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节目的内功

时间:2022-08-12 01:46:38

谈话节目的内功

谈话节目的策划、流程和选题,以及主持人的控场都是影响节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如何把这些谈话节目的重要因素进行整合,策划出怎样的文案,现场设计怎样的环节,主持人靠什么控场,嘉宾如何才能在现场有出彩的表现,观众怎样参与到谈话中来,这些就是做好谈话节目所必须修炼的内功。

巧妙设计话语情景

可以设计在谈话现场让嘉宾和观众完成一项任务,比如答题或者游戏,从而产生现场所有人共享的信息,表达各自的观点看法,形成谈话场。由于无法事先预知,观点的矛盾和差异不可避免,只要进行比较并要求解释原因,谈话的张力就有了,真实感也有了。观众也能参与表达,不像其他类型的节目,由于和嘉宾信息的不对称,观众几乎没有发言的欲望和机会。

《对话》曾经做过一期主题“海龟”的节目,嘉宾是田朔宁和吴鹰。他们均谦虚地说不能代表“海龟”,而谈话场中一旦嘉宾有顾虑,那注定是谈不好结果的。于是,节目组进行了巧妙的设计,让他们代表回国创业的两个青年进行人才选择,说明理由,然后互相评论,再由观众质疑评论。结果,整个现场热烈碰撞,嘉宾话语幽默,主持人只需掌握方向和时间就能轻松驾驭现场。

另外, 还有一期节目的话题是人才的选择标准,嘉宾是当时微软的全球副总裁,中国研究院的李开复和北大的陈章良。节目组设计了一个面试考场, 一个应聘者来自北大,另一个来自清华,让嘉宾出题,应聘者回答,嘉宾和观众进行点评。整个节目火花四溅,嘉宾、观众交流效果十分好,关于人才选择的评价标准一时间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节目的影响力和收视效果都得到了提升。

现在,这种做法成了谈话节目现场有效设计手段之一,让嘉宾背水一战,展现才华,同时令观众跃跃欲试,一吐为快。

找到最佳意象

在现场选择一个简单明了的,与谈话主题意象有类比联想的附着物,能让现场的观众和嘉宾思维行走路线和目标明确,也便于主持人在现场进行提纲挈领的操控。这个操作手法的关键就是要找准把谈话的主体所涉及的要点贯穿起来的一个意象,或者是一个概念,或者是一个名词,甚至可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物件。

比如最近央视经济频道播出了一个特别节目,针对国外妖魔化“中国制造”的情况,邀请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做了一期90分钟谈话节目。在节目中有一个环节很让人关注, 就是在现场让所有人给“中国制造”做一个产品说明书,现场很热烈,每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意愿和各自的理由。作为嘉宾的李长江奋笔疾书:相信“中国制造”。这几个字立刻成为节目中最大的亮点,甚至超越谈话现场,感染了亿万观众。这就是由于节目设置找到了“产品说明书”,这个与主题有着某种联想的意象附着物,成功地将嘉宾、观众,乃至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吸引到了话题当中。这种设计就不仅仅是局部的活跃气氛,而成为了贯穿整个节目的结构性线索。

再如《对话》在北京大学录制过一期探讨中国企业在WTO元年之后会遇到怎样的挑战的节目。节目中采用了“天气预报”这样一个意象附着物,让现场的嘉宾和观众都以天气预报的形式来分析中国企业一年中可能遇到的挑战。由于是可联想的意象,节目现场的思路和表述都有章可循,节目的张力和趣味性都十分到位。天气预报这种熟悉而贴切的事物让主持人、嘉宾、观众马上理解节目意图,共同进入一个场之中,激发他们的思维,让节目的策划和操作及传播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九月份开学之前,《对话》针对目前一些教育中的误区做了一期节目,目的是要让家长和教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而不是像目前这样,由家长规划孩子的学习,却忽视人格和道德的教育,甚至与学校的教育冲突,使得学校对孩子进行的道德教育在家庭中却被极大地消解。节目组针对问题的焦点,设计了一个“家长课堂”,让专家针对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家长对话。

类似的思路还有很多, 在节目操作中很有实际意义。比如“娃哈哈”与法国“达能”旷日持久的纠纷,被节目组用“宗庆后的中国式离婚”来形容等等,在谈话现场都营造了一个良性传播过程,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都得益于节目组找到了合适的,与谈话主题有联想的最佳意象的表达方式。

给主持人适当的自由

我们常说结构决定功能,当一个节目设置完成之后,主持人的操控就能得心应手。过去谈话节目中总是有着策划和执行相分离的忧虑,尤其是当主持人不是制片人的时候,节目的主旨意图或者是采访提纲不能有效统领现场谈话的进程,不是各谈各的就是大家都隔靴搔痒,甚至严重偏离了采访提纲和文案。

因为谈话节目是一个多人多层的现场,临时改变观点和发挥失常是常有的状况。还有就是原来的策划思路基本都是闭合的,一环扣一环,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意外就无法衔接。其实,节目话题的设计是开放的,更多的是一种机制。

曾经有一个故事说,如果两个人分一块饼,如何才能让他们自觉地进行公平分配?办法是,一个人负责切,另一个人先挑选,做切的人还是做挑的人可以自己选择,这样难题就解决了。

主持人和策划人的矛盾同样可以用这个思路来解决。主持人的组织、控制能力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占主导地位,需要抛砖引玉,挑起气氛,有效地引导谈话的参与者畅所欲言,调动起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有精彩的表现,发挥组织者应有的作用。

很多时候,人们获得交谈的并不仅来自于所获得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还来自于现场的谈话气氛。交谈的欲望是在谈话者之间的互相激发之中不断升温的,这种激发有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有情感的刺激,有观点的对抗和附和,这一切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谈话场。

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也应参与到节目策划过程中来,而不只是最后的执行。这样才能有利于主持人在现场中适当地提供各种谈话相关要素、在谈话过程中调整气氛、适时总结、把握节奏和火候、巧妙地使用道具、给现场的设计添柴或者减薪,实现最佳节目效果。

做好谈话节目, 需要对话题的结构能力,需要寻找关联意象的能力,必须经过长时期的修炼才能得到提高。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内功,才能将谈话节目做得精彩纷呈。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制片人

上一篇:媒体营销要以履行社会责任为突破 下一篇:网游市场的格局变化从上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