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学习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时间:2022-08-11 05:51:56

团队学习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摘要: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应用团队学习模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和实现学习目标。团队学习对经济法案例课程教学与学生个体学习来讲是双赢的选择,也是双赢的结果。团队学习模式,对于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开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提供了较好路径。

关键词:团队学习;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22-02

经济法案例课程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经济法案例课程的教学应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对于教学实践和本专业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经济法案例课程的应用效果。

一、团队学习的特点

团队学习是一个部门或组织的集体性学习活动,是学习型组织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模式。

1.团队成员组织结合比较紧密,具有组织结构、团队精神和团队执行力。经过分组后的小组团队建设,小组内有明确分工,通过学习活动形成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

2.团队学习的任务明确、分工清晰、目标坚定。人们的意识中团队具有“整体”的概念,具有组织建构的特点。组建的团队,成员往往有着适合自己“性格”的任务分工,会主动思考为了团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团队的整体利益上有着共同的目标,并清晰地知道目标、方向、原则分别是什么,为完成共同目标,成员之间彼此合作。

3.团队学习执行力较强。加强团队建设,使团队精神树立、团队文化形成,以此来开展团队学习的方式,将团队精神和文化植入学习活动中,更能激发团队成员的学习兴趣、热情、好奇心、活力和创造力。在团队组织的力量下和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使得团队成员的存在有了价值,团队学习利于发挥成员个体特长,形成合力,提高学习效率、效果。

4.团队学习体现了“做学教合一”和“学教做合一”的理念。通过将问题(案例、项目等)作为任务提前下达给各学习团队,充分信任同学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无论结果如何,先去实践,甚至下大气力鼓励学习团队去做、去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学习团队通过做案例、做项目、做演示,在做前学、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做后教,教学相长。同时,团队学习模式又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安排时间、查阅资料、做课件,自主分析、展示、总结,整个学习过程都体现“学”字当头的精神。“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兴趣?如果将‘教’与‘学’的次序变一下,会怎么样?……可以尝试推进“学教做合一”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实施。”

二、经济法案例课程教学与学习现状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以前传统授课方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很难调动起来,总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互动限于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案例的呈现方式也限于课前或者课堂上,在案例分析或者知识点的讲解上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学生学习时空受限,难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只重视自己的‘一言堂’,不注重师生的互动性。不少教师甚至还采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讲授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缺乏针对专业特点的学习方法。尽管学生选择了管理类、经济类的专业,但对于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法学基础理论不了解,专业知识没有太多储备,专业精神没有树立起来,同时也没有形成针对本专业和相关课程特点的学习方法。

3.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通过经济法案例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去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可能大部分学生对于问题(案例)的思考比较肤浅,不能深入而系统地去研究分析问题,难以培养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不能充分而认真地利用现有学习资源。在网络资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好看的”、“好玩的”比较多,学习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充分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的同学还比较少,没能真正地起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5.经济法案例课程作为非专业课程,学生思想认识上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团队学习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俗话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工作团队就是这样。在学习方面,团队学习的模式同样有着很大的优点。这种学习模式能最大化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和实现自我价值。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学效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作者探索到一条团队学习模式的应用路径。

1.团队建设。以每班40人为例,可以随机用报号的方式将其分为6组,即:1~6,报号1的为1组,报号2的为1组,共六组。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分组,要以方便团队学习为目的。每组要在6分钟组建自己的团队,选出队长,设计团队名称、标识,制定队训、队歌,建立团队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等。然后进行团队展示,每组5分钟。在以后的团队学习中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经济法课程学习团队。在分组的基础上,不断开展团队建设。“分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团队学习模式是建立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更优学习效果的方式。

2.团队精神建设。首先教师要介绍本经济法案例课程的特点和法律的精神,让通过团队展示,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队徽、队训、队歌等内容,激发团队气势,凝聚团队力量,形成经济法案例课程学习的团队精神。学习团队要经常组织起来,逐渐形成团队的“士气”。通过老师点评组建团队过程中每组和每人的表现,形成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共同学习的习惯和团队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和谐局面。

3.团队学习的应用。通过辅以使用其他教学方法,应用团队学习模式,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提前一周呈现案例,每组组长召集团队成员通过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多种学习形式,来根据落实任务、查阅资料、理论分析和案例研讨,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成果和团队汇报材料。在上课时,通过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案例展示和案例分析汇报。整个过程各团队成员全部参与,分工合作,形成团队学习合力。

4.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长召集,团队成员在课下学习研究案例或者做项目。经过做课件、查阅资料、设计案例呈现方式、理论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案例成果。在无限的时空中,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和观点反复碰撞,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又可以灵活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及电子信息技术,因此有利于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5.经济法案例比较适宜团队学习模式。经济法案例案情具有以下特点:①当事人再多都可以主要归为“双方”当事人或“三方”当事人。②案情具有鲜明的“矛盾冲突”。所有的案件都有明确的诉求,这是同学们分析的基本点。③案情比较适合“当事人”去归纳和梳理,然后根据诉求寻找法理,形成对案例的分析结论。④问题或纠纷的处理结果存在“唯一性”或确定性。基于此,利用团队学习模式,团队成员在展示案情、分析案例时,通过分工可以分为双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原告”、“被告”、第三人),通过自己喜欢的、创新的形式“演示”出矛盾冲突,找出经济法律的适用,最后完成案例分析。

四、经济法案例课程应用团队学习模式后取得的效果

团队学习模式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的应用,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研讨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氛围。通过开发学生学习团队的潜能,在团队实践和展示的每个阶段,充分关注成员间的创意和开拓精神,表现出团队学习的乐趣、创造力、激情、气势……该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最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及综合能力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商学院.高效团队不可或缺的七大特质[N].中国证券报,2008-10-31:A10.

[2]卷首语[J].生活教育,2011,(1).

[3]覃川.架设三二连读“中高职贯通”立交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廖旺荣.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1,(10).

[5]华冰.浅谈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J].电子世界,2011,(9).

上一篇:对概率统计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面向企业的IC版图设计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