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与笑一样重要

时间:2022-08-11 07:59:06

要让孩子面对自我的情绪,不论是欢乐或悲伤;也要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不论他是想哭或想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欢笑与愁苦,本来很自然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实在没必要舍去愁苦、压抑悲伤,仅仅留恋欢笑。

有一天,我跟一位设计师朋友聊到孩子的一些事,他说当他的孩子跌倒了,他会说:“自己爬起来,不要哭!”

“自己爬起来很好,可是,跌倒了,会痛!可以哭吧?”我这样回他。

朋友笑了,大概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有些为难孩子。他改口说:“好吧!我会跟我女儿说可以哭;我儿子是男生,还是要跟他说不要哭!”

我这次更大声了,板起脸来回他:“谁说男生不可以哭呀?男生跌倒了也会痛呀!可以哭!”朋友又笑笑,没再说话。

我始终不知道他以后再面对孩子哭时,是不是会改变他原来的观念?我也知道他自己就是个小时候不哭、长大后连苦都不会说的人。如今要他改变想必也很难了,因为他已经是个大人了,早已习惯了这样。

坚强、勇敢、快乐、乐观……这些都是很美好的特质,我很喜欢,也认同应该培养孩子这些正面的特质,但是,学习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哀伤、愤怒、沮丧、悲观……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也是人性的一部分,让这些情绪有个出口,对孩子而言,也是一样重要的。

一个不允许自己有情绪的家长,往往也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表现出正面的情感,孩子一旦有负面的情绪表现,像“哭”,家长唯一应对的方式就是斥责――不要哭!不能哭!

其实童年的负面情绪表达对一个人的心智成长是很重要的。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创伤成因,及其对一个人后期生活影响而著名的精神分析家艾丽斯・米勒(Alice Miller)在她的著作中这样描述:“……无论什么事让我感到难过或高兴,我都能自由地表达,不必为了取悦谁而面带笑容,也不必为了别人的需要而压抑我的烦恼和忧虑。我可以生气,没有人会因此死去或头痛;当你伤害了我的情感时,我可以大发雷霆,却不会因此失去你……”

如果孩子一哭,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喝斥他:“不要哭!”那么,孩子虽然表面会变乖,但内心其实是掩藏了更多的恐惧――他怕他哭了,会失去父母的爱、会被处罚。

当孩子成长的经验一再以压抑、否定自我的情感出现时,你可能会教出一个乖孩子,但遗憾的是你可能同时也教出了一个缺乏自信、无法体谅别人情绪的孩子。

因此,如果孩子真的处于伤痛的环境和负面情绪中,那就让孩子大声地哭出来吧!只有他的负面情绪得以疏导,孩子的内心才会真正快乐美好。

责编 陈金华

上一篇:幼儿园孩子也有压力 下一篇:走近北美家庭的计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