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常殊的富贵“宅生活”

时间:2022-08-11 02:26:53

宅女常殊的富贵“宅生活”

常殊很普通,可是很多女孩都喜欢和她聊天,她的“宅基地”里几乎不间断地有人。有一位宅女这样说,以前熟悉的路线是从卧室到客厅,但现在又多了一条路线,那就是从客厅到“宅基地”。

宅女的烦恼

1983年出生的常殊,生在北京长在北京。

常殊没有太过漂亮的容貌,很普通的长相,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极容易消失在人群里的一个分子。2005年从北京吉利大学毕业之后,她加入了找工作的行列。民营大学的学历本来就不硬,加上她学的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电子商务专业,高不成低不就。

那段时间的常殊很苦恼,看着一个个有关系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她慢慢开始不想出家门。每天上午十点之后才起床,起床后就对着电脑发呆,在网上百无聊赖地逛,妈妈几次想赶女儿出去,可常殊却置若罔闻。

就这样,她成了宅女。

那个时候,宅男宅女这个词,还算得上新鲜词,常殊也是从一位与她有着类似遭遇的女孩那里得知这个词的,那个女孩网名叫“悦来悦往”,也是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屡屡受挫之后,索性待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宅历要比常殊深多了。

2006年夏天,温度很高,常殊破例早起,打开电脑,却发现了“悦来悦往”给自己的留言:“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很没有意义,与其这样让生活埋没,还不如自己先埋没了生活。明天我不会再上线了。”

常殊吓了一跳,前天在视频里还见过“悦来悦往”,她欣喜地发了个自己在淘宝网上买到的鞋子的图片,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可是,除了网络,她没有任何“悦来悦往”的联系方式。

常殊提心吊胆地等到了中午,还是没有见到她的身影。无奈,她只好求助对网络比较精通的同学帮忙,同学来到她家里,先说了一句话,你变了。

以为是普通的玩笑,可同学帮忙查IP无果之后,却又多说了句:“你真的变了,以前的你活泼,爱笑,外向,但是现在你的眼睛里多了一层阴郁。”

阴郁。这个词让常殊一阵心惊,以前的自己可不是这样的啊。同学走后,她对着镜子仔细看自己的眼睛,突然发现竟会有意无意地躲避自己的眼神,算了一算,她已经窝在家里半年时光了。

后来,常殊想到了悦来悦往发给她的那张鞋子的图片,上面有那个淘宝店主的ID!很快,常殊就凭借这一资料得到了“悦来悦往”的地址,在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一个小区。

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常殊终于来到了“悦来悦往”的家里,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门,很久,身后的房子开门了,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疑惑地打量着她:“你找这家有什么事吗?他们不在家,全在医院里,女儿前两天闹自杀,刚刚抢救过来。”

回去的路上,常殊没坐公交车,一直走着,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在天桥上蹲了下来,内心酸楚到了极点,有种放声大哭的冲动。

我们自己活自己

“悦来悦往”的这件事,让常殊认识了自己,加上同学那天无意间的评价,她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点什么,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她心里突然有个念头,宅男宅女那么多,大家每天都接触网络,能不能搞个现实里聚会的地点呢?

她在网上搜罗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转让中的小酒吧,地理位置偏僻,生意并不好。老板准备以一万元的价格出让,还包含半年的房租。常殊想,宅男宅女们本身就不乐意去太热闹的地方,这个小酒吧,位置正好。

可是自己没有收入,这一万元从哪里凑呢?有心向妈妈借,可是妈妈同意自己这么干吗?说实在的,做这个,她心里完全是凭借一时冲动,营销分析什么的全没有。那段时间,吃饭时常殊都在想,如何开口借这笔钱。

父母终究是父母,知道她想创业时,主动给她一笔钱。爸爸语重心长:“小殊,我们不指望你能做多么大的事业,我们只想着你能走出去,再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一刻,常殊非常想抱住父母,痛哭一场。

2006年年末,经过简单的装修,常殊的“欢乐吧”算是正常营业了。一没客源,二没后续资金,三没营销策略,常殊面临的,是每天孤单地坐在小吧台上,对着电脑发呆。偶然,也有进来坐的男女,但是常殊却发现,面对顾客时,自己会有拘束的感觉,她已经很久不和人交流,变得木讷了。

但总不能这样等着。于是,就在开业后的第二个月,常殊大胆地在群里了一条“命名聚会”,说要给自己的小酒吧命名,希望群里的宅男宅女们来参加,酒水自己提供。消息发出来,响应者很多,常殊突然发现,宅友们其实大都还是很热心的。

聚会时,来了十几个人,大都是宅在家里的成员,其中有无业者,也有自由职业者,收入有高有低,一个命名会,聊得不亦乐乎,最后,还是一位平面设计的宅男说了句:“既然大家都是宅友,那么这个地方,就叫‘宅基地’吧。”

这个名字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宅基地”算是开出来了,可是问题又出来了,宅男宅女们对于出来活动,并不热衷,怎么能让他们常来“宅基地”呢?常殊想了几条措施,总结了九个字,常群聚,设私聊,解疑惑。宅男宅女们,心理上不太容易和别人沟通,都喜欢把自己埋在人群里,所以,人多的聚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还有,有些宅男宅女在网上聊得久了,也想找一个私下见面的所在。

