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下工程渗水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时间:2022-08-11 07:45:37

对地下工程渗水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摘要: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求,土地的可用范围越来越少,许多工程由高层建筑转入地下工程建设,地下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是关键部分,任何工序都要认真完成保证施工质量。地下工程渗水是地下工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由于施工中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其后果是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要认真总结经验防止地下工程渗水的问题发生。本文分析了工程中渗漏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堵漏防渗处理措施,主张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舍治理”的原则。

关键词:地下工程渗水防水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也随之急剧膨胀,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弊病,给人们的居住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制约城市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由九十年代前的人防工程建设转变到九十年代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上来。随着立体开发城市用地空间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向高空发展的同时,亦在积极地开拓地下空间。地铁、过江隧道、地下商场等大型地下工程屡见不鲜。地下水的含水量和赋存条件直接关系着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室工质量,因此,研究城市地下工程防水问题极为必要。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地下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地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且长期受地下水位变化影响或处于水的包围之中,一旦防水措施不当或失效而出现渗漏,不但不易修善,影响工程正常使用,而且会使混凝土腐蚀,钢筋生锈,地基下沉,甚至淹没构筑物,严重危及建筑物安全。因此修建地下工程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做好防水处理,否则无法使用。而实际上已建成的地下工程均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所以讨论地下工程的渗漏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地下工程渗水原因

地下工程渗漏水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存在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只有清楚地分析出地下工程渗水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工程的渗漏水。

1.1对防水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往往认为渗漏水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不大,在设计和施工中对防水工程均简单化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设计,或者业主方认为已有较厚的抗渗砼,为节约投资或认为不必要而取消其中的一道甚至多道柔性防水层,造成工程建成后出现渗漏问题。

1.2工程材料选用不当

不少地下工程采用砖石衬砌结构。砖和石材特别是粘土砖吸水率高,透水性大,衬砌结构接缝多,长期处于地下水结构中,没有不渗漏的。近几年来,地下工程防水材料迅速发展,新型防水荆、防水注浆材料、防水卷材、胶粘剂、渗透结晶型材料、嵌缝材料和止水带(条)等应有尽有,这其中产品假冒伪劣较多,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采购不合格木才料。

1.3防水工程施工不良

(1)在防水砼浇筑中,为作业方便,任意加火水灰比;振捣不密实或振捣过久,表面浮浆过厚或漏振以致出现蜂窝和鼠洞;混凝土中混入杂物,绑扎铁丝穿透混凝土层,形成渗水通道;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表面干燥,聚冷聚热,引起裂缝。

(2)地基没有处理得当,产生不均匀沉阶,造成不同面积的结构断裂。防水结构由于防水卷材接头密判不严,尤其是拐角处处理不好或防水层被碰伤。细部构造处理不认真,如砼底板下的大量桩头处理、底板卷材与赢墙卷材分段施工的保护与接缝处理等。

1.4竣工后防水工程维护不良

工程竣工后,底板下柔性防水层的保护不力,致使后续工程在其上部进行,破坏防水性能;外墙回填土质量不被重视,不能认真分层夯打密实,未形成防水帷幕,造成工程周围汇水区,一旦结构和防水层出现弊病,就会造成渗漏水。

二、地下工程渗水治理措施

应把地下工程防水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将防水设计、材料选择、防水施工工艺、防水施工队伍选择都纳入防水系统。同时坚持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在迎水面附加柔性防水层,形成刚柔结合的防水线。

2.1探明水源及渗水原因

通过实地调查找出渗水原因是防渗堵漏成败的基础。一旦发生渗水,设计者应深入现场,检查结构强度,渗水形式.流量大小,探明水源,并根据设计、施工资料及建筑物附近市政设施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下工程渗漏原因,给制订处理方案提供有关数据。

2.1.1大面积渗漏水处理

出现大面积渗漏水,首先应对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注浆顺序宜从低向高依次进行,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确保结构稳定。大面积渗水处理应采用综合治理方案,其施工程序是;材料选择一引水减压一喷涂封水、刚性防水、柔性防水一防水层保护斗注浆堵水一孔口处理。上述施工方案及程序已在多处地下工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施工效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工程大面积渗水问题。

2.1.2施工缝、变形缝以及混凝土裂缝处理

变形缝、施工缝以及混凝土裂缝渗水处理应采用”堵、注、涂、嵌、抹”综合处理的施工方法。把水堵住后在缝中心线两侧范围内。涂抹(喷)刚性防水材料,以增强结构抗渗性能。施工缝应以刚性材料为主刚柔结合;变形缝以柔性材料为主,可按照”以排为主、排堵结合、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治理,对地下工程结构,由于受到外界因素(温度变化、基础下沉)影响,使结构产生局部裂缝,在处理时,不能只处理裂缝部位,要顾及与产生裂缝相联系的其它部位进行整体综合处理才能有效。

2.2合理地选择防水材料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研究的飞速发展,防水材料种类繁多,已初步拥有适用于堵、注、涂、抹(喷)等性能的系列产品,繁多的防水材料各有特点,无论采用何种材料,都有其结合面的耐久性问题,这也是影响防水堵漏效果的关键。有些防水堵漏工程,由于结合面处理不好,运行不久,防水材料就发生开裂脱落,导致防水处理失效。因此应根据材料的特点处理不同形式的渗水。

三、结束语

长期以来,人们对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复杂性、综合性认识不足。地下工程的防水性直接关系到地下工程是否能够投入使用,因此在对地下工程渗漏水的防治上应遵循”堵防结合、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分别采用”堵、注、涂、抹(喷)”的施工方法,使结构渗水部位形成整体性的多道密闭防水层,从而保证地下工程整体质量。同时,还应加力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注意开发利用防水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地下工程堵漏只有从工程内部进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上一篇:对“喷规”和“水规”个别条文的探讨 下一篇:筑施工中硅酸盐水泥水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