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时间:2022-08-11 06:23:10

技术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摘要】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泵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比喻为“工业的心脏”。虽然目前国内泵行业发展的势头正盛、前景乐观,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泵制造企业的负责人,笔者依据多年的从业经验,针对泵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建立并强化泵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机制,加强专业人才的储备与培养,积极寻求与科教机构的合作,以及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关键词】 技术研发自主创新人才合作投入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泵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城建、核电和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都有大量应用,已成为各种流体装置中不可替代的设备。人们把泵比喻为“工业的心脏”。我国是泵制造业大国,每年惊人的产量和出口量不断扩充壮大着国内泵业制造队伍。虽然,目前国内泵行业发展的势头正盛、前景乐观,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泵产品质量落后、企业竞争力不强等。

我国是泵制造业大国、泵市场大国。泵制造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以担负起提供优质、高效、可靠泵产品的重任,为国家泵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值得每个泵行业人士关注和思考的课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对于泵制造行业的发展,早就提出了“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创新”的发展方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有不少企业陷入了“引进一转化一再引进”的发展怪圈之中。而今,虽然我国泵制造行业大部分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生产制造,但由于国内企业多承担的是产品的低端加工环节,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自主化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提高。因此,应大力鼓励泵制造企业建立技术自主创新机制,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试验基地、标准化中心等,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成系列地开发新产品,淘汰落后产品,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

以南方泵业为例,公司秉承自主研发为主,坚持以技术求创新,研制出一系列国内外领先的泵类产品。2012年底,南方泵业生产的5台900VTA长轴泵发往美国并将被安装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NASA-KSC),解决航天中心的雨水排放问题。又如,南方泵业作为国内泵行业唯一承担国家科技部“膜法海水淡化国产化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的水泵制造企业,承担了海水淡化中的关键设备――耐海水腐蚀高压泵的国产化的重担,并于今年4月顺利完成了两台日产万吨及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高压泵的生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两台大型海水耐高压泵,专为膜法海水淡化系统配套所研发,将用于国家级海水淡化项目示范工程。泵采用CFD技术优化设计,水力效率高,节能效果好,与海水接触的零部件均采用高度耐海水腐蚀双相不锈钢材料制作,叶轮采用背靠背安装,自身达到水力平衡,没有一般高压泵巨大的轴向力。其中一台流量为520m3/h,扬程600m(日产淡水1.25万吨);另一台为流量420m3/h,扬程600m(日产淡水1万吨;两台效率均超过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进口海水高压泵理想的替代品,在助推我国海水淡化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的同时,也为国外海水淡化产业的客户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选择。海水淡化泵发展前景相当广阔。根据国家相关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70%以上,这将催生国内海水淡化设备产业的广阔市场空间。有分析认为,根据70%国产化率的目标,预计将给相关海水淡化设备、材料公司增加86亿元市场空间;其中,高压泵约8.9亿元左右。南方泵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已经实现工业产业化应用的海水淡化泵生产厂商,将引领国产海水淡化泵的光明未来。可见,技术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发展泵行业,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不仅包括高水平的技术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还包括高水平的管理、销售人才。泵制造企业应当建立一支强大的产品技术研发团队。首先,规划技术研发人才梯队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其次,可与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保障强有力的人才输入;第三,通过内部轮训和外委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升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销售方面,定期对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组织产品技术知识培训,使其更为直观地学习和了解泵产品的性能、优势,以及其工作原理、在配套系统中应用、泵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在人才贮备及培养方面,南方泵业以南方管理学院为平台,通过企业内训提升员工工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同时加快外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重视员工学习和人才培养。

同时,泵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研院所、设计机构、制造企业和应用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化大生产。因此,泵制造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科教机构的合作,利用科教机构在理论和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企业与院所的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在这一方面,南方泵业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等知名院校和行业权威机构定期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地丰富知识层面,吸收权威和最新资讯,并在此基础上先后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鉴定。

此外,要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泵制造企业自主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水泵行业不完全统计,行业平均研发资金投入占企业主营业收入还不到2%。而在南方泵业,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5%以上,科技投入引来了公司业绩每年快速递增。

参考文献:

[1]余凯成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2]中国通用机械水泵行业.2009~2015年科技发展调整规划纲要[M].中通泵协,2009.05.

上一篇:明基W1500家用无线全高清3D投影机上市 下一篇:炼油厂工艺及热力管网人工补偿器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