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时间:2022-08-12 12:13:10

【摘要】目的研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4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利用介入栓塞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除介入栓塞化疗外再运用射频消融术进行联合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肿瘤完全坏死率以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22.86%,观察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7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介入栓塞化疗;射频消融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最为有效且根本的治疗措施是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手术切除,但由于部分患者的身体情况极差以及患病部位的局限,使得不能对每位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1]。目前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一般为利用介入栓塞化疗进行治疗,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有较好疗效但远期疗效不够理想。因此我院对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1年4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在经过B超导向下经细针穿刺活检后都病理确诊为肝细胞性肝癌,入选标准[2]:①所有患者经过CT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后证实为块状型或结节型且结无大于三个的节型肿瘤数目。②CT增强检查肿瘤有明显增强或DSA造影显示肿瘤有丰富的血供。③所有患者均无出现下腔静脉或门静脉癌栓。④远处转移未出现,所有患者年龄在37-64周岁,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人:男23人,女12人,平均年龄53.1岁;治疗组35人:男25人,女10人,平均年龄54.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穿刺插管在皮股动脉,进行动脉造影在DSA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有需要时还需进行膈动脉造影,确定肿瘤正确的供血动脉之后,在肿瘤的供血动脉中插入导管,将含有50-60mg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8-10mg丝裂霉素、50mg顺铂(DDP)、10-20ml碘化油的混合乳化物注入到供血动脉内,结束注药后,再进行DSA造影;必要时予以明胶海绵颗粒巩固栓塞。

1.2.2治疗组介入栓塞化疗方法与对照组一样,2周之后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选择WE7568多极射频消融治疗仪为治疗仪器,选择200W的脉冲功率,选择290kHz的脉冲频率,将有侧孔的WHK113的多极消融电极作为消融电极。进行治疗,依据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使患者保持仰卧位或俯卧位,并根据CT扫描定位来进行穿刺点和进针方向的选择,当消融电极进入到肿瘤组织的中心部位时,以病灶大小为依据,选择消融针的合适直径。消融治疗由计算机进行直接控制,根据肿瘤大小选择治疗时间的长短。射频治疗时间的选择为:311-510mm的瘤体直径范围者,进行10-30min的治疗;大于510mm的瘤体直径者,由于肿瘤直径较大,所以在治疗中应以肿瘤的尺寸和形状为依据,对消融电极的位置进行多次调整再进行多次叠加治疗,每次进行10-15min的治疗。两组进行重复治疗1-1.5个月,一个疗程包括三次的连续重复治疗,所有患者都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3]①评价标准病变范围有无减小、病变有无增强、强化范围的大小。若病变区未出现恶化,且经过DSA造影发现肿瘤未出现染色,则评价为完全坏死;若发现病变部位出现恶化,除去灌注出现异常和经肿瘤消融治疗后周围出现炎症反应这两个原因后,根据坏死范围确定:肿瘤出现90%-99%范围的坏死为不完全坏死,肿瘤出现在50%-89%范围的坏死为部分坏死。②肿瘤复发:患者在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在3-6个月内原病灶出现增大或有新病灶出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存活率以及肿瘤坏死程度的比较经过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85.71%(30例),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2%(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六月后复发率的比较经过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4.29%(12例),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1.4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有所忽视,使得癌症的发病机率越来越高。而原发性肝癌作为目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对于它的治疗更应该引起重视。有研究指出,介入栓塞化疗为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较为有效方法,但多次进行介入栓塞化疗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进一步伤害。而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结合射频消融术,可以大大提升癌细胞的坏死率,同时也使每次介入栓塞化疗相隔的时间变长了,对患者的肝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85.7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2%,治疗后对照组肿瘤完全坏死例数为8例,肿瘤不完全坏死例数为13例,肿瘤部分坏死例数为14例,观察组患者相对应例数为26例、6例、3例(P

综上所述,说明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理,效果显著,可以对该病的治疗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陆平,李森.RFA和TACE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2):88-90.

[2]陈宝定,薛玉,陈德玉,等.经皮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围术期肝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3):81-82.

[3]李伟,张宝娟,刘峰,等.30例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观察护理[J].健康大视野,2013,21(4):334.

上一篇:比色法测定土霉素片溶出度 下一篇: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