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12 02:35:33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为观察和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该病患者进行脑循环动力学观察,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同样接受脑梗死的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入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 1次/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均以14 d为1个疗程。对患者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的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结果 ①丹红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失,治疗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9.1%;②丹红注射液组患者病灶一侧CVDI中,脑血流量(Q)及血流速度(V)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脑梗死;脑循环动力学参数

Clinical research of danhong injection on cerebral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ZHANG Jian-bin,ZHANG Li-ling,WANG Su-fang,et al.Department of Neurology,He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hanxi, Changzhi 04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anhong injection and its effect on cerebral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 choose 86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research of cerebral hemodynamics.Methods This clinical trial was randomly double-blind and parallel controll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patients recieved same basic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oup was trented by physiological saline(250 ml) plus danhong injection(20 ml) with mainline one time each day.The contrast goup was trented by physiological saline(250 ml) plus fufangdanshen injection(20 ml) with mainline one time each day.The period of trentment is 14 days.then scoring the condition of neural functional defici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at the same time the cerebrovascular dynamics index(CVDI) of the patients were measured.Results ①The neural functional deficits of patients in trial group tended to be repaired.The effective rate (ER) was 90.7%,but the control group’s ER was 79.1%.②The total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velocity(V)in the focal side of brain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P

【Key words】Danhong injection;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ovascular dynamics index;Therapeutic effect;Clinical

目前丹红注射液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各方面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尚未见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影响的有关报道。本研究仅就丹红注射液对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治疗效果和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临床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入住本院的未经治疗的不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2 h以内)86例。并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40~79岁,平均56.2岁;脑动脉硬化22例,合并高血压32例,血脂异常17例,糖尿病18例。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40~75岁,平均54.5岁,脑动脉硬化11例,合并高血压18例,血脂异常9例,糖尿病1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经临床与头颅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脑梗死。排除标准:①大面积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出血性梗死;②严重心脏病、意识障碍、精神病以及患有癫痫、过敏性疾病史者;③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④合并肺部及气管感染者;⑤年龄80岁、生命体

征不稳定及体质条件较差者。

1.3 药品与仪器 丹红注射液系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系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CVA-LH3000型。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入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根据基础疾病,酌情给予降压、降血糖、脱水、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治疗后按缺损分值的减少判断疗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治愈;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评分减少17%以内为无变化;评分增加为恶化。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计算总有效率。

1.6 脑循环动力学检测 对丹红注射液组及对照组患者用CVA-LH3000型检测仪测定,患者取平卧位,用超声多普勒探头及压力探头对两侧颈总动脉进行探查并测定用药前的及用药后第14天各项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VDI)。①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②血流量:最小血流量(Qmin),平均血流量(Qmean),最大血流量(Qmax);③脑血管弹性:包括外周阻力(R)、特性阻抗(Zc)、脉搏波波速(Wv)、血管床顺应性(C)及零压顺应性(Co),Zc及Wv升高表示弹性下降;④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用动态阻力(DR)和临界压力(CP)表示,DR升高则表示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下降。CP反映脑小血管的闭锁情况。

1.7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测定,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征象。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丹红注射液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总分为22.16±5.02,对照组总分21.06±3.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2)。

表3结果表明,用丹红注射液后,脑血管床特性阻抗(Zc)、血管脉搏波波速(Wv)、脑血管床顺应性(C)和零压顺应性(Co)、临界压力(CP)均无明显影响(P>0.05)。

2.3 脑循环动力学的改变 见表3。由表3可见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4 d后可明显增加病灶侧大脑半球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小血流速度(Vmin)和最小血流量(Qmin)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另外,病灶侧外周血管阻力(R)较病灶对侧明显增多。应用丹红注射液后,R明显降低(P

3 讨论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CI),并可因此产生局部脑组织软化、坏死,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脑病。药物治疗与ATCI患者成活率及致残率密切相关。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两种中药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等。对于中药丹参和红花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已有较多的研究,对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理有以下几点认识:①丹参酚酸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的TXB2水平[3];②丹参酚酸和丹参酮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损伤等作用[4];③红花能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激活和释放TXA2,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I2平衡失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5,6];④红花黄色素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7]。从而起到修复和防治各种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延缓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预后;具有血管调节作用,扩血管,降血压,激活和恢复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增进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缺氧,同时也可提高脑组织耐缺氧能力,对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本研究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的预后,提示它用于治疗该病可以有效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即对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了缺血缺氧时的神经细胞的死亡。表3的结果提示丹红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对增加颈动脉的血流量和流速有一定的作用,有效降低小血管的阻力,对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Zc、Wv是动脉硬化的指标。血管顺应性的参数为C,血管硬化,弹性差,则C值越小。动脉硬化又与外周阻力(R)和DR呈正相关。由于患者动脉硬化已在脑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所以,不难理解脑循环动力学参数:DR、Wv、C、Co、Zc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试验中变化很少。有研究发现[8],血管功能的改变比动脉硬化形成早,CVDI能较早反映脑血管病血流的运动变化及血管损害状态,CVDI早期变化预告动脉硬化的发生。如果兼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则应及早干预治疗,并作CT和MRI的检查。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近期疗效稳定,可以广泛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它能够有效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安全性高,临床可推广应用。由于本组观察病例不多,长期效果以及其他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对照等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全国诊断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孟家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88,21 (1):57-58.

[3] 杨佳,张毅,秦彩玲,等.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5):21.

[4] 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44.

[5] 廖晖,石燕红.红花注射液对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9):15-16.

[6] 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PGI2水平的影响.中国现化应用药学杂志,2003,20(2):100.

[7] 陈文梅,金鸣,吴伟,等.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41.

[8] Kaps M,Teschendorf U,Domdorf W.Hemodynamic stud in early studies.J Neurol,1992,239:138.

上一篇:16层螺旋CT在诊断上颌窦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益气复胰汤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