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1 03:15:37

新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关键词】新理念;数学教学;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题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大胆竞争,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还要关注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材中已有的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入,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问题情景的创设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统计内容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看我们学生中每个月有几个同学要过生日,再进一步,找一找是否有同月同日过生日的学生,学生对这个问题都很有兴趣,然后我让学生自己找出统计的方法,有学生宣布统计结果。最后学生惊奇的发现,有好几位同学的生日是同月同日,他们都非常兴奋。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有关统计的知识。

三、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多动手,我们现在的教材都适当设置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如:观察、思考、实验,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和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能更好地“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我们在游戏中感知了“轴对称图形”,使空洞的教学变成了趣味教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体验也比较深刻。

四、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再创造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需要有创造性德想象力”。我们要多鼓励学生敢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教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心的教学知识。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五、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中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可节省大量时间。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坚持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上一篇:重症患儿高淀粉酶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新闻舆情对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影响途径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