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探析

时间:2022-08-11 11:13:10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施工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具、方法、环境”等五大方面。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投入运行的施工过程中,只要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或埋下质量事故隐患。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项目内容与大型工程相比基本一样,施工的要求与标准并不会因此而降低。本着对国家、人民、社会负责的态度,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将质量隐患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必须加强事前控制,严格过程监控。事先预控要贯穿工程的始终,从项目的审批、立项、设计、招投标、承包人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项目的每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控。

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二、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因素

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基层水利管理部门组织建设的水利工程多以灌站、机井、池塘、倒虹吸、沟渠等中小型水利工程为主。这些水利工程施工往往具有建设周期性短,施工任务重,时间紧,强度大,季节性强等特点,中小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

1.管理因素。绝大多数水利管理单位和部门如何形成权责明晰、建设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因素。水利管理单位要改变过去传统“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旧体制,建立一种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具有明显活力的管理体制。

2.环境因素。中小水利工程多在湖泊、河道、沿海及其他地域施工,一般还需要进行对其他领域的水流进行截流、导流甚至水下作业,施工难度较大。同时中小水利工程施工对地基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地基处理不妥当,可能会给整个工程留下严重隐患,并且修补措施又很难进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处理要切实按照水利施工标准进行严格处理。

3.季节因素。中小水利工程施工往往季节性强,需要准确把握时机,科学安排计划,用心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汛期、防洪等问题,以保证工程安全。逢枯水时期施工可以带来便捷,由于室外和水域等因素影响,对施工的温度要有严格控制措施,对混凝土使用也要严把质量关。

4.人员因素。主要包括参与水利工程施工的指挥者、组织者和操作者。指挥者、组织者和操作者中的每个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每个人的素质,高质量的施工人员及其高质量的工作就能带来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产品。

5.材料原料因素。水利工程材料的管理要严把材料采购关,建立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同时合理处理剩余材料,杜绝浪费。另外,水利施工对机械设备也有严格的要求,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要注意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等等。

6.施工方法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施工工艺的选择对施工质量也有较大影响,所以,在制定施工方案和选择施工工艺时,要切实结合组织、管理、技术、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经济上的合理和技术上的可行,能够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创新能力不足

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具备很多方面的优势,但因存在资金不足、企业资质存在缺陷、经营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缺乏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经济效益较差。

(2)施工任务不足

最近几年,水利水电基建项目发展迅速,使得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又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不足。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调,许多国外的施工企业必将蜂拥而来,争抢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实力。

(3)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同任何商品的生产经营一样,需要占有市场,而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生产成本的加大,这就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价廉物美”,以适应市场竞争。

四、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1.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制。水利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当地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把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全面落实责任制,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规范和技术要求,明确管理领导、施工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和检查。

2.提升认识,提高各类施工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各类人员的政治思想、劳动纪律、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敬业精神;要建立激励制度,增强责任心,制定岗位责任制度,积极发挥创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要不断加强各种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施工的操作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质量控制。要严格水利工程施工的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三控措施。水利工程施工的事先控制是水利工程开工前对水利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措施、技术方案、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它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水利工程施工的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水利工程施工的事后控制,是指对竣工的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处理,确保最后的质量关。

4.健全制度,保障施工的规范化运作。要严格进行水利施工的现场入场教育、安全培训制度,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要进行水利施工现场的技术安全制度,施工负责人要向施工作业人员宣布职责落实的法律要求,对新工人特别是民工要先教育后上岗,应将“安生产,预防为主”的意识牢牢扎在全员的行为规范之中。

5.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确保建筑材料质量过关。对水利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切实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外购原材料进场时要有出厂合格证,同时由水利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试验室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原材料的使用。对水泥、钢材、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各种复验。必须健全材料管理制度,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水利工程设计的规定要求。

五、结束语

一个优质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因此,切实抓好水利水电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汪龙腾.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6.

[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

[3] 周克己.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下一篇: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与管理现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