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学院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改革模式

时间:2022-08-12 06:18:54

浅谈高职高专学院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改革模式

[摘 要] 文章主要从我国北部湾国际货运物流环境及国际货运物流教育的发展状况出发,剖析了目前高职高专学校国际货运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本身国际货运教育教学的经验,针对该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专业教材等方面,探讨在职业学校国际货运物流教育的模式,培养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 国际货运物流专业 教育模式

一、我区目前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伴随着我国国际货运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国际货运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国际货运物流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国际货运物流高速发展的需求。国际货运物流人才的匮乏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际货运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国际货运物流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十大紧缺型人才之一。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临粤港澳,位居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我国西部惟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国家规划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行,钦州港保税区、凭祥、南宁物流保税中心也正在兴建中,广西面向东盟的国际贸易和货运物流形势高潮迭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北部湾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为企业带来挑战和与机遇的同时,更为广西的流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国际货运物流成了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然,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定位目标给广西高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同时又为广西各院校的货运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鉴于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国家教育部对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批准并分别成立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和规范全国的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但是,从广西来看,国际货运物流教育的基本情况尚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区内没有相应成立国际货运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宏观教学管理有名无实,导致各普通院校、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在货运物流类专业教学方面各行其是,教材大同小异,看不出各类教育的培养重点,课程选择少,教学实践少,教师交流少的三少情况比较突出。从总体上看,目前高职国际货运物流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师资配备、教学形式和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验实训方面更是与货运物流行业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差甚远,培养出的国际货运物流人才远不能适应货运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可以说,广西国际货运物流教育界虽然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型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课程教育等多层次的国际货运物流教育体系,但高职学院缺少国际货运物流专业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的尴尬局面仍然存在。

二、构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高职学院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模式的思路

笔者曾经对发达地区与广西本土国际货运物流企业运作流程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考察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高职学院的国际货运物流教育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思考如何解决目前高职学院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现在我将自己的一些浅显意见与各位同行分享。

1.以“企业”为导向,明确国际货运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学府,我们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量毕业生,可是我们的这些“人才”去到企业却不被企业所认可,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院校重学术理论、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应该更接近于美国的社区大学,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熟悉某种高精专业技术的人才为主。高职学院的国际货运物流教育体系应该是重操作、重技能、重实践、以培养技能型的管理者为主体,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能型管理人才。

首先我们要看国际货运物流企业用什么样的员工。一般而言,国际货运物流企业用人的标准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类是手册式的员工,只要告诉他规章制度,操作的方法,根据企业的标准进行操作并且不犯错误就可以了,这样的员工可以由学历层次低点的人来担任。第二类是技术式员工,这类人需要熟悉物流领域一些新的仪器设备,通过实际操作以提高设备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第三类是流程式员工,这类人需要熟悉物流管理的整个流程和业务要求,企业要求这类员工能够根据工作过程,不断的总结经验,对企业的操作或管理流程能够提供建设性意见,并改进企业工作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第二类、第三类员工对于企业来说非常缺乏。而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主要瞄准这两个方面的需要,重点培养这种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会独立操作,同时能通过实践不断的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的人。

2.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高职学院的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应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各校的具体情况分别设置有所侧重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大部分主干课程可以定位为以下2个专业方向,即仓储与配送方向和国际货运物流方向。

(1)仓储与配送方向专业课程

仓储与配送方向主要向企业、配送中心或国际货运物流中心输送从事装卸、检验、保管、拣取和流通加工的一线管理人员,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流程,同时掌握仓储与配送所使用各种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为企业制定适当的计划并掌握一定的作业能力。有关专业课可开设现代国际货运物流基础、基础会计、国际货运物流配送、仓储作业实务、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国际货运物流NIS软件、企业供应链ERP系统、企业财务管理ERP系统、文字速录等,而与之配套的实训课程开设仓储作业实训、配送作业实训、国际货运物流软件操作、国际货运物流装配与实务(考证)。

(2)国际货运物流方向专业课程

国际货运物流方向主要立足于北部湾国际货运物流圈,以培养熟悉有关国际货代、报关、国际货物保险等相关业务,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知识,能够为广西进出口企业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关专业基础和部分专业课与仓储与配送方向相同,不同的专业课主要有国际货物运输管理、报关、国际货物保险、货代等课程,这个方向的服务重心更趋向于广西东盟的特色。

(3)另外在设置课程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进一步提高实操课程的比重,并且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和实操课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

(4)在开设专业选修课方面,可考虑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进行“互选”,或者增加一些相关内容的课程,如国际货运物流企业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科目。

(5)在设置各个年级课程时,应采用实训为指导,加强实训的比重,做到理论服务实践、实践结合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而最后一个学年则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3.走“校企合作”之路,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建立专业实训室,强化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主要向社会和企业输送第一线的国际货运物流管理型人才,如果在教学乃至教学计划、招生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仅靠学校的教师完成,则有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出现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的需求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们高职学院的通病。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笔者认为,推动“校企合作”之路,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第一、走“校企合作”之路,依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制订我们的招生和教学计划,利用企业的资源调整学校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技能要求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甚至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增加企业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内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符合企业的需求,学校向企业输送直接能上岗的员工。第二、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非常重要,光靠学校兴办实训基地,虽然可以满足学生一般操作的实践,但学生仍旧没有到企业一线的感觉,没有进入企业实习的情境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技能的获得。第三、让老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国际货运物流运作项目,带着学生去完成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老师积累经验,也可以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丰富国际货运物流领域的科研选题。

广西高职院校除了应该顺应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的趋势,开设相关国际货运物流的课程外,学校还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购置相关的国际货运物流操作模拟软件,在校内建设必要的实训场室。校内实训室可分为国际货运物流软体实训室与硬体实训两大部分。其中软体实验室主要对传统的班级模式进行改革,特别是港口国际货运物流方面的课程,采用全方位的模型展示,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随时根据各类图片与看板,了解企业运作流程。硬体实验室主要用于学生进行操作方面的实训,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提供较好的动手机会。

4.提高高职学校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货运物流专业师资力量不强,特别是个人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强。因为现代国际货运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实践型的教师人才比较缺乏。因此,提高国际货运物流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各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本校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支持他们考取各种职业证书,并且创造各种机会,派专业教师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使专业教师真正了解企业对国际货运物流一线操作人员的具体技能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国际货运物流业培养紧缺国际货运物流人才。

在教学方面,由于国际货运物流行业本身是一门注重操作与流程的行业,所以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应该结合行业特点,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视采用案例分析法,特别要选择一些通俗易懂、贴近教学内容的案例。第二、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设备、教具,结合各种图片、模型、网络和影片,给学生以直观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第三、在课堂的组织上,要善于采用启发式和交互式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尽量做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手、动口、动脑,促进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以上是笔者对高职学院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模式的探讨,是本人结合企业运作流程与从事国际货运物流教学工作中对国际货运物流专业教育的一些浅显的思考,供各位同行参考。

上一篇: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提高河北省融资能力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