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的课堂情境创设

时间:2022-08-12 03:42:18

大学英语的课堂情境创设

【摘 要】情境教学是指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大学英语;情境创设;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学会学习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是指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架构出一张紧密且能灵活贯通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调动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经验主动参与知识构建,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学会学习”,得到全面发展的全新教学观念。接下来本人对情境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初探。

一、强化体验法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要面向21世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与学生已有的的生活经验,关注话题相契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交流,学习,工作中。孔子说过:“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怎样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乐知者”呢?找到英语语言和学生感兴趣话题的契合点,就能抓住课堂中的“亮点”,画龙点睛,使课堂氛围“活”起来,点石成金,开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库藏,使之为新知识的学习“抛砖引玉”。

例如:有篇课文里要求记忆短语“stand on one’s own feet”(自立),对于我所带的汽修专业的全男生班而言,“背诵”,“记忆”是他们的“老大难”。说到这个短语,我先按字面意思直译为“站在某人的双脚上”,并让学生来掩饰一下“站军姿”,看谁站得好,接着我在黑板上又写上“stand on one’s head”,要求学生演示这个动作,此时学生把这短语直译为“站在某人的脑袋上”并说“此动作难以理解,无法演示”,甚至有同学问我:“老师,是不是叠罗汉?”此时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已被调动到最高点,于是我乘胜追击解释到:“你们想象一下,整个身体站在头部是什么呢……是倒立!”话音刚落学生们脸上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甚至有学街舞的男生跃跃欲试要上讲台来表演此动作。然后我马上又写了个短语“stand on one finger”,基于之前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抛砖”,“玉”马上就“引”出来了,喜欢读武侠小说的男生马上回答到:“是一指禅。”在这样“接地气”的体验中,学生无形中就记住了“stand on one’s own feet”这个短语。像这样把英语语言和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热爱生活,作生活的有心者,平时还要多多涉猎各种各样的文字资料,各领域的学科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直是一个通俗而宝贵的教学经验。

二、形象类比法

传统英语语法教学侧重于语法规则,语法术语的讲解,由于语法本身对于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传统的老师“拼命讲”,学生“费力记”往往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只有复杂简单化抽象形象化,才能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规矩”,成就能力的“方圆”。

比如,非谓语动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又是及其抽象的难点。我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讲授此语法点的时候,这样一个语言敏感度最强的全女生班都很难理解非谓语动词。其实对于这样抽象的在中文语言体系里无迹可寻的语法点,不用讲得死板生硬,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关注话题就有其相通的地方。当时女生们普遍都都在追电视宫廷剧,如《芈月传》,《甄执》,学前的女生班更无例外。知道她们的兴趣点,一旦把学生兴趣点和抽象的语法联系在一起,任它再枯燥的语法点也能充满灵动,和谐的旋律。我问学生:“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英语语法里的<甄执>,请问这部剧里有哪些重要角色呢?”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皇上,皇太后,皇后,贵妃,小主等等。然后我把这些人物及人物关系归结如下:

皇上≈主语 皇后≈谓语 皇太后≈过去分词 贵妃≈现在分词/动名词 小主≈不定式

非谓语动词的四种: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动名词、不定式。采用哪一种非谓语形式取决于主语和谓语,和主语构成主动关系就用现在分词,和主语构成被动关系则用过去分词;从时间关系上来看,发生在谓语动词前用过去分词having done形式,和谓语动词同时发生用现在分词doing形式,发生于谓语动词后或将来的用不定式to do形式。这就好比贵妃,小主这些位分称号要取决于皇上,并且还要看时间,皇太后(过去分词)先于皇后(谓语动词)进宫,和皇后(谓语动词)同时进宫的差不多会封为贵妃(现在分词),小主(不定式)在皇后(谓语动词)之后进宫,更有其不可预测的“将来性”。这样把生动的剧情反射到抽象的语法中,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教师也能提高其授课境界。

三、文化导入法

丰富的文化背景可以让学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知识学得透学得牢。有一课的写作目标是写英文的名片,其中涉及到写称谓,男士一律用Mr,女士有Miss(未婚),Mrs(已婚),Ms(不明婚姻状况)之分。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女士称谓有这么多区分而男士却没有?针对此问题我从文化角度来回答:这沿袭了古英语的用法,而语言又反映文化。西方文化是以“父系文化”为核心的,通俗点讲就是“男尊女卑”,所以西方的文学作品,艺术表现形式多刻画男性的阳刚坚毅美,甚至英雄主义,神话里夏娃是由亚当身上的一根骨头变来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父系文化”。所以称谓男士只要一种即可,而女士却根据其婚否划分成不同称谓,也有一定的地位体现。这样的文化背景还可以拓展:东方文化相反是以“母系文化”为核心的,神话里“女娲造人”强调了女性的重要作用,还有河姆渡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泸沽湖女儿国的“走婚”沿袭了很完整的“母系氏族”传统。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课外信息和课内学习相互贯通,拓宽了英语学习的内容和渠道。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技巧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要学生能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有所得,并能主动地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创新、吸纳、加工成自身内化固有的知识就是一堂很成功的大学英语课。

上一篇:“还是那首经典老歌动听” 下一篇:浅谈老年病的特点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