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景观生态学为导向的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设计

时间:2022-08-12 01:39:57

应用景观生态学为导向的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设计

摘要:结合重庆市合川区城区最大的的综合性公园――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公园,试阐述景观生态学指导下的城市绿地设计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和社会价值。景观生态设计应尊重大自然,了解地方性,保护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发挥自然功用,享受自然服务,并显露自然之美。

关键词:自然;资源;环境;生态学;城市绿地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88-03

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的爆发,再到21世纪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国家经济的水平。人们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西方就有一些学家提出,“公有资源的悲剧”,“地球逐步老年化”。而“地球资源极限”的提出,更警示了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的危机。这些观点的提出并不是危言耸听,根据世界上各大权威环境保护机构采集的数据资料显示,自然界的资源正在逐年递减,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也在逐年下降。各个国家领导人,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士开始认识到栽种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舒适的自然环境更能解决城市热岛效应。这些都是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之下,“设计尊重自然”的理念受到推崇,产生了更广泛意义上的景观生态设计。重庆实施绿色战略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把握和预判,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森林重庆”既是反映百姓需求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更是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工程。全市新增城市绿地8.5万亩,其中主城区人均公共绿地由9.9平方米增加到11.69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由32.9%提高到34.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6%。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在新一轮的扩城中,50%的地将作为绿地。在老城区的拆迁中,一半的地用来建绿地和绿化广场。新成立的两江新区将拉开森林两江大幕。重庆将因此彻底地改变“大火炉”的面貌,变成一座绿城。

一、生态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的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根据生态设计先驱西姆.范.德.莱恩和斯图亚特.考恩对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生物多样性,最少地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类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师对有害物质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师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针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和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

二、生态设计原理

以上述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并结合约翰.莱尔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以及生态城市原理,结合合川人民公园的设计,试阐述景观及城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公园作为城区中的一块大型绿地,其占地面积达到8公顷,绿地平面呈椭圆形,地域完整,园内所属的及纯阳山为城区制高点,近观合川市街、远眺江山胜景,公园内植被繁茂、景点毗邻、设施齐备。且公园内有多种景观类型,包括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丛等植物景观,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明代观音像、张家花园及国立二中旧址等人文景观。丰富的景观类型使公园在城市休闲场所中更显特色,更吸引人们到此娱乐休憩。

(一)尊重大自然,了解地方性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会有描述地方之美的佳作,如柳永的《望海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等,把中国古代的城市景观和乡村风貌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当时的人们在所居住之地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深刻体会,通过对自然的逐步了解,与自然相辅相成的人们主观与客观的创造设计的表达。也就是说,设计应植根于所在的环境、场所。对于任何一个设计,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我们在什么地方做设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我们能够做什么设计?设计师切记勿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来创作。破坏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

“设计”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和自然因素。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成百上千年的实践经验,他们发现了其生活的环境下如何获得日常生活所需,包括水、食物、能源、药物等等,甚至是思想寄托和精神生活。在我们的生存空间下的花草树木,鸟语花香都是有其特定含意的,是被赋予自然精神的。它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当地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设计要与特定自然环境相结合,不应该为了设计而背离自然规律。合川人民公园,原址是张家花园及国立二中旧址,从1938年到1945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转移他省的简短却光辉的历程。国立二中虽然已搬迁,但从自然遗留元素来看,其场地上有水体资源,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完整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来看,场地上有张家花园时留下的花园式休憩长廊,古色古香的凉亭建筑和国立二中时校舍改建的建筑群落。正是这些建筑和植物渲染了如今公园内的历史人文气息和自然环境氛围。

(二)保护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

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改观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合理的利用方式而不是肆意浪费。生态设计强调要保护资源,减少能源使用,按照自然规律对原有资源进行合理改造,进行再利用。

