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心意六合拳六艺阐秘之六――雷声五音之(噫)

时间:2022-08-11 11:36:57

心意六合拳身法六艺之六――雷声,是心意六合门的独特身法。通过心意的作用,内五行紧密结合外五行,在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内外五行配合下高度集中,统一协调,顺成一气,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从口中喷出而成雷声。

雷声是六艺身法的高度统一,是贯为一气的全身总体法则。故心意六合门有闻声而知其内行五行顺一气了没有,丹田内气是否充足之说。《唐氏心意六合拳谱》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对内应人五脏,外应人之五官;心属火,心动勇力生;肝属木肝动焰火生;脾属土,脾动大力内也。心一战而四者皆至。盖气俱以丹田而生,如虎之狠,龙之警,气发而为声,声随手落,手随声发。身如弩弓,手似药箭,消息须用后脚蹬;起如炮,落如风,火机一响物必落,摩胫一去响连声。一要通,二要精,起落难分明,日久通神。上下齐,内外合,五行固,声如雷,形如电,疾如风,追如雷动,风响三里,二人不能堵挡;五行发,响雷声,山林不可阻也。”可见雷声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

常盘可使丹田的内劲充足,实战时六艺合为一体,以意引气,气从丹田而发,以气催声,声随手落,声如迅雷不及掩耳,发手击敌,手到劲发,如拳经曰:“虎之伸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龙之用力不见力山不能阻也。”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六雷声,必须在前五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的基础上盘练,是身法六艺高度统一的结果。《唐氏心意六合拳谱》曰:“外五行: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上下齐,内外五行固,声如雷,形如电,疾如风,追如雷动风响,五行发响雷声山林不可阻也。”长盘可使丹田气足,有抗击打的功能,把胸中的横逆之气全力外吐,以防气郁结胸腔伤内五脏六腑,使气血运行失调。可考验出习者的丹田气足是否,六合合与不合,六艺为一体否。而且有惊敌的妙用,故心意六合拳的收式皆用鹰捉、虎扑、雷声,在实战中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唐氏心拳发声有五种,《唐氏心意六合拳谱》曰:“发声有五音:噫、哟、嗳、喝、哈。”此五音发声与内外五行及发力的方向,舌的运动有紧密的关系。如知五音,而没有明师真传是不可能明白它们的妙用,此五音对内五脏六腑之病有特效。喝属火属心,向上,心动勇力生;哈属土属脾,向下,脾动大力攻;噫属水属肾,向后,肾动快如风;哟属金属肺,向前,肺动沉雷声;嗳属木属肝,向左右,肝动如飞剑。

现据刘洪军、买全义、丁正喜、吕弘扬、马子勤、吴钦立、海朝科、杨占学、张秀志等数位恩师传授和我练功浅见,整理出唐氏心意合拳六艺之雷声五音的盘法、劲意、功用,以飨读者。不到之处祈请诸同门及武林同道指正。

唐氏心意六合拳雷声五音之“噫”声

1、盘法

口诵 :台斯迷(注: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应于两脚之间,前后重心则至于脚掌与脚根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园,尾闾中正,头顶颈竖(熊有竖顶之能)。臀部似夹非夹,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态自然,平心静气。胸空腹实,沉肩垂肘,舌顶上腭,下颌内收,唇齿轻合,谷道上提,呼吸顺其自然。含胸拔背,塌腰松胯,两脚心要悬。双目似闭非闭,如垂帘状,亦可平视前方,但不可执于具体目标,应漠然视之,尤不可野视,野视则神疲,且易生杂念。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 ,视自身与草木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漠然处之,又如古树生根,虽有风吹雨打,我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当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合为一体,超然物外,物我不分,万物齐同,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诵台斯迷,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独主一之意。

承上式,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正如《四典要会》“曰:捧手,乃祈主之准佑,以示其呈贡礼而接受恩赏之象也。又以十指对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对真主,下可以对我心。”(如图1)

承上式,持枪式起势(如图2),侧身而立,左脚在前,左肩领前,脚尖内扣虚点地,五趾抓地,膝胯内裹劲,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腿,右脚踏实,双手五指揸开,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指端微内扣,掌心内涵,虎口撑圆,利于气贯指稍。左手在左膝内侧,成掌、成拳或半握拳均可,右手在右胯外,右胯裹劲。以头领身,右脚后移半步,随左脚后退半步,成脚尖点地,悬脚,退步为高,防有障碍物,以右脚带左脚,不可停滞,重在一个疾快。

承上式,后脚向前踩出,成前脚内扣,前膝弓,前脚趾抓地,膝与脚垂直内裹,腰不塌,后脚在后,向前支撑蹬直,足跟落地,全脚掌贴地面,从头到后脚成一笔挺的倾斜直线,两腿在一条直线上,受敌面积小,后脚置于中线上,后足撑地并微向外撇,足跟扎实,前脚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后脚有“机巧全在后脚蹬”之劲意。此为心意六合拳门的牮柱步,有如墙快倒时,用以长木头以斜着支撑墙壁之意,故称牮柱步。

