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管理执法系统项目建设经验研究

时间:2022-08-11 01:59:34

无线电管理执法系统项目建设经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无线电应用日趋广泛,各类无线电台站数量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各种违法设台行为也不断增长,利用黑广播、伪基站、无线电考试作弊器等进行违法活动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些违法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无线电秩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无线电管理执法工作压力也日趋增大。无线电管理执法工作业务技术专业性强、涉及社会层面广、执法环境复杂、执法难度大。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专业的技术管理与严谨的行政管理的结合。在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常需要协调多个业务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对违法行为进行甄别,固定违法证据,根据现场情况依法处置,从而保证执法程序及执法行为规范、合法。早期建设的业务系统已难以满足执法业务的需求,采用信息化技术保障执法行为是无线电管理执法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天津市无线电管理实际情况,天津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与深圳科立讯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和实施了《无线电管理数字化执法系统》项目,有效地解决了无线电管理现场执法难题。本文对该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选型、建设过程管理以及建设效果进行总结。

1系统概述

相对于无线电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执法系统的建设存在起步晚、起点高、业务专的特点。执法系统涉及案件来源登记、立案审批、现场取证、多机构协同、技术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业务数据分析等功能,在现有业务系统中有部分功能模块涉及执法业务,而执法系统也需要关联相关业务系统资源。如:监测系统的日常监测发现不明信号信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通用公文流转功能可实现对立案审批流程的支持,而执法过程也需要关联台站数据、监测系统进行违法行为确认,并在必要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信号阻断。因而,执法系统的建设首先要分析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现状。如图1所示,无线电管理执法系统在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要,规划系统网络,定制开发软件系统,达到如下目标:①执法流程规范化:提供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执法流程、执法文书、执法证据管理功能。②集成业务数据支持:依据执法业务需求,提供法规库、台站库、监测库、型号库、执法记录、电子地图等信息,集成智能显示。③现场执法指挥:通过执法记录仪客观记录执法,远程实时监控现场情况。④辅助决策功能:对执法记录进行科学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2网络及功能规划

系统在原有网络的基础上,扩展网络应用,支持移动终端通过VPN从专网接入,见图2。从网络层面打通应用服务端、原有应用系统、移动应用端之间的通道。①服务端:部署执法系统服务,并根据业务系统需求,定制平台数据交换工具,与原有业务系统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交换。②内网应用:内网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服务。③移动执法终端:移动执法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数传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等设备,除打印机外,均可通过VPN网络连接应用服务器,在智能手机中定制无线电执法App,可实现业务数据检索、执法任务处理、执法文书打印等功能(见图3)。系统建设规划实现如下功能:立案审批:通过现有一体化平台,导入执法任务并进行任务分派,实现与现有业务系统的有机整合。移动执法:执法人员通过智能终端接收任务,在执法现场进行取证,记录执法过程,并根据现场情况,制作现场笔录、上传现场证据材料、下达文书。数据支撑:关联相关业务系统,如台站系统、监测系统,检索业务数据,实现多业务系统联动。指挥调度:领导可通过网络监控执法现场,及时下达指示意见。统计分析:多维度统计分析案件信息,为提升无线电执法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图3应用软件界面(Web应用登录窗口、移动应用主界面)

3系统建设管理

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执法系统建设涉及面广,包含设置4G专网、执法仪视频传输、原有业务系统集成、执法业务需求分析、移动应用功能规划等方面。天津市无委办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小组,通过项目建设的全程参与,深切体会到没有好的项目组织就没有好的项目建设,没有用户的参与就没有适用的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职责就是沟通、协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是管理协调:本系统是在单位现有信息化基础上进行建设。因此,首先须向开发方提供明确的信息化平台接口。在网络层面上,通过协调电信、信息中心等部门,为系统建设单位提供网络接入条件;在管理层面上,多次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根据执法业务信息化需求,制订和改进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流程接口,以促进执法效率的提升;在协议层面上,组织原有业务系统开发方进行交流,促使其开放、开发必要的系统功能接口,供执法系统调用,保障执法系统的信息集成。其二是需求交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小组对软件的功能需求进行细致管理,对网络规划、设备选型、软件功能设计、外部接口等每个细节都进行严格把关。无线电管理执法系统的建设在国内刚起步,在行业内没有太多的先例可供借鉴,项目管理小组参观学习了公安、税务、城管等部门类似系统,并结合无线电管理执法的特点,规划无线电管理执法系统,与开发方进行充分交流,最终定制开发出切合业务需要的应用系统。其三是进度管理:依据项目计划,明确项目进度关键节点,专人负责跟进项目进展,实时掌握项目瓶颈,及时组织项目协调,有力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4系统应用效果

该执法系统首次上线后,经过一年的试运行,与开发方项目团队进行多轮磨合改进,优化了执法操作过程,连通了现有不同业务系统,规范了执法业务程序,实现了对执法现场的远程指挥监控,有效地促进了现场执法效率的提升(见图4)。

5小结

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数字化执法系统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一年多的试运行,经过多轮磨合改进,目前已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系统提高了无线电管理执法效率,规范了执法行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加大了对无线电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为无线电管理执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给管理执法带来了新的课题。如:自由裁量的量化问题、与司法机关的联动问题等。下一步,将进一步理顺管理思路,基于现有执法系统的保留接口,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更深一步的扩展。

作者:李涛 杨文奎 单位:天津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上一篇:煤炭生产可视化调度分析 下一篇:无线电干扰对航空器的影响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