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与意义

时间:2022-08-12 08:21:47

地理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与意义

摘要: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突出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学生得具备感性认知和理性思维能力。由于受课程设置的影响,学生必须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地理原理、探究地理成因、总结地理规律;养成综合分析、逻辑思维、迁移运用能力;处理好整体性与差异性、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等关系,要想学好地理,并非易事。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笔者发现构建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此,以植被专题复习为例,介绍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及意义。

关键词:主干知识;体系;策略;意义

一、主干知识体系构建策略

在构建主干知识体系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认识发展规律为条件,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

1.精选教材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可打破章节限制,但要遵循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达成学习目标的原则。精选内容后,选择按知识间的先后关系、因果关系、从属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主次关系进行重组,也可按自然和人文方面进行归类整理,从而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最后以知识串、知识树、思维导图甚至知识网络的方式呈现。

以植被为例,植被是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属于地理主干知识,与其它自然要素、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精选教材知识时,笔者先整理有关植被的一些基本知识;其次是重组其上位知识(影响植被状况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最后重组其下位知识(植被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首先,整理植被的基本知识(概念、类型、衡量指标、易混概念等)。植被是指覆盖在地表并能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植物群落的泛称。可分为自然植被(天然森林、草原)和人工植被(各种作物、茶园、花圃)。衡量植被疏密指标是植被覆盖率。易混概念是自然带,自然带是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的,植被是它的主要 标志。

其次,重组其上位知识,即探究影响植被状况(种类、生长、分布等)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气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光照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同一纬度地带,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自然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受盛行风的影响,树枝向背风一侧生长。

地形影响自然植被的垂直地域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布。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着海拨升高而发生变化,植被出现了垂直地域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水分条件相近情况下,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坡度越缓、相对高度越大,植被种类也越多,垂直分异越明显。受坡向的影响,同一植被在向阳坡分布的海拔要高于背阳坡,但由于向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的生长状况有可能不如背阳坡。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这体现非地带性分布。此外,土壤也会影响植被的生长,在土壤贫瘠、欠发育的地方,植被稀少。

人类活动影响植被的覆盖率。人类保护植被、恢复植被,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相反,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植被减少,使得植被的生态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 恶化。

最后,重组下位知识,即综合分析植被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分不同区域,从静态或动态上综合分析植被的作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植被减少,使得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地表因缺乏植被保护,防风固沙能力减弱,风蚀沙化现象严重,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区,若植被茂密,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来源少,河口三角洲面积小甚至难以形成。从动态上分析,若植被减少,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减弱,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引起河流水位暴涨暴落,容易引发洪水灾害;地表径流增大,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增强,引起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一旦流速减慢,泥沙容易堆积,抬高河床,造成水位上涨,排水不畅,洪涝灾害多发;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洪水期时,入湖泥沙增多,湖泊面积减小,蓄洪调水能力减弱,水旱灾害多发;含沙量增大,河道泥沙淤积,影响航运;含沙量增大,使得水质变差。但含沙量增大也会带来好处:为下游带来肥沃的土壤;泥沙来源增多,下游沿岸平原以及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河口渔业资源增加。根据同样的原理,我们也可分析提高植被覆盖率带来的影响。

在城市,由于绿地面积减少,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绿地面积减少,造成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容易引发城市内涝;由于绿地面积减少,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危害人体健康。

植被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林区可发展林业、木材加工业;草场发展畜牧业、草业经济、乳产品加工业;植被差的地区,限制或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建立自然保护区。

2.选好时机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同时还必须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和《高考说明》。对于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教师,建议先构建较为简单的知识体系,不断积累、补充和完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科学地选择时机。过早会加重学习负担,太迟可能难以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养成学习能力。一般情况下,笔者会在高一年的章末复习或学期总复习时,有意识地进行简单的知识体系构建,到了高二文、理分科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动机的增强,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且必修3的教材也适合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此时,笔者会十分重视,不断教给学生构建方法,提早为一轮、二轮复习做准备。二轮复习极其重要,有些教师只重视完成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有的是对知识的重温,有的是以练代讲,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3.分清主次地位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地理的方法。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笔者先是示范,教给学生构建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构建。通过学生自身努力、同伴互助、师生互动,他们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二、构建主干知识体系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知识体系让零散的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知识体系呈现出清晰的知识脉络,能反映出宏观与微观、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准方向调取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自然要素间互相影响、互相透渗、互相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在上文提到的: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区,若植被减少,能引起其它要素先后发生变化,它们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通过重组知识,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4.有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当学生有了逻辑思维能力后,他们也能很快地形成逆向思维能力。从上文中知道,植被茂密(或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小(或增大)。相反,当知道河口三角洲面积状况时,学生就会去分析流域内植被状况。

5.有利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迁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性质相近的要素间的知识迁移,如植被分布规律与自然带分布规律间的知识迁移;同一问题在特征相似的区域间的迁移,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植被破坏引起的生态问题,可迁移到中亚、北非、西亚等区域;同一问题在特征差异较大的地区间迁移,如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在湿润、半湿润山区,若破坏植被,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可迁移分析城市因绿地面积减少导致内涝多发;知识的反向迁移,如植被破坏,容易引发旱涝灾害、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滑坡、泥石流、雾霾天气等,我们可通过保护、恢复植被这一生物措施进行防治;知识的生活化迁移,可将植被的生态、环境功能用来说明城市的“绿色阳台”“绿色屋顶”等。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可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如流域内植被破坏,产生很多的不利影响,但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好处。因此,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从正反两面客观地评价。

上一篇:栏目剧中典型人物的宣传 下一篇: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