双手为后手按在前手背,向前下方捋、捉、塌,微有抽带之意。双手向前下方拧,要拧到几乎成一条鞭状时,两手同时下捋,后手变前手在膝前内侧,五指向前,掌心向下,后手在后裆前,下捉时头顶项竖,下颌内收,三尖照,六合合。一把劲,而非形,步法可用牮柱步或弯套弯步。总之,盘法随心所欲而顺其自然,不可拘于定法,要明白内涵后随心所欲盘练。(如图3)

承上式头领身,重心前移,右脚虚灵,右脚向后退一大步,退步要高,同时左脚追退半步,步成弯套弯的后坐步,重心在右,右臀向下坐蹲,在退步时双手如同拉一重物,用浑身劲向后拉。双手向后砸在丹田上或双肘向后砸在丹田上,同时发“噫”声,三尖照、六合合,目向内下视,舌根后拉(如图4)。

可起四门八方、三角、S形全在自己而定,不可拘于定法,收式用鹰捉、虎扑、雷声。(如图5、图6)

呼吸之法

重心前移时吸气,以意引气,从下丹田,会阴,长强--->命门--->夹脊--->玉枕--->百会,同时百会上提,目视上方,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颔内收。向后坐时呼气,以意引气从百会经印堂--->人中--->承桨--->膻中--->至气沉下丹田,吸为虚,呼为实,盘时动作、呼吸、意念三者合一进行,千万不可散乱。此呼吸之法,正如拳经所云:“吸在海底呼在天,呼吸二字紧相连,有人解开呼吸理,打遍天下是真拳。”也即是《赤凤髓》中所说:“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医学之气,为任脉升,督脉降,而武术之气,是督脉升,任脉降,《苌氏武技・阴阳入扶论》曰:“练形不外阴阳,阴阳不明,从何练起,仙经之督脉,行于背之当中,统领诸阳经,任脉行于腹之当中,统领诸阴经,故背为阳,腹为阴,二经下交会阴,上会龈交,一南一北,如子午相对,又如坎卦居北之正中,离卦居南之正中,一定不易也,俯势为阴势,却是入阳气益督脉,领诸阳经之气,尽归于上之前也,俯势为阴势,却是入阴气,益任脉,领诸阴经之气,尽归于上之后也。” 此即《无根树》曰:“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2、劲意

移动重心向前,随向后以身带步后坐蹲,收四肢之气回丹田,有“三心并”之说,即手心、脚心、头顶心三心并至丹田一处而发“噫 ”声。在向后坐蹲时,舌根必向后收,浑身劲向后方,可使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而形成“噫”声。

此势在于手足及全身一松一紧一束一展,配合呼吸可畅通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调理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称为五输。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其脉气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远到近,所谓“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九针十二原》),这是以水流的名称来形容其特点。“井”为地下出泉,形容脉气浅小,其穴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荥”为水成小流,脉气稍大,其穴位于指(趾)掌部;“输”为运转,脉气较盛,其穴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经”为长流,脉气流注,其穴多位于腕踝附近及臂胫部;“合”为汇合,脉气深大,其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所以练此势要有畅通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劲意,此势不仅能祛病强身,益寿延年,日久可达丹田气足,发出心意六合拳的整体内劲,击敌时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3、功用

常盘可打通人体的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从而养五脏六腑之气。内外五行顺一气,产生丹田之气,日久功深对内五脏六腑之病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阳萎、、腰脊酸软足膝无力、头昏、耳鸣、面白、畏寒、水肿、五更泄、自汗、气短等肾病独到的疗效。

“噫”声主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为阴中之阴,故《素问・脉要精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之为“先天之本。”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主水及纳气。肾的生理功能与骨骼、发、耳、二阴有一定联系,所以说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肾与膀胱在水液代谢方面亦在直接相关,故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精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可以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先天之精受之于父母,从胚胎开始,一直到老死为止,不断地滋生化育,发挥它的生命力;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物里的精华部分,由脾胃化生。先天之精特别是在出生之后,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和培育,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后天之精是指饮食中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和脏腑之精,后天之精的化生又需要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动能力,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关系。肾藏精就是说明肾的主要功能是把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贮藏起来,相互结合而成肾中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本源。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所以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脆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这三者均属肾中精气所化生。

从上可知肾在人体系统中的重要性。此“噫”声主肾,常习可固摄肾气,纳气归肾,兹阴降火,益气补肾,壮腰健肾的功用。

在实战中,如背后有敌,我可向后一蹲用后臀击敌,或用肘向后击敌于防不胜防,不用转身回头可击敌的妙用。

(责编:高生)

上一篇:查加耶夫――被伤病困绕着的“老虎” 下一篇:少林大洪拳实战技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