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时间:2022-08-12 06:30:57

试论高职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推进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高职化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阐述与总结。

关键词:职业能力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只有在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切实的改革,才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面临着新要求、新目标,只有与时俱进地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必要”为基准、“实践”为标尺的原则,才能实现培养“基础夯实、适应广泛、能力务实”这样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就要倡导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信息收集等学习方式。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是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完善“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才能进一步从实践的角度将新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

2、更新教学体系、重构教学内容

如果把教学体系比作大树,那么教学内容就是枝叶。要想培育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只有不断更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和精选教材,并结合国内外同类先进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补充,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实用性。

笔者在多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探寻了一套对化工专业教学内容创新的思路,如在《精细化工品概论》课程的教学时,首先介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材料,从实用性的角度牢牢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介绍化学合成原理,删去反应速率理论,加入热力学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平衡理论,把与高中重复的平衡移动问题留给学生自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激发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将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整合在一起讲授。使教学内容简洁、流畅,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突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还利用诸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4日“科技传播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将化学知识与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让即将走入社会的高职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另外,把“毒牛奶”、“瘦肉精”、“地沟油”等与化学息息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科学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危害社会。从实用性的角度、法理的观念真正将化学必须造福于民的思想深入学生人心。

3、更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古人有言,万变不离其宗,在无数次课程改革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不变。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启发法外,还适时使用强调个性化的独立设计法,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彰显独立的科学思想;使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法、探究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使用以实践为纲的实验法、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勤劳务实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方法的更新改革中,我们还利用实验、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做到重难点突出,趣味性增强,化抽象为具体,使师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收获。

4、用开放的心态、多样的形式布置作业

在过去的作业中,绝大部分是有正确答案的,这样虽然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但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已普遍形成了较成熟的思维,也具有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针对高职高专的化学课程,我们更新了作业的形式,通过布置研究型专题作业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此,根据化学课程的编排,我们提供了许多探究性的作业布置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例如环保方面的“旧电池流向及其回收研究”、“水体污染与水体净化”、“化学农药肥料对土壤的影响”等专题;食品安全方面的“化学添加剂与人的健康”、“化学饲料与人畜疾病的相关性”等专题;化学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矿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热力改善生活促进生产”等专题。这些专题根据难度高低与涉及内容的多少可以分别作为独立作业与小组作业。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在专业方面真正做到“懂理论、能实践”,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动手、善合作”。

5、改革考试制度,建立灵活、多向的考核方法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整个教学环节无非是分教学、练习、考核、补漏四个方面,而练习和考核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步骤,只有善于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才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

化学是实践性强的课程,考试应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笔试包括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操作考核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行安排时间进行。具体做法:一是笔试,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均为百分制,以两次平均分计入总评成绩,占总评的60%;二是平时成绩,占2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分别占总评的5%、5%和10%,作业包括上述的多种形式,由教师及时给出成绩;三是化学实验应作为操作考核,占总评的20%,由教师在实验操作后给出。笔试、平时表现和实验操作的分值比例为6:2:2,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强调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也有助于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见解,对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睿.高职《化工原理》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及实践[J].广州化工,2011,39 (1):123 - 124.

[2]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0 (1):23 - 24

[3]何建军,邓明珍,提高高职化学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36):127 -128.

[4]梁凤颜.高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广州化工,2012,40(2):100 - 101.

[5]应伟丽,高职化学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 2):52 - 54

上一篇:职业高中历史教学中引言的研究 下一篇:江西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