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2 04:48:52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2011年9月爆发的温州老板跑路潮,使民间借贷危机浮出了水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可为何近几年问题突然爆发出来。深入研究其中的原因,是国际经济大环境萧条,国内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偏紧,以及民营企业家自身问题等国内外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导致了如今的局面。建议对货币政策适当微调,使其由偏紧状态回归“稳健”;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治理,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民间借贷;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一、引言

近期温州民营企业主“跑路”的新闻使得民间融资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民间融资利息高风险大、但为何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止2010年8月,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含个体工商户)已超过1000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贡献了60%左右的GDP,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约50%的国家税收。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若得不到改善,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可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为何偏偏在2011年民间借贷资本大行其道,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民营企业主集体跑路等一系列问题才相继爆发出来。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深探究。

二、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金融危机是产生这次借贷危机的大背景

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可谓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危机的放大作用,导致欧洲,亚洲都深深地陷入了其中。我国由于体制原因,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出口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高度化和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原因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201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总额虽然达到了18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但是增速明显放缓,进出口差额更是出现了连续三年的下降。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受欧债、美债危机影响,今年我国外贸企业正陷入成本攀升、订单减少的尴尬境地。在往年的珠三角地区,为圣诞节、新年赶工的繁忙景象比比皆是,然而今年相比之下似乎有些冷清。受工资增加、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成本大幅上涨成为珠三角企业之痛。宁波市目前共有圣诞礼品制造和礼品贸易企业近千家,但出口的圣诞礼品多为圣诞树、彩灯、圣诞帽等低档次产品。随着成本上涨,这些价格低廉的礼品已经无利润可图。一些企业依靠设计和研发,提高了礼品的档次和价格,但欧美国家民众捂紧了钱袋子,礼品遭遇销售难。

(二)受国内通货膨胀影响,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从2008年开始,我国物价指数居高不下,房价,物价持续走高。这些都成为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的直接原因。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四项成本上升的压力。一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压力。2009年7月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用工短缺,几十年了,中国的各种经济指标都在增长,但沿海出口型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基本没有多大变化是最根本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扣除价格因素,员工平均工资同比上涨了近32%。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三是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中小企业在正规的金融市场融资困难,只能转向民间寻求资金。不过,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量,民间贷款公司和典当行也随行就市,纷纷上调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显示,2011年3月末,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综合利率水平为24.81%。一季度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单季上涨11.91%,比2010年第四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除此,上海,江苏等地的民间借贷利率也在飙升。四是国家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2001-2010年10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名义增速平均比GDP名义增速高5个百分点。在上述四项成本压力作用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利润率下降极大挫伤企业家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高利率的诱惑下,一部分中小企业主甚至将企业的运营资金从企业抽离,加入到放贷者的行列,而没有健康的实体经济支撑的高利贷市场是不可能长期存续的。因此,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重是导致民间借贷市场资金链断裂的另一大原因。

(三)为抑制物价,房价上涨速度,国家相继出台偏紧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9次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根,使信贷资金持续收紧。2011全年贷款累计增加7.2万亿元,同比少增加6100亿元。信贷增速回落至15%以下的较低水平。此外,银行在额度分配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大型国有企业,造成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的局面。银监会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落实到中小企业,仅占全部贷款的15%左右。

从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看,2011年银行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比年初增加3.9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71.2%.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2.4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比大中型企业分别高14.8和12.4个百分点。与历史数据相比,2011年中小企业从银行系统获得的自己量无疑好于往年。那么,为何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呢?事实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导致2011年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最直接原因。

自2010年初,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收紧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其中包括银信合作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债券、股票投资等,促其通过降价销售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这项政策是时候,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大为收窄。目前,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已由2010年初最高同比增长48.5%回落至2011年末同比增长3.5%的极低水平(远低于同期15.9%的平均贷款增速)。总之,2011年房地产业资金供应异常紧张。由于资金供应紧张,为维持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房地产企业不得不加大在民间借贷市场的融资力度,而民间借贷市场一直都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聚到。由于银根持续收紧,民间资金本就捉襟见肘,再加上房地产业强势介入,中小企业资金供应必然陷入困境。

上一篇:试析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 下一篇:财务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模块式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