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创新新消费 谋求新发展

时间:2022-08-12 06:51:43

适应新常态 创新新消费 谋求新发展

2014年5月9日至10日,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生活、新消费……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变。只有适应人们消费领域的新特点、新要求,才能形成新常态下消费与生产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随着转方式调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014年,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二轻行业、包括工艺美术产业而言,市场转型很艰难。宏观经济整体进入了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相对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的不同,市场呈现疲态。企业更为直观的体验,是中央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以及八项规定对以工艺美术产品为主体的畸形礼品经济带来的冲击。悲观的企业家,面对新变化,一筹莫展,手足无措,无以应对,甚至坐以待毙。

桂林有一家日星苑工艺品原创工作室,2014年广西工艺美术展会上,我认识了这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罗倩和吕珊蔚。她们俩充满活力与冲劲,她们参展参评的漓江石画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强烈感觉。

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工作室实际成立于2007年,原来一直致力于高端宝玉石画的研究及创作,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订制,其销售渠道全部于一线城市,月销量在50幅左右。按平均万元一幅计,月销售额50万元左右,效益应该是不错的。然而,经济的换挡降速,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使得销量明显下滑,以至于2014年上半年的月销售量不到10幅,制作人员也不得不裁减。

她们很着急,被逼着到处去宣传产品及拓展业务渠道。她们第一次走出去参加了2014年5月在义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当她们的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精湛的工艺及绚丽多彩的作品很招人,大家都惊叹于作品的完美。然而,叫好不叫座,每天都有很多人欣赏,就是没人愿意掏钱购买。宝石画的售价均在万元以上,不是大众都消费起的。最后,她们只得原封不动的把产品带了回去。

于是,她们就琢磨,怎么解决产品价位及大众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呢?苦思冥想,她们觉得既要利用自己成熟的工艺去创新,又要在降低原材料成本、适应大众消费水平寻求突破。循着这个思路,她们在2014年8月份开始尝试制作漓江石画。

所谓“漓江石画”,就是利用漓江河床上俯拾即是的天然石作为原材料,发掘桂林文化元素,突出鲜明的地域性构图,创新制作工艺,使产品既低碳环保又极具地域特色,成本大幅下降。因为漓江石画是自然与生活完美的融合,既环保、时尚,又新颖别致、物美价廉,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成为极具桂林地域性的旅游文化产品,成为游客们来桂选购的新宠。在短短四个月内,她们原创的漓江石画囊括了2014年10月第四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传统手工业创新成果两项大奖:材料运用创新及制作工艺创新;同年11月,获得市政府授予的首届桂林特色工艺美术品的殊荣;荣获2014年桂林特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综合类金奖;12月获得自治区政府授予的首届广西十大必购旅游工艺美术品。与此同时,她们申请了漓江石画发明类专利。从2014年9月至今,她们接到的订单7笔,大众销售同时见长,销量已达1600多件;工作室现有固定的制作技术人员15位;她们在增加工人的同时,将与职业学校达成合作协议,信心满满地收获着市场释放出的更大需求。

这家小微企业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中坎坷成长的故事,耐人寻味。

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增强在经济新周期中的发展信心,是全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认识问题和指导实践问题。

何谓“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30多年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特征。总体看,就是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详述,我们应当逐字逐句地认真解读和领会。

我们来重点观察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其一,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逐步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新常态下,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将是长期趋势。

其二,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出口拉动力逐步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2014年上半年数据表明,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则是负2.9%。

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降至12.2%,2014年1至5月仅为5.8%。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大趋势。

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叫做: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何做到顺势而为,参加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我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

中央认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宏观政策信息与导向。

以罗倩们的企业为例,她们的漓江石画,适应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追随大众消费市场主流,在不断产品创新中,开辟了自己的消费市场。我深信,在国家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的主流趋势中,她们可以使自己的产品、产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央指出,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产能过剩,结构优化,企业不可能全靠“高大上”打天下,也不可能就是“关停并转”一条路。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将倒逼发展方式的转轨变型,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同时,将为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开辟新的更大空间。罗倩们也算是传统的产业,在结构优化中,适时主动调整自己的方向,小微企业同样可以有作为。

中央强调,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动力结构,最大的变化,将是投资、出口的拉动作用下降,消费将释放新能量,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日渐突出,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研究市场,研究消费,确定在新常态下的创新方向,关乎企业的盛衰兴废、生死存亡。

新常态带来新拷问。

第一,我们将迎来一个怎样的前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应当抛弃传统的思维定势:一是要“不同以往”,不要期待中央又出来“救火”、“保增长”,因循守旧,“咬牙坚持”,就可以等到新一轮“排浪式”高速增长期,就可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二是“相对稳定”,新常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必须顺势而为,“识时务者为俊杰”,要努力成为新浪潮中的弄潮儿。

第二,我们如何认识行业在新常态中的新定位?产品经济年代,我们称之为“二轻工业”,一直沿袭至今。在广西发明展中,我们为了与旧制区别,将之称为“传统手工业”。总觉得既别扭又不准确,但又实在想不出更为贴切的称谓。

二轻工业从属于轻工业,主要是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农产品为原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二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用新常态思维分析其经济结构,二轻工业也罢,轻工业也罢,实质上就是消费品工业。消费品与服务业的关系,暂且不论。结论是确定的:消费决定需求,需求带来市场。这样的定位,我们感觉豁然开朗。在需求结构、动力结构的调整中,消费品工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我希望,以后我们要用新常态的观念,赋予“二轻工业”以“消费品工业”的新内涵,并用以导引新的着力点,拓展新空间,把握新常态中的发展新机遇;逐步地用“消费品工业”取代“二轻工业”的传统称谓。

第三,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感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科学的、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新常态的丰富内涵。信心不足,陷于迷惘困惑中,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市场,徘徊犹豫,踟蹰不前,丧失新机遇。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我概括了两句话;从需求结构变化中找空间,从动力结构变化中找突破。对于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不单是罗倩们在实践,业界很多的人都在积极探索新常态中发展的新路径。桂林根雕产业,原来靠政府、傍大款,路越走越窄。现在不少的企业家在重新认识市场,重新寻找消费释放的新潜力,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不再指望动辄一个产品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而是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个产品,适应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广西2014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特色经济区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1亿元,在新常态引领下,全行业实现新转变,“飞人寻常百姓家”,必定会进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我们有理由、有信心,适应新常态、创新新消费、谋求新发展,在释放的消费潜力中寻求新发展,广西二轻工业产业发展必将如鱼得水,海阔天空,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对中国画线条的认识 下一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三届五次理事会在河北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