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锐减缘于制度保障的缺失

时间:2022-08-11 11:21:09

“个体户”锐减缘于制度保障的缺失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表明,早在1999年中国就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可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却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整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个体户6年间缘何减少了810万?面对这条呈下降趋势的曲线,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严格的登记制度、繁琐的审批程序、沉重的税费负担等,让个体户的创业活力遭遇“制度性冷漠”,使得很多个体户不堪重负而关门倒闭。正如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所言,可谓是一语中的,他说,目前我国虽然创业环境已大有改善,但是,严苛的政府规制、沉重的税费负担、缺位的创业服务等仍在抑制着创业活力。

虽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优胜劣汰等市场法则的魔力,使得个体户面临两种境遇:或者在竞争中获胜,队伍壮大,形成规模经营;或者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被优胜者“吃掉”,成为别人的打工者。这其中任何一种境遇,都会造成个体户在数量上的减少。但在现阶段,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程度,仍可视为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度和自由度的标志之一。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家,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并不该呈现“锐减”的态势。

分析个体户“锐减”的成因,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魔力”当然起一定作用,但制度保障方面的缺失更不可小觑。长期以来,“个体户”这个群体虽然曾经数量浩大,但组织松散难以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以致在市场利益博弈格局中往往处于弱势。对于个体户而言,“理想的创业环境”从来就不是“天赐”,在个体户权益与掌控行政权力的部门利益的博弈中,利益的分配意味着双方力量的对峙。然而,位卑势薄的个体户群体,是不可能有能力来做到这一点。君不见,现在个体户的负担异常沉重。除了正常的税收之外,各项管理费、检查费不一而足,有的是行政收费,有的是捆绑收费,更多的则是违规收费。此外,个体户还要承受高房租、高价电、高价水、高价气之负。在如此名目繁多的重负之下,个体户数量“锐减”,这也算是一种不甘于被盘剥、被左右的消极应对。

在社会利益日趋多元化,各种利益群体日益分化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始终存在着制度保障缺乏的窘境。个体经营者作为相对弱势群体,他们靠省吃俭用的积蓄开个小店,做点小本生意,本是解决城市就业的重要渠道。然而,国内经济的现状,就像一条只有大鱼的河流,个体经营者乃至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不佳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这样一个劣质化的市场生态环境的确令人忧虑。就拿税费负担来说,在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主历经坎坷自主创业,但在经营过程中仍要面对的是33%的所得税、17%的增值税、5.5%的营业税和各种附加税,以及工商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年检费和卫生管理费等等。如此之重的税负怎能不让个体工商户望而却步。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上一篇:倒霉的拜年 下一篇:商鞅面试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