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配合化疗泵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12 01:17:07

PICC置管配合化疗泵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PICC 置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分析我科68例患者应用PICC置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的情况, 并对患者进行化疗及置管期间的护理和指导。结果68 例患者化疗期间发生静脉炎1例,经处理好转,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化疗泵持续应用保证 5FU 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结论PICC 置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安全、准确,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达到了规范治疗的效果,对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保证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PICC置管;化疗泵;应用;护理

作者单位:515041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三区我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人数众多,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化疗,而化疗方案常用大剂量5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因化疗药剂量大,浓度高,疗程长,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大,采用外周静脉穿刺很容易导致药液外渗和外漏,引起静脉炎[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胃肠外营养、长期输液治疗、静脉输入毒性、刺激性和化疗等药物的患者,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可减少频繁穿刺而带来的痛苦,确保化疗药物安全使用[2];化疗泵利用泵内弹性储药囊的弹性收缩的作用,控制进药的速度,定时、定量将药注入患者体内,恒定的维持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抗癌细胞活性[3]。我科2011 年1月至 2012年6月对68例胃肠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配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静脉化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及术后联合化疗患者 68 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8.32岁,其中男43例,女25例,胃癌37例,直肠癌17例,结肠癌14例。

1.2方法

1.2.1PICC置管方法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导管全长65 cm。PICC置管由2名专职护士协同操作,穿刺首选贵要静脉。患者平卧,侧手臂外展90°,穿刺点定于肘窝下两横指处。测量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反折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长度,测量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手臂周长。建立无菌区,用生理盐水冲洗手套滑石粉,铺洞巾,用20 ml注射器抽取稀释肝素盐水,预冲导管和穿刺针,修剪导管长度,助手在消毒区外扎止血带,操作者以15°~30°进针,穿刺成功撤出针芯,将PICC导管自插管鞘中缓慢匀速地推进至腋静脉时,让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贴肩部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插管至预定长度后,在鞘的末端处压迫止血并固定导管,撤出导管鞘及导丝,连接正压接头,然后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无菌纱布覆盖,用3 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置管后记录:穿刺导管的名称、批号、型号及长度,基础臂围,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置管日期及置管以后的不良反应和拔管时间,并跟踪记录导管尖端X线所示位置,标准位置是上腔静脉中下1/3处[4]。

1.2.2化疗泵使用方法采用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化疗泵,打开外包装旋开加药口处护帽,用无菌注射器将配好的化疗药物经加药口注入储液囊内,旋紧加药口处护帽。打开出药口,连接输液延长管,排尽管道内空气,将延长管与 PICC 的可来福接头连接紧密。临床一般用为 2 d (48 h)的泵或者是5 d(120 h) 的泵,2 d 泵每小时输液量为5 ml,5 d 泵每小时输液量为2 ml。配药时遵医嘱将5FU 加入便携式弹性输液泵,一般为240 ml的泵容量减去所加药量,再加上5%葡萄糖溶液240 ml。

2结果

68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主要并发症为置管部位外周静脉炎1例,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病率2.6%~9.7%[5],经硫酸镁液湿敷治愈完成治疗。全部病例顺利完成全程化疗,化疗后毒性作用减轻,患者携带方便,休息得到了保证,提高了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3护理

3.1置管前护理PICC不同于一般的静脉穿刺,患者及家属都有压力,担心穿刺失败。护士应充分评估患者静脉条件、心理承受能力,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配以PICC的健康宣教手册,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的目的、置管的优缺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中如何配合,待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后方可置管。置管前病房紫外线消毒30 min,室内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避免因心理紧张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收缩造成穿刺失败。

3.2置管后的护理穿刺成功后24 h更换敷贴,检查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一般情况下,每周换敷贴及正压接头一次,如被污染、潮湿随时更换,携带此导管可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化疗结束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再用10 ml针筒抽取100 u /ml肝素液2 ml正压封管。每日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外留导管的长度,测量置管上臂臂围并作好记录。如管腔内出现回血后及时冲管,保持管腔通畅;避免从导管采血,输入血液制品及蛋白后要冲管,保持管道通畅;每次输液前检查导管长度,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指导患者穿脱衣服时避免牵拉导管,以防脱出。

3.3化疗泵应用的护理化疗泵作为一种轻便、易携带的输液装置,护理时首先要保持通畅,因为化疗泵的管道比较细长,容易发生扭曲、打折,从而影响治疗的进行,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应中经常巡视。其次,在连接化疗泵时,要标明输入药物的名称、剂量、速度及起始时间,做好床头交接班,做到班班交接;最后加药时避免注入空气,以免胶囊内压力增加影响输液时间。

4讨论

5Fu为嘧啶类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胸苷酸而抑制DNA,进入血浆后的半衰期为10~15 min,主要作用于增殖期旺盛的细胞周期内的细胞,选择性地杀伤S期细胞又迅速失活,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采用持续高浓度静脉缓慢滴注,可通过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而增强抗癌活性,从而获得最佳疗效[6]。但由于化疗泵内的药物量大、浓度高,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性大,静脉炎的发生率很高,且需反复外周静脉穿刺,很容易导致药物外渗和外漏,所以在患者需执行持续化疗前,我们为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保证患者的持续化疗顺利完成。

PICC置管不良反应少、维护简单、不影响日常生活,可留置体内1年,避免反复穿刺疼痛,真正实现无痛输液。采用PICC置管术后,化疗药物通过PICC管道注入上腔静脉等大静脉,血流量达2500 ml/min[7],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和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避免浅静脉反复穿刺及药物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正确的维护方法及连续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据国内报道留置时间可达253 d[8]。

应用PICC置管配合化疗泵持续化疗, 能维持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而不受液体粘度、位置高低等因素影响,输液速度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完全准确,速度均匀。有利于5氟尿嘧啶在血管里的有效浓度,使患者始终处于一个平稳状态下接受治疗,从而使毒性反应症状大大减轻,保证化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进行多疗程治疗,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瑾.采用持续化疗泵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护理研究, 2003, 17 (3): 332.

[2]柏兴华,苏兰若.PICC在肿瘤化疗病人的应用及护理现状.护理研究,2008,22(5):13241326.

[3]陈小敏.便携式化疗泵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4748.

[4]张华,刘纯艳.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问题及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4.

[5]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6]周建明,龚枕夏,谭清和,等.不同方法输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3,8(6):436.

[7]谭海梅,伍美娟,陈秀强,等.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37.

[8]李晓华,程华.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临床护理杂志,2005,4(3):78.

上一篇: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植入术的护理 下一篇:一起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