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草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12 06:08:56

高师草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书法技法的三大构成要素是笔法、结字法和章法。高师草书教学要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从线质、结体和空间构成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书写训练。

关键词: 高师草书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草书是其中最主要的书体之一,也是最擅于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在整个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书置。草书虽不是高师书法教学中的侧重书体,但一经涉及,必然会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也必须采取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现试作如下浅论。

一、在草书教学中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结体不规范。

草书有约定俗成的写法,它是前人创造并经过无数次重复,被后人普遍认可的写法,称之为草法。创新是有原则的,要在合乎书理、合乎草法的前提下演绎,不能胡来,特别是外形相似、容易认错的字,若多一点、少一点,长一些、短一些,就变成另外一个字了。这是高等师范生一开始接触草书时由于对草书的结体认识不足而普遍存在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指出来,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二)线条软弱、单薄、缺乏力度。

线条是构成书法作品的基本元素。驾驭线条的能力体现书写者的基本功。在草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持之以恒,不仅要训练起笔和收笔,而且要训练学生体会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线条质感,从而体会书法线条的人命意味――律动、节奏、一次性、抒情性的审美特征之所在。

(三)章法问题。

草书是动态书法,气势恢弘,动感非常强烈而不失和谐,整体平衡协调才是佳作。在常见的草书书法中,或是平静无波,缺乏激情,节奏感不强烈;或是狂怪过度,忸怩作态,失去理性,这两个极端都是在草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避免的。

总之,草书的教与学较其他书法体难度都较大。线条在高速运动中没有固定的走向,可长可短,或粗或细,用墨浓淡枯湿,结体大小高扁,欹正穿插,全凭经验和智慧,随机应变,不断生发,临场发挥。它不像正书可以事前安排,甚至画好格子,确定字的大小位置,然后填写上去,其书写一切在运动的瞬间完成,“落纸无悔”,即使是名家也有“废纸三千”之叹,不能操之过急。

二、对策

(一)打下楷书的坚实基础。

九百多年前,宋代的大书家黄庭坚就提出:“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法,不难工矣。”同时代的大文豪兼书法家坡也对此作了形象化的比喻,他说:“真如立,行如走,草如奔。”“书法备于正,而溢于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无足道也。”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是由隶书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端庄、工整的字体。楷书肇始于汉,成熟于晋,鼎盛于唐,是篆、隶、草、行、楷五大字体中笔法最为完备的,故有“永”字八法之说。目前的中小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对书法教育极不重视,致使刚进校的高师学生的书写水平极端低下。有关调查结果表明,高师生写字水平有严重的“小学化”趋势。也就是说,高师生的写字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学生的写字水平上。针对这种现状,对欲学草书的高师生而言,教师必须让学生先通过楷书的临习掌握书法技法中的一些基本笔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熟识草法,规范结体。

草书是最擅于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在注重表情达意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草书的可识性、规范性。因此草书的草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让学生尽早尽快地熟识草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妨选用下列方法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对策。其一,为学生选定一本范本。这一范本,可以是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也可以是于佑任的《标准草书》。这两个范本都是草书里的经典之作,其书写内容都是周兴嗣拟就的《千字文》,通过对这常用的一千字的临习,学生便可迅速掌握常用汉字的草书结体。其二,让学生从章草入手。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而章草既已具备草书的雏形,又有便于识别的特点,初学者完全可以从章草入手学习。正如姜夔在《在续书谱》里说的那样:“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仿其王右军,申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任意用笔,任意赋形,失误颠倒,反为新奇。”

(三)写小篆,以提高草书的线条质量。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笔、墨、纸、砚为表现工具的一门线条造型艺术[1]。草书作为五大书体之一,说到底,其作品的质量是以点画线条的质量作为支撑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点画线条,再规范的草书结体也是徒有其表,其审美价值是缺乏深度的。而要在书法实践中训练线条的质量,让学生临习小篆无疑是最有效的辅助手段。因为小篆的笔法藏头护尾、纯用中锋,而作为书法技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的笔法,中锋用笔又是这核心中的核心,关键中的关键。每一位从事书法的人,对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线质的认识和体悟是必须去做的功课。毋庸置疑,小篆的临习将能让临习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放开手脚,大胆创作,以体会草书的章法(即空间)构成。

有准备后的轻松率意,与无准备或没有系统学习过草书而胡乱狂涂的所谓创作不同,经过草书严格训练的人,对草书之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但可能被法所束缚,越到创作时越放不开。所以,有法指导下的率意而书,也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新境界。朱光潜说:“每一种艺术都用一种媒介,都有一个规范,驾驶媒介与迁就规范在起始时都有若干困难。但是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征服这种困难之外还有余裕,还能带几分游戏态度任意纵横挥扫,使作品显得逸趣横生。这是由限制中争得的自由,由规范中溢出的生气。艺术使人留恋的也就在于此。”

在指导学生创作这一环节中,陈振濂教授的观点也颇为中肯,他指出:“初学者常常苦恼于临帖感觉很好,而一旦自由写来却面目全非,临是临,写是写,完全两码事。而我们的教学,则是缩小两者间的差距――如果一位学生在自由发挥时能像他在对临时那样,写出一手地道的《书谱》,那么这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作,但却是我们教学上的大成功。”[2]

综上所述,对于高师草书教学,只要教师明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文中所提及的相应对策,就定会在草书教学实践中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敏申.大学书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10,VOL1:1.

[2]陈振濂.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2,VOL1:47.

上一篇: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之方法 下一篇: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