的新疫点主要是通过病材及其制品的运输产生的。

1.4.2 中国缺乏松材线虫的天敌

松材线虫起源于北美大陆,由于与寄主植物、传播媒介和自然天敌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并不引起严重危害。而当松材线虫传入新地区后,如亚洲的日本、中国,由于缺乏天敌的制约,导致其流行猖獗。目前,在中国有关松材线虫天敌的报道是很少的,虽然在局部地区发现松材线虫的天敌存在,但天敌的种群不足以构成对松材线虫危害的控制。

1.5 潜在的经济和环境重要性

松材线虫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林业上特大的毁灭性病害。在国外,日本是受松材线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全国已有25%的松树感病,47个县中的45个县发生病害。病害在日本分布之广、危害之重,令人触目惊心。

我国目前发生面积达7.4万hm2。尽管国家和各省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严格的封锁、扑灭,但从全国情况看,松材线虫病仍呈持续扩散趋势,灾情仍然十分严峻。

由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寄主、病原线虫和传播媒介关系密切,原因错综复杂,一旦松材线虫定殖后,要彻底铲除是十分困难的,防治费用远高于松树自身的经济价值。日本政府仅1986年用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费就是60.42亿日元,占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经费的94.4%。

2 防控措施

2.1 备选方案及其效率和影响分析

在制定防控措施时,首先考虑的是禁止疫区的松类植物活体及其制品输入,从有效性、可执行性和方便性来说,该方案最有效,基本可以完全排除松材线虫随疫区的松类植物及其产品进入的风险,但会严重影响我省的正常经贸活动,这不符合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因此,建议不予采纳。

在省际周边地区设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符合《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我省建立两道防线,不仅考虑到全省的预防监测工作。检查站设置在省边界主要交通要道,主要是对来自疫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执法检查,对正常的贸易活动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在设立检疫检查站时,由省林业主管部门规范检疫执法内容和程序,加强执法培训和管理,可避免公路“三乱”问题。因此,该项风险管理措施对于降低松材线虫传入的风险有很大的作用。

在交通要道两旁、城镇和大中型企业周围建立监测点。这些地方是松材线虫病的易发地,在此设立监测点,既能及时发现疫情,又不会影响贸易活动,是一种主动监测过程,对于预防监测松材线虫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从国内外疫区调入的松类植物活体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监管。根据《植物检疫条例》,从国内外疫区调入松类植物及其产品必须首先经过省或省授权检疫机构的审批后,由调出地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并出具有效的检疫证明方可调入。目前可分三种情况进行检疫监管,一是调入的植物及产品经过了审批并经当地检疫机构进行了检疫,所要求的检疫证明等有关材料,这类植物及产品大多是符合要求的,即不带松材线虫;但由于当地检疫机构检疫不严,或检疫技术不高,或因地方保护等原因,而使调入的少数植物及其产品带有松材线虫,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植物及其产品进行复检。二是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既没有经过调入地检疫机构的审批,也没有经调出地检疫机构的检疫;或者虽经审批,但没有取得合格检疫证明;或有调出地检疫证明,但未经检疫审批。上述三类情况皆属非法调入,这些植物及其产品携带松材线虫的可能性极大,必须按检疫法规和我省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查处。三是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在我省经过再次加工后(特别是包装材料),随货物调往其它地方,必须对这些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检疫监管。因此,对从国内外疫区调入的松类植物活体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监管是降低松材线虫传入我省风险的重要措施。

上一篇:谈工程预算软件的应用 下一篇:陶瓷行业废气监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