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半的女儿 “入洞房”

时间:2022-08-11 03:19:38

我的女儿4岁半,在幼儿园上中班。前不久,幼儿园举行了一场舞会,我女儿被安排当新娘,与另一名当新郎的小男孩挽着手,伴着婚礼进行曲步入礼堂。幼儿园的老师还特意为此拍照留念。女儿回来后,马上把照片拿给我看,兴奋得小脸通红。当时看了我也没怎么在意。谁知没过两天,女儿就拉着同一个小区的小男孩要结婚,要入洞房,还装模作样地要上床。我觉得孩子这么小,幼儿园不应该在他们还未具备分析判断能力时,搞这么成人化的活动,我担心女儿在新娘新郎游戏中慢慢堕落。可是当我把这些向幼儿园园长诉说时,站在旁边的女儿一点也不理会我的担忧,她一把夺过照片,笑嘻嘻地说:“扮新娘子真漂亮!”我的担心有道理吗?

青青妈

咨询师: 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孩子所谓的“新郎新娘”,只不过是一种游戏,是一种模仿行为,成人不必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对这类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大人不必过分忧虑。

在幼儿园里,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都向往成年人的世界,觉得很威风、很自由,因此每逢举行时装秀、化装舞会或角色扮演时,孩子们都特别投入。

知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婚姻的敏感期一般出现在4岁以后,有些在3岁多就进入婚姻敏感期最早的初始阶段。而你的孩子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初始表现,是对自己父母的喜欢。女孩会说,我要跟我爸爸结婚,男孩会说我要跟我妈妈结婚。

随着年龄的成长,儿童对婚姻的认识也会逐渐发展。比如:最早爱爸爸或者爱妈妈、爱老师的时候,他们不会觉得爸妈、老师跟他的年龄有太大的差距。但是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在小朋友中间选择婚姻的对象。这时候的选择会是一种一厢情愿:“我要让谁谁当我的王子!”如果人家不乐意,孩子就会哭。若老师问她:“你是不是很爱他,很喜欢他?”“是的!”“可是喜欢是两个人的事,老师认为你可以重新选择。”实际上当我们告诉孩子,他可以重新选择的时候,就等于帮助孩子选择了一条出路,这个状态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儿童立刻就发现:我是可以重新选择的。

这个时期过去后,儿童开始懂得会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去和自己爱慕的伙伴交往,比如:儿童会用吃的哄对方,拿玩的哄对方,帮助对方,发生事情的时候站在对方的一边替他辩护⋯⋯有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摘了一个茄子献给她,左边给不要,右边给不要,最后女孩不理他了。男孩很痛苦,老师就告诉他:“她不需要茄子,换一个女孩喜欢的东西,换一个她喜欢的。”

再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大约是5岁左右的孩子,会因为喜欢而痛苦,这实际在大人中间也经常发生。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左右的时候,他们会坦然接纳这个问题:你很不错,所以也有别人喜欢你,你既可以选择别人,也可以选择我,没有关系,你不选择我,不是因为我不好;你选择他人,也不是因为我不如他好,而是你们更合适。通常孩子发展到6岁的时候,就达到了这样一个生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事实上,婚姻的敏感期很大的成分上,标志着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能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儿童透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十年或者一生都没有办法解决。

孙瑞雪常常跟家长说:“家庭和婚姻是陪伴我们大半生的一个内容,为什么不让儿童在小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解决呢?解决这个时期的问题,将帮助儿童健全他的情感世界,健全他的家庭关系,健全他的婚姻关系。婚姻的敏感期,实际是儿童最早开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问题。由于很多妈妈在这个问题上不清晰,勒令孩子不许谈这个问题,也不许交往。这不仅仅破坏了儿童的婚姻敏感期,同时也过早地给孩子强行加进了一些比较暧昧的意识和不良的意识形态观念。

所以,婚姻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很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儿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上一篇:故事知道怎么办 下一篇:哪一个女孩不“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