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与自尊

时间:2022-08-11 01:55:26

吃饭与自尊

日前,有老师推荐莫言的作品,叫做“自尊就是吃饱了撑的”。老师说,莫言就是厉害!

文中,莫言以草根身份讲述了几个或许是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围绕着一个“吃”字儿,从皇城脚下的赖皮狗都比背井离乡的外地人高贵到与人相处时常常经受的鄙视和羞辱,到最后得出结论,“自尊就是吃饱了撑的”--腹中空空的时候,尊严是绝对没有的。在被人家鄙视和羞辱的时候,自尊被抹去,心理被扭曲,人最后自认猪狗不如。

腹中空空,不好说,没经历过,尊严和人生的问题,却忍不住想要讲一讲。

莫言所描述的那个对人缺乏尊重的世界实实在在,面对这样的现实,不愧为文学大家的他,对施辱者的冷酷描画得呼之欲出,对受辱者的悲哀刻画得入木三分,对他的反应描述得更是真真切切,令人感同身受。这是一幅真实的社会特写,因其真实,更彰显尊严的缺失,无论是施辱者还是受辱者。受辱者的被动反应迎合了施辱者扭曲的尊严观,结果双方都成为不健康尊严观的牺牲品―这里没有赢家。受者因长期的受辱而自认猪狗不如,完全失去做人的天赋尊严;施者则因认识不到尊严的真正意义,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尊严,在鄙视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鄙视和侮辱。其实,从根本上来讲,尊严本是与生俱来,是造物主设计进人内心深处的天赋人权。其所谓权,不是羞辱他人的权柄,而是对生而为人的价值的认识、彰显和感恩,是对每个人作为人本身的尊重,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与人生的任何装饰无关。金钱、地位和权力都只是人生的装饰品,都不能改变一个人本来作为人的价值。

莫言作品中的那个草根“莫言”又何尝不愿意接受这样美好的尊严?他会说,“没有人给我啊!” 然而最深刻的问题就在这里,尊严本不是等着别人来给的,或者从别人那儿得到的,尊严是对他人所应持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基本人格,是主动给出不计回报的。因为造物主的特性之一就是给予,而按着他形象所造的人最高贵的本质原本也应当是给予,是奉献。任何对于回报的期待和计算都会让尊严荡然无存,因为从你计算着别人当怎样回报你的那一刻起,你所给予别人的尊重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奉献,而是交易了。只要是交易,就会有计算,就会与金钱、地位和权力这些人生的装饰品挂钩,就会开始有鄙视和羞辱,有受辱和怨恨,有心理的失衡。

所以,要在生活中彰显真正意义上的尊严,人必须先有强大的内心,能够看着别人的污秽仍然想到对方应有的尊严,如此方能超越污秽,真正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强大的内心是建立在对自己天赋尊严的确信和高贵身份的认定之上的。唯有当我们确信自己是造物主按着自己的形象设计创造有目的地来到这个世界而不是由动物演变漫无目的地在觅食中消磨每日的时光之时,我们的内心深处才会对自己的高贵身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像法国大革命时路易十六的王子面对各种诱惑所说的无畏名言,“...因为我生来是要做王的。”

拥有人生的尊严是每个人必学的功课,改变别人不在我们能力之内。但我们可以尽力去按照自己的本相认识和装备自己,用健康的价值观建造起强壮的自身,面对一个可能充满敌意的环境时,用尊严应对鄙视和羞辱,最终收获强健的人生。

上一篇:暗喻与革新 下一篇:论微信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