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目标规划工作意见

时间:2022-08-12 03:47:20

旅游业目标规划工作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临港新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推进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旅游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转型的新龙头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快旅游业发展

1.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前景和发展效益的一大新兴产业。它关联范围广,市场能力强,投资效益高,就业机会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旅游业发展,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

2.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拓宽旅游发展空间,提升旅游产业品位,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转型的新龙头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确保旅游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0%;到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2%;到2015年,国家A级景区由2011年的5家发展至10家,星级饭店由2011年的19家发展至35家。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6%。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转型的新龙头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3.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按照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结合科学发展实际,坚持高起点开发“新、奇、名、特、优”旅游产品,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围绕名山、名村、名人、名企等优质旅游资源,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作品。

4.努力培育旅游品牌。以霞客文化为品牌,以军事文化为主题,以华西文化为特色,积极培育和打造旅游名品。力争2015年前,将滨江要塞旅游区、华西村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徐霞客农业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长三角文化休闲湿地、国家5A级旅游区和中华旅游文化朝圣地,其中青阳观音文化博览园、月城云外水庄、赞园等创建4A级旅游景区,嘉茂国际花鸟园建成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华西村争创部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5.积极搞好节庆活动。进一步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文化电视周、刘天华民族音乐节、金秋经贸节、华西国际旅游节等办成有国际影响和国际友人参与的品牌节庆活动,做好春节、元宵节、二月初八南门庙会、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十一”等黄金周旅游活动,努力实现以节促旅、以节造势、以节聚客,达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扶持、全民参与、活跃经济”的良好效果。

6.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培育一批精品农业旅游景点、星级农家乐、特色旅游村镇。到2015年,全市新建市农业旅游示范点15家,争创省级农业旅游点10家。

7.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加快规划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集散超市、旅游商品专业市场、自驾游基地,到2015年,建成旅游超市5家,旅游商品专业市场1家,自驾游基地2个,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交通便捷、配置精良的旅游环境。

8.加强旅游项目审核。进一步加强旅游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旅游项目参与审核制度、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在建设旅游项目时要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旅游业规范进行项目的策划和设计、施工。旅游项目的立项审批需要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参与。

三、加大营销、深化合作,拓展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9.完善旅游宣传促销。每年制定城市旅游的整体宣传、立体促销计划,精心编制设计新、特色强、质量高的图文和音像旅游宣传品,注重在新闻媒体和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展销会的布展和宣传。

10.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以2012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瞄准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客源地,主办有特色创新的推介宣传活动。深化同相邻城市的旅游合作,实施跨地区旅游联动、建立跨地区旅游专线,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线路。强化与日本、东南亚、欧美及澳洲等地的互动促销、互送游客,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全市重大对外交流活动和对外宣传活动要与旅游宣传统筹安排。

四、完善要素,提升管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1.完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加快全市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加强旅游可进入性。在全市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点景区开辟旅游交通专线和旅游观光巴士。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设置景区景点中、英、日、韩指示牌和编制多种文字的导游地图。

12.推进各类酒店建设。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在打造高星级酒店建设的同时,根据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大力发展各类快捷酒店、公寓式酒店、商务型酒店、主题型精品酒店,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建设上述酒店共5家。全方位开放市场,提升酒店管理水平。

13.深入开发旅游特色餐饮。积极开发特色和地方风味的旅游餐饮,在“长江三鲜”美食文化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徐霞客菜谱、地方菜谱,在保持特色、增加品种、创新菜肴、改进服务上下功夫,培育一批本帮特色的餐饮名店和连锁店。

14.加强旅游人才培训。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华西培训基地、职业技术学院的作用,建立全市旅游培训系统,积极寻求与外地院校合作设立徐霞客旅游学院,培训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到2015年,全市培养导游员1000人,其中中、高级导游员100人,重点培养金牌导游员50人。

15.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通过“平安旅游”“诚信旅游”、“文明旅游”、“优质旅游”的创建和开展文明景区、优秀服务员、优秀导游员大赛等活动,提升旅游质量,确保旅游安全,完善旅游服务。

16.抓好旅游市场监管。设立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健全旅游监管体系,进一步发挥旅游监督检查的作用。加强旅行投诉处理,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建设国内一流的标准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信息中心、咨询中心、集散中心、呼叫中心、商品展销中心和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等。

17.保障旅游整体环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环境长效管理,强化河道、湖泊治理,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保护植被,确保景区景点内空气质量、噪声质量、地面水环境质量及污水排放等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科学保护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有效实施不开发区域理念,促进旅游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营造“安全、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旅游大环境。

五、加大扶持,创新机制,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18.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2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13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人才培训、扶持旅游业提档升级等(具体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局和园林旅游局另行制订)。

19.创新旅游资源整合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创意招商、市场运作、整体开发”的模式,对澄南6镇进行整体联动开发,通过体制上的创新、地域上的突破,进行大手笔规划和大力度建设徐霞客农业生态旅游区。具体做到“四统、三分、两放大、一开发”。对成熟的景区景点探索实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体制,引导景点景区参与市场,增强竞争意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和经营,鼓励组建旅游集团,发挥品牌优势,实施规模经营,形成集聚效应。

20.对旅游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旅游企业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享受第二产业同等价格政策待遇,工商、国税、地税、质检、人保、物价等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持,积极支持并鼓励旅游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六、加强领导,落实保障,努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新水平

21.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旅游工作,将旅游业发展指标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22.各镇(街办)明确一名副职领导分管旅游工作,并制订本单位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景点景区建设规划,加强旅游重点工作推进,促进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并实施绩效考核。

23.各旅行社要把加强地接、吸引外地游客到旅游作为评先升级、考核年审的重要依据。

24.各景点景区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创新经营模式,主动参与市场营销,做到文明服务、诚信服务。

本意见自二一年元月一日起施行。

上一篇:土地资源节约市建造工作意见 下一篇:外贸目标服务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