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研究

时间:2022-08-12 06:53:02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研究

提要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与此同时,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就成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重点。本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以及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所需提供的服务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共青团组织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优秀的人才资源,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保证。然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政府、用人单位、高等学校和毕业生本人四方面都应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建立高效、适宜的就业机制和体系,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这需要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和政府实现联动,共建大学生创业的良性机制,通过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共同营造鼓励、支持、服务和保护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以此来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缓和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所谓市场机制,是指促使消费者、生产者和资源供给者相互沟通,形成决策从而向一致性生产目标靠拢的运行系统。高校是“生产人才”的特殊企业,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就业市场。在我国,一方面取消了对毕业生包分配的制度,把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推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的就业市场发展现在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供求信息不灵通、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缺陷,出现“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的现象。我们曾对湖南科技大学2004届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进行过书面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从网站获得就业信息的仅占总体的10.3%,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网络的就业信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创业教育观念存在问题。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观念有待于普及。首先,理论界及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不统一,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不利于就业创业观念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因此,就业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转变观念的问题;其次,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问题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上认识还不是那么清晰,没有把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观念教育问题放到应有的高度上,对学生创业教育引导不够。

2、就业创业教育机制上存在缺失。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机制上存在缺失,没有将就业创业教育积极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很多大学生只知念书,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形势的认知;绝大多数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机构、师资、制度等必要条件,令一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无从着手,望而却步,最终放弃自己创业,只求找个安稳的工作;高校与企业界联系不够、缺乏社会实业界的支持,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没有工作经验,不能很快达到从事工作的要求,在就业竞争中很吃亏。

3、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人数与社会需要出现偏差。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上没有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就业市场供给与实际需求出现严重失衡,致使社会和高校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化。很多专业前几年很火,但过几年从业人员就已经饱和,然而高校招生人数却是一成不变,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不得不另谋出路,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同的行业,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

4、就业创业教育内容的模糊。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比较模糊,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就业创业指导。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教育更为薄弱,而且现行的教育体系存在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状况,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理念转变。

二、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建设的对策

高校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要以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为着力点,造就社会需要之人才。高校教育应顺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一)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着力培养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社会最需要、最欢迎的是有责任心、勤奋、情商高、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其中,过硬的技能是许多大学生综合素质缺乏的主要方面。高校教育应及时掌握社会需求趋势、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其综合素质符合社会的需求。我院团组织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组织开展一系列创业设计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以提高同学们对自主创业的认识。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3.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困扰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与其他的就业群体相比,工作经验缺乏和适应能力差是明显的劣势。弥补这一缺陷的主要方法就是社会实践,它是大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载体,是接触社会、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团组织在下达假期社会实践的任务时,注重大学生在实践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所从事工作的认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承受力。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观、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根据教育部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从2008年起,全国所有高校都要开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路径探析指导》必修课,全面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一些招聘会,让大学生接触就业市场,感受就业氛围;老师们还要认真辅导大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通过大学四年不间断的教育培养,促进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大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四)加强就业教育,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打造毕业生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和工作平台,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网上信息服务和就业信息汇总上报,实现就业信息共享,提高就业信息使用效率,鼓励网上双选活动。

(五)建立大学生就业反馈机制,做好毕业生离校跟踪。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和监测工程,大学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和监测工程,可以引导大学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促使社会更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避免人才的浪费,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下,更加充分地就业创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培育与启发。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就业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就业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知识、技术、能力的储备和就业心理品质的准备,增强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环境的适应力,最终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可在已有岗位上建功立业,又能创造新岗位帮助更多人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1.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2.沈阳师范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2]罗仲文,戴树根.论大学生就业机制缺陷及解决对策.大学教育科学,2005.4.

[3]林海宏.论转型时期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进程中的政府职能[J].理论思考,2007.3.

上一篇:重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比较 下一篇:构建政府主导型返乡农民工就业社会支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