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常用文体及结构设计

时间:2022-08-11 01:50:52

申论写作常用文体及结构设计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的作答要求中,要求考生的作文必须达到“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诸如此类的“常识性提醒”,对于考生来说,早已是老生常谈,耳熟能详,亦自信能对之准确地理解、把握。然而,结果或许出乎意料,不少考生正是栽在这常识性的忽略上,考生并未清醒意识到,申论文章作为泛公文(或泛应用文)之一,有着特殊的规定性和程式性,其中,又以作文的结构设计表现得最为充分。可以说,什么样的结构设计,反映出考生对主题的把握、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如果结构残缺、凌乱,就可能造成层次不清,条理不明,给人以逻辑错乱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考生作文的评分档次,因此申论作文的结构设计不可不慎。

申论作文本质上是一篇既定的议论文,所以具备议论文的一般属性,其总体结构模式为“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若胶柱鼓瑟的以此为原则,将申论作文不加变通地设计成“三段式”,其结果大多只会是一篇相当糟糕的“八股文”。“三段论”只是一个总体的结构框架,考生必须结合公共权力运作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不同的主题和行文要求,对这一结构进行灵活的变化,敷衍铺陈,设计出更加详细精当的文章结构。

由于结构往往跟文体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从文体差异角度来讨论申论作文的结构设计。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和文章结构的差异,通常可以细分为三大类型:策论文、政论文和评论文。

一、策论文的结构设计

所谓策论文,指的是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提出对策措施的一种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是:首先是结合所给定资料,概括存在问题,探究深藏于表象背后的因果逻辑,指出问题的危害性及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随后是文章主体部分,重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或具体的实施策略。简言之,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策论文侧重于回答“怎么办”。

策论文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常见的文体,特别是在省、市一级公考中,策论文更具普适性,以此测查考生面对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具备相应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例如2010年××省考题“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市的考题“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为主题”、××市的考题“以‘中国应如何创造未来的人口红利’为话题”等都是典型的策论文考题;2010年的国考题“以‘海洋的保护与开发’为题”和2013年的国考题“以‘岁月失语,唯石能言’为题”、2014年××省的考题“以‘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为题”谈污染治理问题等,策论文都是最佳选择。

为进一步了解策论文的结构设计,不妨以2010年××省公考题为例:“农民能否持续增收,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请联系给定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从题干看,本题的重点落在“农民能否持续增收”上,因此如何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是文章的主体。同时,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意义亦不可不谈,因为这是推动农民增收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与之相应的,目前农民持续增收存在哪些障碍,则是制定农民增收政策的现实依据。至此,文章所涵盖的三大部分内容已经确定,其主次详略也已安排好,只要对之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理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形成一篇策论文了。试看下面一篇范文: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十三亿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对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然而,由于长期的基础薄弱、投入与管理环节不到位、农产品价格涨幅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民收入增长慢,农业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这种不利状况亟待改变。

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民增收与否,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走向。各级政府应该持续深入研究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以及解决的对策,并将之落到实处。其中,农民增收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该问题若是解决不好,国家的发展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真考虑:

一是加大投入。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经费的投入,完善水利、电力、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管理功能,应对自然灾害、人口增长,文化需要等带来的挑战。

二是加快政策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制定农民工就业、务工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吸引农民工回家乡建设,合理引导人才流动,为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保、医疗合作等农村养老服务机制,使农民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体系优越性在农村得到彰显。

三是加强培训、建立培训基础,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实用技能,如养殖技术,电脑操作等,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家致富。

四是加大土地利用率。政府合理引导农民对土地依赖的心理,鼓励其大胆盘活土地资源,在保证土地不抛荒的情况下,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收入。

五是要在保持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平衡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让农民收入来得更直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农业这条国民经济的脉搏有力地跳动起来,既符合农民的心愿,也符合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可以说,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只有将之切实解决了,才能有利于中国经济、科学高速、平稳、健康发展整体规划的实现。

本文通过第一段来简单介绍背景,同时引出话题;第二段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第三段阐发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指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为随后将要提出的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随后,文章进入主体部分,分别从资金、制度、培训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文末进行总结,并对主题进行适当提升,分寸感把握适度。不难看出,本文大体依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作者对之进行了较为灵活的变通,依据公共权力运行过程基本原理,将三段扩展到了十段。虽然是由简入繁,但因作者理清了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注意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语言通畅,在“结构完整”的同时也做到了“条理清楚”,且在主题的挖掘和提升方面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可算是一篇上佳的策论文。

