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上的端午

时间:2022-08-12 09:44:18

艾草上的端午

麦子金黄要收割,布谷鸟焦急地欢叫,五月初五一大早,我在云龙山与那群艾草相遇。在一大堆奇花异草旁,这一小群寂寞的身影,显得娇小玲珑,乖巧又可爱。

这群立在深谷幽涧的艾草,长在《诗经》里,香在《离骚》中。它有着菊一样的叶子,绿上面是绒绒的白,是山野间的雾气,在夜里悄悄地氤氲。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草。是在某一个清晨,露水尚未干,雾气还没散,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女子,站在艾草丛里,踮着脚,四下里望呀望:那个采艾草的意中人啊,一天不见,好像隔了整整三年……艾草,是一种相思草、爱情草。

我把买来的艾草挂在门前,不为驱蚊,也不为避邪,只是喜欢那香味。像野的苦香,这香气,能使人在钢筋水泥里,想起林泉月色里的蛙鸣。

这艾草,不光好闻,还可以吃。记得黄发垂髫初懂事时,偶尔咳嗽,母亲会把这种叫“艾”的叶子切碎了,打在鸡蛋里炒着吃。那种独特的苦香,使我至今还常常怀想。

在端午,除了艾草,同样香味十足的还有粽子的“衣”,绿绿的,裹着团雪白。朋友说,在他的家乡,包粽子的叶子不是普通的竹叶,而是箬竹叶,这种叶子十分清香。也有些地方,用苇叶裹粽子,或用楝叶、荷叶,不过,还是箬叶最香。

箬叶一般生长在河床,绿蓬蓬的一丛丛,一簇簇,端午时节,叶子渐长,却还不曾老,二八年华,正好采来裹粽子。

箬叶,是唐诗里的叶子。很容易使人想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看来,这香香的竹叶,除了裹粽子,还有实用价值——做斗笠!遮阳挡雨且不说,还可以隔雪,雪天里戴着它,披上蓑衣,扁舟一叶,独钓寒江雪。

与端午有关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父亲说,他小时候,每到端午,一大早,奶奶便吩咐他到野外采“五色草”。五色草就是五种草,采来了挂在家中避邪。他常游走在溪畔,采来黄蒿、白蒿、艾草、薄荷等,挂在家门口。等草干了烧成灰,哪儿流血了,抹上它就能止血。

在这个弥漫着草香的节日里,我还想起了屈原。

想起屈原,便想起他笔下的那些香草:江离、辟芷、秋兰、留夷、杜衡、芳芝,还有很多……我并不认得它们,但这并不影响我在这些花草间沉醉,体味一份高远和孤独。

我想,如果屈原在汨罗江下有知,看到江上飘着的粽子,定不会再吟唱:“世混浊而莫余知兮。”那箬叶包的粽子,和山林间的梅兰竹菊们,是亲密的姐妹,一同呼吸着山林野气,多么契合他的灵魂。

端午,是香草诗歌的端午,那种幽淡美好的气息引人入胜,与云龙山周围华贵的一切似乎格格不入,但它们依然倔犟、俏丽、乖巧、我行我素,清高地谱成端午节墨绿色的梦幻曲。

上一篇:夏日的雨 第6期 下一篇:狐狸之窗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