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

时间:2022-08-11 03:12:39

谈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

【摘要】建筑工程预决算是一项因细致而复杂且讲究技术性的一项艰难工作,在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使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应当从建筑工程预决算里出现的问题出发,对相应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策略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的一些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我国渐渐地应用得越来越来广泛。虽然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得到了系统、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许多方面总有一些因素困扰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性得到提高,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要的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体制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比较标准的建筑工程系统,才能够使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编制质量的提高成为可能,从而对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简单概述

预决算在日常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和工程项目招标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控制和管理工程建筑项目投资时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相关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掌握企业本身投资状况的重要依据。它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总的来讲,所谓建筑项目预决算,就是建设预算和建设决策的统称,同时又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决算,也被称作基本的建设四算。

(一)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建设项目初期因为无法对建筑工程一些数据进行详细且具体的评估, 而只能依据现有的资料和相关数据等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总造价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计算。

(二)设计概算

所谓设计概算,指的是在建筑工程设计初步时根据其设计机构所提供的相对精确的建筑工程项目整个过程费用计算文件,通常被当作国家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投资依据。概算的基本依据主要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图纸、概算指标、概算定额、收费标准等,因此设计概算相比投资估算比较具体和详细。

(三)施工图预算

提到施工图预算,其编制主要是以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收费文件、预算定额等为依据。也就是说施工图预算其实是指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通过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之间的预算负责人的协调共同进行联合计算建筑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正因如此,施工图预算常常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

(四)竣工决算

竣工决算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之后,由施工方出具建筑工程造价相关文件且建设方通过了对此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和认可即可形成。

二.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算、漏算

一般在与业主进行核定施工范围的时候,由于很多业主就持着一种毫不重视的工作态度,往往在进行签订合同时就很快了事然后就结束了。从而导致了许多合同都并不完善和详细,尤其是连建筑工程的造价的结算方法都没有。然后到了决算的时候随意开口,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对合同内明确规定的条例可以说具体都很少履行,甚至根据合同所存在的一些漏洞钻空子进行任意的多算、漏算。

(二)工程量虚报

在建筑工程预决算当中虚报工程量也是非常常见的,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理解不透的定额。就拿在基础挖土中进行挖地槽需放坡时来讲,审计人员在编制预决算的时候,如果根据之前的的定额计算规则来计算,就很容易使工程量计算发生错误。而是要按照施工进料数进行计算的工程量,一般工程量的计算主要体现在如楼梯块料面层,平台有大理石黑边、楼梯踏步等。

(三)设计变更系列问题

如果设计单位在设计变更期间,既没有正式的变更通知,又没有办理变更后的审批工作,那么就会促使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谋求自身利益从而进行设计变更问题。

(四)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工程计量

同样,如果不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相关规定进行工程计量的话,那么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施工项目较为精确的预算,也就促使了项目竣工决算工程量增加而导致多报工程价款等不良现象。

(五)管理混乱的材料价格

根据建筑市场行情,一项建筑工程总造价通常材料价格就占了大部分。但是伴随着建筑材料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使得建筑材料市场越来越混乱,管理起来也越来越艰难。在选材方面这就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决算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了。

(六)工程施工中的阶段性

依据材料价格的影响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是由市场确定的。比方在施工前某材料的价格预算是多少,然而在施工期间,该材料价格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动就会使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有所变动。也就是说,预算材料的价格是按工程造价站定期公布的市场价来确定的,所以时间的阶段性对预决算有着间接很大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在预决算的控制与管理方法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前后,整个过程的预决算控制和管理起着极大的作用,这里列出以下几点管理方法:

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在实际建筑施工工作中,将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定额作为根本依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当地要求的预算编制,并且能够使建筑施工预决算审核过程得到正常的进行。从而使建筑工程审核部门在审核的时候,可以按照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其工程地域分布来制定出符合当地要求的定额项目,而且还可以通过有关标准对工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调整,特别是相关技术上的调整,从而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否及时有效的修改工程额定系数。当然,工程计算精度也是必不可少的,降低由于误差关系给工程造价带来的不必要问题。

(二)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完善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水平及施工方案施工不可否认地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水平都是建筑施工控制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因为它不仅为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提供了基础开挖方法、建筑工程地质条件、材料运输、出渣等具体操作方法;而且它还提供了墙(柱)、砼梁、砌石、板等重要施工依据以及各种施工设备的具体安排使用方案。然后,施工图预案编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广泛收集各种相关有效资源信息,如施工地形测量图、工程勘测地质报告、施工设计图纸等;第二,套用定额单价和计算工程量的确认,施工前对有关施工过程有一个总的规划并记录,防止中途发生差错;第三,有效掌控利税汇总和各项费用情况。通常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施工方确认情况是否属实。因此这就要求预算负责人员切实做好记录和监管工作,合理计费完成任务。

(三)控制现场签证,认真确认设计变更

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来说施工方案不大可能不做改变。也就是施工方案在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之前的预算制定出来以后,预算执行者应当负责对预算的管理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按照施工时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修订和调整。虽然我们在制定预算时有时可以猜测到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然而施工方案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在内。因此,预算管理不可能一成不变,预算负责人要对预算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如果情况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此时应该做出及时且合理的调整,或重新制定预算,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加大不同部门的协调联系

一般建筑工程有着管理部门多和周期长等特点,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多部门共同管理的前提下才能使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所以,这就要求每个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管理。比如审核部门就应该与设计、建筑和施工单位建立起联系,并且能够跟各个单位进行协调,取得每个单位的支持和信任。只有这样,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质量才能得以正常进行和保证。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工作,可以说是以承包合同为中心,并且以准确的施工方案为基础,从而对所有成本进行分析、核算。因此,预算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提高预决算编制质量,就必须做好建筑施工前前后后每一步,严格把好每一个关,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探索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2]李玉梅.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4).

[3]金忧城. 浅谈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的措施与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4(6).

上一篇:建设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下一篇:县级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