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农民建房难成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8-11 10:05:02

关于农村农民建房难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房造宅是农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结婚成家、添丁加口、分家立业、改善居住环境、房屋年久失修等因素,农民都要建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农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盖房造屋的要求十分强烈。但同时农民建房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建房难已成为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引发群众上访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关键词:农民建房 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部分农民富了,自然要提高生活水平,农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而中国农民历来投资去向就是三件事:建房、结婚、育子。建房成了首选,一部分已有房子且有钱的人在房子上要更新换代,再建或超占地面积扩建。一部分过去无固定住房又无钱的人,现在挣足了钱,回家自然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改善居住条件。还有一部分人,子女长大成人,需要成家分户,而我们当地农村婚俗习惯是儿女成亲首先看房子。这就迫使这部分人不得不建房。经过本人在鳌江镇上班期间对该镇三大厂,五板桥两个村庄调查研究,与村干部们进行商讨,听取他们意见建议,以及本人生活在农村时日常所见所闻,多年来在基层工作经历,究其原因,农村农民建房难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政府重视不够:

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偏重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对农民建房难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村镇规划、用地指标安排等方面扶持不够。尽管近几年我县在缓解农民建房难问题上做了不少工作,但仍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破解办法,来真正落实解决农民“居者有其屋”的需求。再者农民又是弱势群体,投诉无门。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空间安排不合理、用地指标分配不均。

特别是基本农田划区定界以后,规划用地空间重新调整,建设用地指标主要安排在几大镇及建成区。农民建房用地空间有限,以至村庄规划空间不足。再加上基本农田保护率高,村镇建设用地空间难以拓展。有些村庄规划即使编制审批了规划也不能付之实施,或是村庄规划编制了不能审批。

三、老屋拆建实施难。新基建房因用地指标缺乏此路不通后,一些村民只好寄希望于老屋拆建。可在拆建过程中,房屋的层高及长度、宽度往往比过去有所突破。一是在允许审批前提下,这一突破打破了原先左邻右舍相安无事的格局。由于通风采光、抢险避灾强制性规范方面的要求,审批机关须得考虑避灾安全及相邻方的权益,要求拆建方与相邻方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并获得准许后方能办理审批手续。可这一要求经常难住了拆建方,原因是相邻方在相邻权的保护方面寸土不让。为此,邻里失和,亲朋结怨的情况常有出现。二是现在一般农村老屋拆建都是在没有村庄规划覆盖情况下,政府考虑到以后可能会牵涉到拆迁安置问题,要求老屋拆建必须原拆原建。原拆原建的方案背离农民建房初衷。

四、在规划上现实性不足,前瞻性过强。在村庄规划上只注中心村、旧村改造建设,不注重村庄整治规划,只考虑未来的发展,不考虑当前农业生产与村庄的关系现状,导致一方面农民住房要远离原来的自然村庄到集中点去,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依然要到原来的土地上耕作的矛盾,从而,既使中心村建设缺乏动力,又使农民建房愿望得不到满意的落实。

五、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属流转制度不完善,制约农民建房用地供给。一方面承包土地使用权属调整难:受政策、利益等诸多因素制约,有些村长期以来土地按自然村管理。大多数村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将土地全部承包到户,没有预留专门的农民建房用地。农民要建房,必先办理承包田的“农转用”手续,调整发包到户的规划建设留用地,待置换用地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闲置宅基地整合利用难:由于缺乏有效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自然村村界难打破,村里各小队“队界”难打破,出现“队队硬”,土地无法进行统一调剂,村居点的选址也无法落实,闲置宅基地难以整合利用,盘活利用率低。

六、老屋拆建实施难。新基建房因用地指标缺乏此路不通后,一些村民只好寄希望于老屋翻建。可在翻建过程中,房屋的层高及长度、宽度往往比过去有所突破,这一突破打破了原先左邻右舍相安无事的格局。由于通风采光、抢险避灾强制性规范方面的要求,审批机关须得考虑相邻方的权益,要求审批方与相邻方妥善处理相邻关系并获得准许后方能办理审批手续。可这一要求经常难住了审批方,原因是相邻方在相邻权的保护方面寸土不让。为此,邻里失和,亲朋结怨的情况常有出现。

七、被征用土地返回地及补偿费不能统筹安排。征用村集体土地返回地没有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而是直接分配到被征地用户,导致有被征地用户一户有多处,无被征地用户分配不到。被征地后土地补偿费没有纳入村集体经济,直接分配到户,没有被征地户无权分配土地补偿费。

对策

一、优先安排农民建房指标。在办理农转用手续时,对农

民建房给予优先安排。

二、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属有效流转机制,加快村庄整治、

旧村改造步伐。一要探索建立闲置宅基地流转机制,推动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二要研究制定村级组织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办法,提高村级集体对土地的调控能力。三要加强村庄整治、旧村改造力度,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资金投入和土地指标的使用上给予倾斜。同时通过拆迁旧房,复垦宅基地,盘活土地存量,节约土地资源。

三、制定合理政策,用好现有政策

一是制定合理科学的建房管理制度,让农民合理的利益需求有着落。我们国家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对待农民建房,应当看着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要“决之使导”,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如一味地去“堵而不导”,只会“川壅必溃”,必然是违章建筑泛滥。二是要用好现有的政策。要充分利用好《温州市农村村民宅基地管理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市委工作部署及县委出台相关政策。允许无房户在本村庄规划区按要求建房;有房户需要重建的,须拆旧建新,并符合规划要求,但原宅基地须复垦为耕地;子女长大婚配需分户,住房紧张符合要求建房的。建房样式应有所区别,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的需要,体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别。十个指头有长短,整齐划一是不客观的,也没有体现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人群的关怀。

四、要调整修编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编制

建设规划与土地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村镇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对已编制的村镇建设规划,如确实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差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予以调整。对尚未获得批准的村镇建设规划,要结合实际,对急需解决的村进行适当局部调整,力求“两规”相衔接。在调整修编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合理科学编制各村庄的建设规划、整治规划。既要有中心村、旧村改造的规划,又要着力搞好村庄的整治规划,包括在村庄的原址整治或就地移位整治,要通盘充分考虑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满足不同群体对住宅位置、建造形式的选择。规划要覆盖所有群体,阳光普照,不能挂一漏万。另外,要充实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加大规划资金扶持力度,增强和提高规划设计技术力量和水平。

编制规划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即以解决村民现实生产、生活需要为目标;二是以村庄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规划和整治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村庄环境脏、乱、差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农民建房不科学的现状,为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实现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三是村庄规划要体现居民点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各类生活基础设施要素相对集合的原则;四是要体现节地、节能、环保、安全和经济适用的原则;五是要在满足布局合理和设施齐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护村庄原有形态的原则;六是要体现着眼现实与兼顾长远和必要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加强领导,强化监管,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切实摆上议事日程。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破解办法。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落实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强化村级组织管理,提高村级组织依法自管自治能力。

上一篇:关于填充墙对钢框架结构体系影响的静力非线性... 下一篇:关于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及其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