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稻天优6217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1 07:31:29

双季晚稻天优6217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该文介绍了晚稻品种天优6217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在江西省上高县作双季晚稻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晚稻;天优6217;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045-02

天优6217是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母本天丰A与父本R6217(测64-7/99-215)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江西省审定(审定号赣审稻2015029)。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18d,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大,熟期转色好;在2016年9―10月晚稻雨水多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抗倒伏、抗稻瘟病表现突出,是一个早熟、优质、高产、稳产型品种。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 根据审定公告,2013―2014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13年平均产量8 332.5kg/hm2,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4.31%;2014年平均产量8 202.9kg/hm2,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7.49%,差异达极显水平著。两年平均产量8 402.7kg/hm2,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5.90%。2015―2016年在上高县作晚稻大田种植,一般产量为8 250~

9 000kg/hm2,高的达9 750kg/hm2,表现出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得到了农户的普遍认可。

1.2 农艺性状 在上高县作双季晚稻稻抛秧栽培,2015年6月22―27日,7月13―22日抛栽,9月10―14日破口,10月26―30日成熟,全生育期115~119d。2015年6月23―28日播种,7月18―25日抛栽,9月12―16日破口,10月29日至11月3日成熟,全生育期116~120d。两年平均株高104.3cm,穗长22.2cm,有效穗数327.3万穗/hm2,穗粒数124.6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8g。枝繁叶茂,植株高大粗壮,群体量大。

1.3 米质 根据审定公告,该组合主要指标为出糙率78.8%,精米率67.9%,整精米率58.2%,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3.2,垩白粒率22%,垩白度1.8%,直链淀粉20.2%,胶稠度50mm。米质达国优3级。

1.4 抗性 根据审定公告,该组合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两年在上高县种植,叶瘟、穗颈瘟均未发生,田间表现抗性好。

2 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2.1 消好毒育好苗 种子消毒是病虫防治的第一关,搞好消毒工作,有效杀死种子所带的恶苗病、稻瘟病等病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秧好一半禾”,培育壮秧是田管的第一关,秧苗要叶青秆壮。

2.1.1 把好浸种关 先将种子于浸种前2~5d晒3~5h,然后用清水浸2~4h后选出空秕粒等杂质;再用25%咪酰胺乳油2 000倍液(一般1kg干种子用2mL咪酰胺)浸种消毒6~10h(当年海南种要适当延长12h左右),捞起放阴凉处催芽露白后下午播种。

2.1.2 把好育苗关 播种前10~15d犁耕耙好田,前2~3d秧田用45%复合肥225~320kg/hm2作底肥;1hm2大田备足大孔353孔软盘1 350~1 500个或中孔400孔

1 200~1 350个;用畦沟中的湖泥作营养土时,要待秧盘泥面沉实后再播种;晴天一般掌握下午播种为宜,晴天谨防烧芽;播后看天看时放跑马水,掌握在傍晚或清晨放水,水漫过畦面李随即放干水。

2.2 适时抛促早发 该品种属多穗型,要严格控制秧龄(秧龄一般20~22d),重施基肥,确保早生快发,搭好丰产苗架。

2.2.1 把好秧龄关 秧龄掌握在18~22d,在叶龄在4~5叶抛秧,因此播种一般掌握在6月20―28日,过早播种会秧龄长,秧盘营养土吸收消耗完,秧苗枯黄、老化,抛到大田后易早穗现象;过迟播种易导致破口期推后,造成破口齐穗安全期受寒露风的危害,影响产量。

2.2.2 把好密度关 抛秧须备足种子30kg/hm2,抛足

30万蔸/hm2,保证基本苗在75万~90万/hm2,实现有效穗300万~330万/hm2。全面推广点穴抛,遮泥水抛秧,提高抛栽质量和均匀度。

2.3 抓管理夺高产 农谚说“三分种七分管,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加强科学管理,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挖掘潜力夺高产。

2.3.1 把好施肥关 施足基肥,大田施45%复合肥525~675kg/hm2作基肥,结合翻耕时深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早施分蘖肥,一般在抛秧后5~7d,活蔸立苗时,结合化学除草,1hm2用尿素105~150kg、氯化钾150kg混匀撒施,促早生快发。“苗到了不等时,时到了不等苗”,苗足早晒田(一般有300万穗/hm2时),晒田要到位,但泥土不要现白。要看田、看苗、看天施好壮苞肥、穗肥。一般晒田复水后1hm2补施尿素45kg、钾肥60kg或45%复合肥100kg左右,促进禾苗稳健生长和大穗形成。该品种要严格控制氮肥,氮肥过量易造成叶叶宽叶披。“碧护”是含天然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薹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倡每季用3次,用1g浸种2.5kg种子,促使芽壮、芽势齐;在分蘖期用45g/hm2喷雾(结合防治病虫害时混合喷雾),有利发蔸、促进苞粗穗大;破口期用45g/hm2喷雾可提高结实率、保叶增加千粒重,实现高产。

2.3.2 把好管水关 抛秧时做到遮泥水抛栽,水浅或无水如晴天高温易晒死或造成返怀表地慢,水深不易立颗扎根;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薄水打苞抽穗提高结实率,齐穗后干干湿湿壮籽;在收割前7~10d断水,忌过早断水。分蘖末期至黄熟期忌深水浸泡,易造成纹枯病和稻飞虱重发生。

2.3.3 把好病虫防治关 病虫防治时间上要抓好三期“育秧抛栽期、分蘖孕穗期、破口齐穗期”,因该品种长势茂盛,病虫种类上要突出抓好“一虫一病”(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治。分蘖期重点防治二化螟、纹枯病,孕穗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破口齐穗期实施混合用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

2.3.4 把好收割关 当禾苗快进入黄熟期,根据田中干湿度,田干时要放跑马水,忌保水泥烂,防倒伏,也有利于机械收割;如收割前断水过早,易出现早衰,造成千粒重下降和禾苗早枯,影响产量。黄熟期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收割,确保粒粒归仓。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2015―2016 年度西农大新马桥点小麦新品种示范... 下一篇:皖南烟区特色烟叶施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