利用废弃的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设计功能,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合川人民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没有把旧建筑彻底拆除,而是利用原有的长廊、凉亭、雕塑、校舍、荷塘等,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原有场地的“设计”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价值审美取向等,从艺术不断发展的角度来讲,还需加以提炼,与当代人的生存环境需求找到更为切合的接入点。所以,必须对原有设计和场地进行修饰和再创造。通过吸收精华与去除糟粕的改造设计,在原有“设计概念”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合理构思,并创造新的符合时代特征和新自然条件的景观设计,其目的是能更加以艺术手法还原再现原址的景观设计意义,更生动形象地讲述那片土地的历史故事。同时,更切实际地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人民公园中几个明显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荷塘的利用和改造,使纯粹的观赏性荷塘化为游船观光的静距离休闲场所;原有的校舍改造成历史博物馆,按楼层分区展示当时国立中学的办学特点和发展演化进程;在原有的英雄纪念碑群落处,增设观光摩天轮,利用公园类最高地势,将公园全景尽收眼底等。新景点与旧景点相互叠加整合,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以自然美为基础,表达了人类的心灵美和对生活的进取。

(三)发挥自然功用,享受自然服务

“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局部调节气候;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等。当然要充分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优质服务,必须以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

自然系统是海纳百川的,它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层含意: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保持稳定它的平衡,“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延续设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在合川人民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大量的乡土植物以及发育良好的植被带得到保护,植物类型多样,包括木木棉、大叶榕、细叶榕、荷木、银桦、大叶相思、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湿地松、罗汉松、马尾松等三十多种植物,为野生禽类创造了舒适优美的栖居环境。

(四)显露自然之美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之美越来越远,许多自然元素和天然景观隐形于世,“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大师设计作品是不能代替自然之美的,游离在自然元素之外的作品是不具备生命力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让人们深刻体会到自然美、人物美、社会美、艺术美,那时的社会中没有摩天大厦,没有高级轿车等现代工业产品,可是符合自然界的元素就是对美的直接表达。当然社会是在进步发展的,为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但是过度的污染自然、破坏自然,我们的生活环境势必会遭受破坏,吸的是二氧化碳,而非清新的氧气,那人们还怎么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一切便利,所以科技之美不能游离于自然之美。四季变化时的气温都一样,那纺织业还会兴旺吗,随即而来的蝴蝶效应,只能带给世界经济的死气沉沉。

合川人民公园的环山溪流和原始树木生态保护设计,直观地合理地向人们展现了自然生态过程。公园内从山而下的溪流注入各个地势的小湖泊,因地质土壤的特点,在多雨季节,有可能发生小型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自然界的不稳定因素,设计师在各湖泊周围种植相应的植物群落,固沙凝土,修堤建坝、开渠引流,较好地实现了蓄水量在增大时,降低山洪、泥石流爆发带来的危害。在湖泊内,养殖各类适宜本地水质的鱼类和水际植物,清除巴西龟带来的外族动物破坏生态的不稳定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公园类水际群落的不断丰富和成熟,生物多样性呈不断提高的势头,人工美融入到自然美中,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势。

三、结语

在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工业化造成的环境危机正在吞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他们开始唤醒依然沉睡在工业时代富足美梦中的人们。在这样的背下,生态设计的念应运而生,并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生态理念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一切利益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否则必遭自然的惩罚。用“以自然为中心”取代“以人为中心”,可能与我们的局部利益和暂时利益有所矛盾,但从人类的群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看,是有利的,也是必须的。

生态设计的本质意义在于,把生态理念贯穿到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设计之中,帮助人们认识到环境危机的紧迫性,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把征服自然的野心转变为顺应自然的智慧,这种认识上的转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自觉养成了环保、节约的良好习惯,而不是被法律法规所强制,普遍形成生态的生活方式。

合川人民公园注释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考查设计地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此为前提,在合理利用这些自然元素的条件下,着手设计项目,保留自然带给人类的美。让人类更好地在自然环境中享受绿色环保科技,进入低碳生活,在当今乃至今后的设计理念中都应遵循为自然生态而设计,不应设计而改变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坚持绿色环保的生命周期性设计路线。由此可见:2008年,重庆市市委、市政府秉持“生态立市,绿色兴政”的理念,提出了建设“森林重庆”的战略决策,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意义深远、影响广泛。

参考文献:

[1]唐东芹,博德亮.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地关系的探讨[J].中国园林,1999.

[2]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俞孔坚、孙鹏、王志芳 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封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5]薛健.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寻找失踪的美术史 下一篇: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创新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