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胸腹部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分析

时间:2022-08-12 06:24:13

28例胸腹部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分析

(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外科护理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目的:探讨胸腹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胸腹部多发伤的患者28例,就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7例,占96.4%。死亡1例,占3.6%。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结论:在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区等人性化医疗服务方面转化的形势下,对胸腹部多发伤患者行规范化、整体化的急救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胸腹部;多发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61-01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达,各种意外事故造成的多发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现代创伤中多发伤有较高的发生率,是指人体在同一机械外力的作用下,同时或相继受到至少两次及以上的脏器或解剖部位的创伤,至少其中一处创伤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患者多合并胸、腹、脑部损伤,出血快、失血量大,病情重,若不及时有效的救治会危及生命。故临床采取规范、科学、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降低病残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胸腹部多发伤的患者28例,就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7-59岁,平均40.1岁。其中交通意外伤15例,高处坠落伤8例,挤压伤3例,其它2例。均为胸腹部多发损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和血气胸。1.2 方法:(1)院前急救 ①现场急救护理:对患者伤情进行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行恰当救护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对急救现场的护理程序娴熟掌握,即灵活又能兼顾整体的运用,急救车到达现场后,配合医生对患者行全面而迅速的检查,观察伤情做生命体征监测,紧急处理对生命造成直接威胁的症状,解开衣扣,将口咽部呕吐物、血块及分泌物清除,可给予口咽管对舌根后坠的患者放置,将对气道的压迫解除。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动作需迅速,患者为肺严重挫伤时需禁止健侧卧位,以对积血向健侧支气管流入造成窒息的情况进行预防,充分给氧,宜为3L/min-4L/min的氧流量,对外出血进行控制,局部良好固定,并对伤口进行包扎,用敷料对伤口加压包扎,患者为肋骨多发性骨折有反常呼吸出现时,固定时可给予胸带协助。胸部伤口为开放性时,需将伤口用无菌敷料迅速封闭,将开放性气胸呈闭合性状态。可给予一针头在第二胸间锁骨中线插入对张力性气胸进行处理,使胸腔内压力减轻,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患者为腹部开放性损伤者,尤其有内脏从腹腔中脱出,依据处理原则为不送回腹腔,为防止干燥及使正常的血液循环得以保持,避免受压,可应用无菌敷料行遮盖后腹带包扎。但内脏脱出为大量时则需用无菌手套将其回纳,轻柔操作,以防止内脏受到牵拉,造成心跳呼吸停止和意外发生[2]。②转运护理:对患者行生命体征支持,将其尽快向医院转送,护理人员在途中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保持氧气通道、静脉通路等各种管道通畅,确保转运安全迅速完成。(1)院内急救护理 将患者转送至急救室后,临床护理人员需对其生命体征行密切监测,依据患者血压、意识、肢体活动度、脉搏、瞳孔变化、呼吸等情况,对病情的危重度和紧急度做有效评估,明确重点处理要点,及时协助医生进行各环节的抢救。①呼吸道通畅护理:患者在多发性损伤时常有呼吸道梗阻发生,进而引发窒息,护理人员需将其口腔内血凝块、呕吐物和分泌物及时清除,取平卧,抬高下肢15。-30。,头取平位,以使心排出量和回心血量增加,利于呼吸循环,及早对有血气胸的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将积气积血排出,使肺及纵隔的压迫减轻。②静脉通道建立: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保障血容量的补充,防止休克,对血液循环进行维持,同时能保障平衡液体快速有效的输入。③生命体征观察:对患者的尿量、意识、呼吸、脉搏、体温行密切观察。定时对双侧肺部呼吸音进行听诊,观察有无呼吸对抗、不规则,有无低氧血症的情况发生,积极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若患者面色苍白,由清醒意识渐转至模糊,尿量减少、皮肤出现湿冷反应、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提示有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3]。④对腹部体征和伤口进行定时观察:密切观察伤口出血状况,及有无皮下气肿和气体进出的响声。胸部有无浮动胸壁,压痛,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呼吸反常;腹部有无反跳痛、压痛、移动性浊音、肌紧张等。一旦对肝脾破裂进行确诊,需立即胃肠减压,禁食,行尿管留置,迅速行手术治疗。⑤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出现受压和扭曲,将引流管于床单上固定,防止血块堵塞,做好管周护理,防止感染,严禁脱落及保持引流管为密闭状态,对瓶内液体进行更换时先用钳夹管,以防止气体反向流入胸内。对引流液的性状、速度和量进行密切观察,若持续3h>200ml/h,并伴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为活动性出血体征,需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急救措施进行处理。⑥呼吸机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的同时,保证呼吸机参数的合理性,患者呼吸与机械通气是否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避免出现呼吸对抗。⑦心理护理:患者为急性突发性损伤,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及担心疾病预后,易产生悲观、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身心均承受严重创伤下的心理问题,与患者及家属行主动沟通,就伤情的预后和治疗方法进行讲解,并以整洁的仪表、镇定的态度、娴熟的操作技术取是患者的信任,以积极主动配合治疗。2 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7例,占96.4%。死亡1例,占3.6%。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3 讨论临床严重多发伤多为意外坠落伤和交通意外伤引起,占全部创伤的1%-1.8%,病急危重、并发症多,出血急速,失血量大[4]。其创伤性质不是单独伤的综合,而是在同一损伤原因的打击下,患者相继或同时受到至少两处脏器或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若不恰当及时救护,有较高的病死率[5]。本次研究对患者在现场行有效快速的病情诊断,并规范化抢救和护理全程,抢救成功率在占96.4%。急救护理人员需掌握扎实的创伤知识,了解胸腹部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并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提高对伤情的预见性和敏锐性,有效,主动且积极的配合医生抢救全程,并对患者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降低其不安情绪,采取恰当的方式行医患沟通,对患者及家属的合理需求尽量满足,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使抢救工作成功完成。总之,在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区等人性化医疗服务方面转化的形势下,对胸腹部多发伤患者行规范化、整体化的急救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张磊冰,张静萍.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59-460.[2]马红,千艳丽,曹思维.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6):643-644.[3]廖继鸿.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05-206.[4]林瑞琼,张英俭,林小全,等.创伤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中原医刊,2006:33(18):49.[5]张文英,王建清,魏雁涛.严重胸腹部复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B):3217-218.

上一篇: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骨折的家庭护理及临床治疗护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