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翻译技巧的启示

时间:2022-08-12 08:46:04

目的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翻译技巧的启示

【摘要】本文尝试从目的论出发,基于对英汉旅游资料的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等的对比,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技巧提高中国旅游资料英译文的宣传效果,以实现它的预期交际目的。

【关键词】目的论;旅游资料;文化差异;翻译技巧;预期交际目的

1 引言

中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文的效果不好,有人对旅游翻译现状作过调查,认为“国内旅游翻译良荞不齐、问题颇多”,并归纳出“拼写、遗漏、语法、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表达、累赘、文化误解”类错误。本文试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从目的论的角度进一步系统地梳理和探讨旅游资料翻译的技巧,使国外游客真正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2 目的论对旅游资料翻译目的指导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主要创立人是汉斯·威米尔,目的论摆脱了对等论的束缚,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视角。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方法。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译者需根据预先拟定的旅游资料翻译的预期功能和目标,灵活选用翻译技巧和策略,通过增补法、类比法、删减法、改写法等方式使译文更具有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3 影响旅游资料翻译的因素

中西文化差异和英汉旅游资料的各自的行文特点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两个方面。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生活方式和心理联想。中国人崇尚悟性,推崇整体,采用螺旋式的方法来阐述一个主题,西方人忠实逻辑推理,多采用演绎推理。

中西的审美取向也有很大的不同,而不同的审美取向直接显现于文字表达方面,使得英汉旅游资料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汉语表达上,强调客观融入主观,托物寄情,情景交融等。在具体的语言形式上,多采用四字成语,对偶等手段,讲究声律对仗,词藻华美。西方人崇尚个人对自然的控制和驾驭,强调对客观世界真实的认识和分析。因此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西方人强调客观描述事物,注重写实,强调逻辑理性,用词简洁等。

4 翻译技巧

4.1 增补法

增补,也可称为增词或加注,就是在翻译有关人名、历史事件、地理名称、风俗、典故、诗词等词语时予以简要的说明、解释或补充,这样更易于人理解,并加深印象,增添乐趣。比如:

原文:路左有一巨石,石上原有坡手书“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译文:To it left is another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written by Su Dongpo(1037-1101),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960-1127).

4.2 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把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等与英语文化中类似的东西进行比较,以增加外国游客的印象,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特有的内容。

例如:原文: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困人民爱戴。

译文: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robbed the rich,helped the poor,and loved by the poor.

4.3 删减法

英汉旅游文体的语言特色差异显著。在描述旅游的景介中,英语旅游文体简洁明快、直观易懂,重在传递准确实用的信息,而汉语旅游文体辞藻华丽、旁征博引。如果翻译时完全按照原文逐一译出,不仅达不到原有的修辞效果,反而会显得重复堆砌,让人感觉华而不实,或者根本无法理解。故应对原文内容加以删减,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行文风格。

例如:原文:乐山水光山色独特,地理环境优越,素有“绿扬夹岸水平铺”之称,举行

龙舟竞赛得天独厚。

译文:Famous for its“tranquil river fringed with vegetation”,Leshan in Sichuan has the ideal setting for the Dragon Festival.

4.4 改写法

中国历史悠久,很多风景名胜无不与历朝历代的名人轶事相关。在汉语的旅游资料上,会出现很多中国古代的纪年、古地名、古官职等,这时就需要译者有改写转换意识,把这些改写成公历、现地名及现职务,这样外国读者才不会感到迷糊。

例如:原文:刘备章武三年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五月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

译文: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33 at present Fengjie county,Sichuan province,and buried here in the same year.

5 结语

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把翻译视为一项有目的性的交际活动,是在译入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表达到一种或者多种交际功能的交际行为。旅游资料翻译应该遵循功能翻译目的论原则,使得旅游资料的预期功能在译入语文化和交际目的中再现。为此,旅游资料翻译应考虑译文语体,读者的心理期待及译入语文化等因素,适当采用增补法,类比法,删减法,改写法等翻译策略,翻译出更有质量,易于外国读者接受的旅游资料,为推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Munday,Jeremy(2008).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文军,邓春,辜涛,等.信息与可接受度的统一:对当前旅游翻译的一项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2002,15(1):49-52.

上一篇:罕用药品可及性评价指标探析 下一篇: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