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傍“大”:北京的“共同体”实验

时间:2022-08-11 04:06:46

社区医院傍“大”:北京的“共同体”实验

在北京北大人民医院门诊楼三层一个房间内,五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紧盯电脑屏幕,并不时地敲打着键盘。

刘丽红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是这个房间的负责人。她介绍说,电脑连接着展览路、德胜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大人民医院一道,三者组成了一个名为 “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简称“共同体”)的试验。

准确地说,这是个科研项目,探索的是: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另一种模式。在这个课题即将完结之时,决策层也谋求在更大范围将它推广。

“小”傍“大”

一位患者介绍说,为了上午能在北大人民医院看上病,往往得早上五六点钟排队挂号,有一次看病总共动员五六个人,分别在医院的挂号处、医务室等不同地方排队。

这是中国看病难的一个佐证。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医疗发展相对滞后,致使大量患者流入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同时出现了“大教授看小病”、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

在一部分人看来,如果“共同体”的做法推广开来,患者 “下沉”到社区就医,这种状况或许会有所改观。

刘丽红介绍说,患者在上述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只要符合转诊条件,服务中心的医生就可以在网上预约北大人民医院的相关科室。而在另一端的北大人民医院的协管中心接到信息后,便会及时处理,安排就诊时间。

和平常不同的是,患者只需拿着预约单,来到人民医院一楼大厅接待处,便有护士全程陪同就医,无需漫长的排队等候。在患者来到前,电子病历实际上已经传到医生手上,在检查后,这些诊治情况和治疗方案又会及时传回社区服务中心。

此外,患者还可以在人民医院看病,到社区去拿药。由于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了药品 “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远远低于各大医院,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这又省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项名为“医疗服务共同体”的试验,源于2007年1月北京市科委的一个科研课题,它旨在整合现有医疗资源,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双向转诊,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9月25日,该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共同体”试验的直接推动者是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在接受采访时王杉表示,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目的是整合医疗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让不同的医疗机构回归其本位,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也就是说,大型三级医院主要承担疑难急重症的诊治和科研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常见病、慢性病治疗,坚持预防、医疗、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机制能提高社区首诊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可罗雀”的现状也会有所改变。

双向转诊新路径?

其实早在“共同体”成立之前,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有了 “结对子”、“手拉手”的关系。

从2007年4月1日起,北京市全面启动了全市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据了解,北大医院对口支援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大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由于有了这层特殊的关系,“共同体”筹备之初,曾打算只在人民医院和展览路社区服务机构间进行,但后来西城区政府认为,仅有一个中心,试验结果如何很难判断,于是增加了距离人民医院较近的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便有了目前的“1+2”模式。

分析人士认为,“共同体”和对口支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以双向转诊为主要内容。为此有人认为,“共同体”是对对口支援举措的完善、补充,也有人认为这是另一种不同的路径,是新探索。

在以前的合作中,由于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不同体制,前者自负盈亏,要通过收入来养活医院职工,因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后者收入和经费均由政府投入,在两种不同体制下进行双向转诊,往往存在不少问题。

一位长期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人士介绍说,对于从社区转诊的病人,这些大医院可能会有所选择,例如转来的100个病人,可能只有50个有科研价值或者住院能产生费用,这对医院是有好处的,而那剩下的50个人就没有这样的价值,医院可能就会不愿意接收这样的转诊。

同时按照对口支援方案,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当年不能晋升职称,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因而各大医院均会派出医生到社区“蹲点”,进行会诊等工作。

上述人士介绍说,社区真正需要的是常见病、慢性病方面的医生,但往往他们担负着繁重的科研教学、临床工作,或者有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一般不能按时并长期在岗,“只能是今天来半天,明天就不来,然后大后天又来半天。”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水平、能力了解甚少,甚至能开什么药都不了解,但是经过15天磨合期后,刚刚有所熟悉,“结果呢,他又到点了,要走了”。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双向转诊时存在“上转容易,下转难”的窘境。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张跃红告诉记者,从一年的运行来看,“共同体”是很有优势的,能真正起到双向转诊的作用。以前是能转上去,但是就得不到转下来的病历指导。现在实行网上转诊,把病历传到人民医院去,人民医院在诊断后能把病历传回中心,有利于社区医生对病人进一步观察,做到对个人健康全程管理。

据了解,张跃红所在的德胜社区服务中心病历转回率达100%,同时该中心还为12万常住人口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

多赢的结果

据了解,目前“共同体”已经覆盖23万居民,一年间,居民通过社区门诊预约北大人民医院医生200多次。不过,这在人民医院总门诊量中所占比重,可谓微乎其微。

分析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这是三级医院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人民医院对于转诊上来的病人实行免挂号费,同时病人可以在三级医院就医然后到社区买药,对于医院来说,又少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不过从长远来看,并非如此。

由于社区管辖人口较多,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圈住了一个社区服务机构就等于圈住了一大批人群。分析人士认为,“共同体”下的合作是多方共赢的。

刘丽红认为,“共同体”是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支撑下建立的,它依赖网络的通畅性,如果网速不稳定,它的运行就会受到限制。要推广“共同体”的做法,则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例如选择公网还是选择专线,如果是后者,通畅性能得到保障,但成本较高。

此外,由于该试验目前还是一个科研项目,运转所需的软硬件费用均来自课题经费,而一旦大面积推广,挂号费是不是免除?运转中产生的费用如何分担?目前专门为社区预留的医疗资源是否够用?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出现。

据了解,北京西城区已经有意推广这一经验,同时各社区服务中心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至于大医院愿不愿意做,“关键看医院领导感不感兴趣”。

北大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赵越告诉本报,医疗服务共同体最终将发展“×+×”模式,即多家大医院对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赵越看来,如果有政策推动,它的发展会更快些。(翁仕友)

(本组文章均摘自10月27日《经济观察报》,作者为该报记者,标题有改动)

上一篇:芜湖模式:医药真分得开? 下一篇:医改方案:没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