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不断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时间:2022-08-12 01:59:30

建水县:不断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一、实施“四大战略”,构建教育管理新高地

(一)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战略。以《金秋计划》为契机,多渠道筹措高中教育发展经费,完善高中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至今累计投资4 000多万用于高中学校建设,引资3.5亿建设建水实验中学。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高中教育挖潜扩规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集团化办学发展战略。强化团队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管理资源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由县教研室牵头,组建全县普通高中学科教研组,搭建县域教研的交流平台,形成建水一中为龙头的高中教育一体化,建立了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三)专家治教发展战略。构建专家型的领导班子,任用具备丰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精通教育教学规律的优秀人才担任学校领导干部;从教育工作指导上组建相对固定的专家级视导团队,定期开展县级教育教学视导,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问诊、把脉、开方。

(四)公民办统筹发展战略。一是鼓励扶持,用实民办教育资源。县委、县政府对县内民办高中――建水实验中学在学校用地、教师编制、教师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2016年有高中在校生人数已达6 677人,为全县高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兼容并包,共同提升办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公办、民办高中学校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强化“四项工程”,构建教育人才新高地

(一)招才引智工程。积极储备高中教师,在教师编制上给予倾斜。按照“自主招聘”的原则,建水一中、建水六中不再从其他学校选调教师,自主到省内外高等院校招聘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学校任教,满足普通高中扩规需要。

(二)师德强化工程。出台《建水县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全面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组成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着力加大教师师德教育、师德培训、评选和表彰力度,解决师德弱化问题。

(三)培训提升工程。通^校本培训、教学研讨、专题讲座、观摩学习、实岗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大向外选送培训的力度,同时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及县教师发展中心的资源优势,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加大县级教师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研素养。

(四)激励保障工程。加大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力度,实施“建水名师培养工程”,树立优秀学科领军人物,鼓励和扶持“省级名师工作室”申报。县委、县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教师表彰大会,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学校、校长和教师。

三、采取“四大举措”,构建教育改革新高地

(一)积极应对高考改革。积极谋划依托县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开展高考改革研究与培训,加大对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二)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定向择优、择优统招、特长生录取等多种方式并存的高中招生制度。执行建水一中县内招生计划的6%定向招收山区乡镇初中毕业生的政策,促进教育公平,也为高中学校招生输送优质生源。

(三)改革质量评价机制。根据省、州有关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完善了《建水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建立“从基础看变化,从起点看进步”的不同层次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实行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综合考核与评估办法,调动各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的积极性。

(四)强化专家教学视导。组建县级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学视导,本着“查问题、鼓士气、提建议、点实招”的原则,帮助学校进行“问题诊断”,指导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规范化管理,最终达到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瑞典:用游戏机当捐款箱 下一篇:拧成一股绳 把教育扶贫做精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