另外,常殊还针对宅友们的种种心理特点,分别在网上查了不同的资料,做成小纸条别在酒吧的墙壁上面,外面对应不同的心理问题,标以鲜红的标题,这样,每个人都可能会看到属于自己的心理问题,也能找到解答,这些答案,她坚持用手写,她知道,手写的字能给人一种亲切感。

就这样,运营一段时间后,2007年夏天,常殊的“宅基地”里,终于有了一批常来常往的宅男宅女,日子一久,大家都成了朋友。

但是就在此时,常殊却发现,酒吧越来越入不敷出了。原因很简单,大的聚会,她只以成本价提供酒水然后大家AA,小的聚会又不多,遇到朋友过来她不好意思赚钱,就这样,钱一点点就流失了出去。

常殊很着急,再这样下去,迟早这里会关门的。可是,她又不愿意失去这些朋友。万般无奈之下,她匿名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希望有高人给她支招。帖子发出不久,就有热心的网友给她支招了,说是可以利用人气和产业挣钱,比如广告利润或是宅男宅女们的聪明才智。

有一个网友说得好:“你给了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也不会让你失望,肯定会给你惊喜。”

宅在一起

2008年,常殊先后推出了金点子计划以及广告投放。要知道宅男宅女虽然待在家里,但是聪明才智却一点没有受到羁绊,相反,因为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他们思维十分发散。常殊先后搜集了数十家公司面临的难题,有技术的,也有业务的,更有市场开拓的,一一摆到自己的酒吧里。

果然,这些难题经过宅男宅女们的讨论,一个个优秀的想法令常殊目不暇接。她发现,宅男宅女们真是一个不可小瞧的群体,虽然他们目光下垂,不想以眼神与人对接,虽然他们的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孤僻,虽然他们不太喜欢与人接触,可这都是表面,其实他们内心如火,活得并不比任何人孤单。两家公司采用了她搜来的创意,并给了她丰厚的酬金。

宅在一起的时候,常殊发现很多宅友特别有意思。比如有位叫做“东来”的宅友,每次来了之后,必然要坐在靠角落的那张固定的位置上,如果不小心有宅友占据了,他会礼貌地给别人买一杯东西,然后恳求别人离开。

还有一位宅友,女性,喜欢和不同的宅男交流,探讨他们的心理世界。当常殊问她有什么打算时,她笑着说,我准备开一个专门以女人角度分析男人的博客。

当然,宅友们“宅”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确实是SOHO一族的,在家里写写画画就能挣到自己生活所需不想和别人交流;有的是因为失恋,不愿意再去见人;还有的是因为某些生活上的挫折;甚至有一部分人,天性就喜欢宅在家里……

2008年初,开始陆陆续续有广告商找到常殊,准备在这里投放广告。原因就是有个宅友发了篇帖子,说在她的酒吧里看到了某个产品。

常殊灵机一动。

这个夏天,她开始奔波在各个饮料、服装、鞋袜、手机等之间,为自己的酒吧拉广告。要知道,习惯了宅生活的男女们,在网上接触到形形的广告,但都没有实体广告来得震撼。

不久,小小的酒吧里便放置了各种别出心裁的广告。这些广告的摆放和设计,宅男宅女们也倾注了很多心血。

除此之外,常殊还针对宅男宅女们的性格、性情等,开发了很多以他们情绪命名的酒类。比如一款酒的名字叫发呆,就是用金黄色的香槟加上浅粉色的果汁调制而成,这两种液体放在一起,彼此没有相互交融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在发呆……还有一款很有意思的酒叫躁动,是用杜松子酒配碳酸水,加上柠檬丁,混在一起,那些小柠檬丁在酒里上上下下滚动,真的很像一个人躁动的心……

明天会更好

2009年年末,已经开张两年多的“宅基地”迎来了自己的生日,这个生日过得也特别有意义,十几位宅友,紧张地盯着投影机前的屏幕,被放大的视频里有个叫做“留下”的女孩,因为失恋,说要在两个小时之后直播自己的自杀。

所有的宅友都着急了,想出种种方法,有的甚至拿出自己不想说的秘密来劝说女孩,大家通过视频给女孩传递信息,疏通心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没有人离开,大家的焦虑盼望终于有了结果,女孩答应不自杀,答应哪天来“宅基地”看看。

所有人在那一刻沸腾了,眼睛已经湿润的常殊,再一次发现,眼前这些看似冷漠的宅男宅女那热情四溢的内心。

如果让她总结自己的经验,常殊会说,明天会更好。仅2009年上半年,她就通过这个群体挣到了近五十万元,下半年的结果还没出来,但她相信,不会低于上半年。

“其间真不是我一个人的智慧,是大家的智慧,我相信随着这个群体的扩大,我会做得更好,我们的明天也会更好,因为我们都是心怀热情,要好好生活的聪明的好人,这也是我对宅人们的定义吧。宅出品位,宅出生活,宅出未来。”

上一篇:赵薇:爱情不再只是传说 下一篇:爱情如此蓬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