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增强扫描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预防与处理分析

时间:2022-08-12 06:06:08

螺旋CT增强扫描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预防与处理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非离子型对比剂在螺旋CT增强扫描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具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本院在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3700例,分析并总结患者在扫描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具体护理方法。结果: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度的为109(2.95%)、中度的为42(1.14%)、重度的为2(0.05%)结论:在螺旋CT增强扫描前期,对患者行合理有效的检查前期准备、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观察、护理,可以确保扫描正常进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关键词】螺旋CT;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护理预防

通过高压注射器向患者行对比剂静脉注入,然后再行螺旋CT增强扫描,通过分析病变组织、周边正常组织的吸收差别[1],可以将病变情况准确显示出来,检出率非常高,且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以为临床定性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CT技术不断完善,现阶段,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此同时,应用对比剂的概率也大幅度提升,非离子对比剂虽然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但不可避免会引发不良反应。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治疗情况,对非离子型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3700例,其中,有1050例为女性患者,2650例为男性患者,年龄在7岁-85岁之间,平均值为(52.7±1.3)岁。以300mgl/ml的碘海醇为对比剂。其中,未成年人的对比剂使用量为1.75ml/kg体质量;成年人在扫描胸腹部时,对比剂使用量控制在100ml左右,扫描头颈部时,对比剂使用量控制在50ml左右。以CT高压注射器,按照每秒3ml的速率注射对比剂,利用16层螺旋CT机、双排螺旋CT进行扫描。

1.2扫描方法

扫描前期,以1ml碘海醇原则对患者行静脉碘过敏测试,试验15分钟后,观察患者反应,如果不存在异常现象,则表明测试结果为阴性,然后为患者行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十分钟后,以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行对比剂静脉注射,继而应用螺旋CT机行增强扫描。

1.3评价指标

注射对比剂后的半小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果反应正常,则属于阴性,反之则参照Shehadi分类法,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患者出现全身发痒发热、少数红疹、结膜充血、喷嚏咳嗽、头痛头昏以及恶心呕吐等反应,则为轻度反应;患者出现肢体发抖、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头部水肿且伴随荨麻疹样皮疹,则为中度反应;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例如,小便失禁、知觉丧失、心搏停止、血压骤降、手足痉挛、呼吸困难、手足厥冷、四肢青紫以及面色苍白等,则为重度反应。

2 结果

3700例患者中,有109例患者为轻度反应,反应概率2.95%;有42例患者为中度反应,反应概率为1.14%。重度反应为2例,反应概率为0.05%。

3 讨论

对比剂的反应情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血钙结合力、钠盐含量、蛋白结合力、亲脂性、亲水性、渗透压等,除此之外,机体反应、对比剂注射速度、注射量、注射部位以及体内排泄过程也会影响对比剂的反应情况[2]。虽然非离子型对比剂的理化特性较好,且不存在较大的重度反应率。但由于CT扫描过程中需要注射大量的对比剂,碘含量非常高,且注射速度较快,极易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患者的反应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及时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扫描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回顾性分析CT扫描患者的反应,对护理预防、处理措施进行如下总结:

首先,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在患者的认知里,螺旋CT增强扫描是针对危重病情、复杂病情的措施,加之所了解的对比剂不良反应后果等,往往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例如,恐惧、紧张以及焦虑等。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通过细致的讲解,安抚患者,消除其对治疗方案的忧虑,提高其治疗配合度,确保扫描可以顺利完成。

其次,护理人员要准确了解患者的病史。护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或是存在碘过敏史,护理人员则要禁止对患者行静脉点注射测试,制止患者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体质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患者存在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衰竭、体质极度衰弱等问题,则应归为高危人群[3],应及时将患者的情况上报医师,并由医师决定是否可以为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

再次,护理人员要有效管控对比剂。扫描前期,护理人员要对扫描过程中,对比剂的注射温度、注射速度、注射浓度以及注射量进行严格管控,在确保扫描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比剂的注射浓度与注射量,确保注射速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保持匀速,将对比剂保存于恒温装置中,确保对比剂的温度恒定于35℃[4],这样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对比剂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又次,由于螺旋CT增强扫描在对比剂注射速度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在择取患者血管时,应确保其具有弹性好、直且粗的特征,并以留置针进行注射,这样可以确保注射速度较快,有利于降低渗漏概率,提高扫描成功率。如果在注射过程中,发生渗漏现象,则应立即停止注射,在注射处敷盖50%硫酸,这样可以缓解注射处的肿胀现象。扫描完成后,告知患者多饮水,这样有利于排泄对比剂。

最后,如果患者属于轻度不良反应:无需采取处理措施,如果患者伴随过敏现象,则要对其进行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加重;中度反应:则应停止注射对比剂,参考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静推10mg地塞米松、肌注23mg非那根[5]以及其他针对性处理措施;重度反应:停止注射对比剂,构建静脉通道,并使用相应的抗过敏药物,观察患者的瞳孔光反射、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并采取保温给氧措施,确保患者呼吸顺畅,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喉头出现严重性水肿现象,如果存在必要,护理人员要切开患者气管,对其行心脏按摩、人工呼吸等救治措施,并观察患者血容量,及时补充与纠酸,合理应用呼吸兴奋剂、升压药等药剂,然后立即通知相关医师对患者行积极处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反应经抢救稳定后,护理人员要安排其住院,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

结语:

在螺旋CT增强扫描前期,对患者行合理有效的检查前期准备、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观察、护理,可以确保扫描正常进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邦莹.螺旋CT增强扫描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预防及处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08(04):374-375.

[2]袁南飞.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对比剂在CT扫描中不良反应的对比及护理措施[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03):284-285.

[3]潘建军.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64-65.

[4]张媛.不同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运用中不良反应的对比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51-352.

[5]陈晓宇.对比剂在腹部CT检查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05):703-704.

上一篇: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军队软件质量水平 下一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