二、政论文的结构设计

政论文指分析某一问题(事件)具有何种价值,或者解决某一问题具有何种意义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为:立足政治高度,从具体问题、事件的表象中探究其本质,追根溯源,剖析其前因后果,阐明其重要价值或意义,或强调解决某一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简言之,面对某一问题或事件,政论文的核心任务是回答“怎么样”,阐释某种价值理念的“正当性”,完成“政治游说”。从历年考题看,政论文也是常见文体,如2011年国考题“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2011年全国多省市联考题“以‘家底’为题”、2013年的国考题“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地市级)、2014年国考题“以‘米兰・昆德拉的慢生活’为话题”、2014年全国联考题“以‘价值输出’为话题”等都可以写成政论文。一般而言,相对策论文,政论文对考生的理论功底以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2010年上半年××省公考题为:请围绕“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根据给定资料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国民健康工作的推进并非与之同步,状况堪忧。特别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甚至以牺牲国民健康的方式换取经济增长,即所谓“带血的GDP”。据资料获悉的背景知识,再结合题干要求,可知本题的重点是要诠释国民健康对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及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以此唤醒国人的健康意识。试看范文:

健康是一笔宝贵财富

“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是国民的一大理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污染造成的生存环境恶化、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的巨大工作压力、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造成缺乏锻炼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国民健康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情况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将会对我国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国民健康状况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应将之视为一笔宝贵财富加以好好珍惜。

国民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的大问题。国家强盛归根结底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其中,人才无疑是最为基本的要素。而人才除了有专业技能之外,还需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作为基本保障。因此,国家对国民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不仅是民生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是高屋建瓴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此外,国民健康状况与否还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只有树立健康的国民形象,才能成为真正强盛的国家。

国民健康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大问题。单纯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能带来社会和谐,只有重视民生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视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国民健康的方式换取经济增长,形成“带血的GDP”,给当地民众健康带来损害,引起民众不满,甚至引起,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大环境的和谐。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不可不重视国民健康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协调。

国民健康是关系人民幸福的大问题。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民幸福。幸福无疑需要身心健康作为基本保障,否则幸福就无从谈起。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国民亚健康、缺乏锻炼等状况依然比较严重,甚至由此“因病致贫”现象也屡见不鲜,从而直接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因此,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必须重视国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促进国民健康,既需要政府扶持引导,也需要个人重视和参与。只有实行多管齐下,综合管理,才能推动国民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

总之,国民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是一笔宝贵财富,应引起政府包括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只有增强国民健康,才能实现国家未来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范文首段引出话题,同时简单指出目前国民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随后,在主体部分重点分析、论证了国民健康之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意义;接着从政府角度简单讨论增进国民健康的大致思路;结尾点题,并进一步提升、强调本题立意。文章总体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逻辑严密,有一定理论深度,可算一篇不错的政论文。

三、评论文的结构设计

评论文是侧重于对某一观点或问题发表评论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其结构设计的大致思路为:通常情况下,先简介既有的某种思路或问题,然后将之作为“靶位”,发表评论和意见,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时还会针对某些思路附带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因此,相对前两种文体,评论文主要侧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要点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思考、分析问题,并且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式来评析“靶位”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文章结构特别强调上下文之间的逻辑连接,讲究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从历年考题看,相对而言,评论文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其中2005年国考题“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2006年××省考题“以‘效率与公平’为话题”、2009年××省考题“以‘产品免检制度存废’为话题”可为代表。试以2006年××省公考题范文为例:

鱼与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

――从公平与效率问题想到的

我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趋严峻,比如城乡、区域差距,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日益暴露在社会大众面前。特别是随着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更使得公平与效率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一对矛盾体――讲求公平就无效率可言,讲效率就得牺牲公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不公平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实践证明,牺牲公平不仅不能产生理想的效率,反而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这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其实,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它们既有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但同时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保障,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没有公平就难有效率,即便出现了一时的“高效率”,那也是短暂的、靠不住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应该且能够得到最佳结合。以牺牲公平换来“高效率”,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很难长久维持。我们应该着力经营怎样把效率与公平结合得更好,而不是纠缠于两者之间如何取舍。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要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既保障效率又保证公平的最优结合点,从而使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保证公平,而保证公平又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其次,改革税制,加大税收调节的力度;再次,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及民主政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表达机制。

古人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公平与效率可以兼得,其关键就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公平与效率兼得的良性循环机制,来推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本文采自网络,作者佚名,笔者对原文作了修改)

作者首段先介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以此引出效率和公平的话题;紧接着,引出当前人们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既有观念,将之树为“靶位”;随后,对“靶位”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并且亮出己方观点――效率和公平可以和谐统一;其后进一步论证如何解决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几条措施;末段以名言起句来收束全文。总体而言,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论证有理有据,一气呵成,是一篇典型的优秀评论文。

上述可见,在申论作文中,立意角度不同,文体选择不同,作为形式部分的结构设计自然不同。结构设计的总体要求是“丰满无缺”、“言之有序”,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若在实际写作中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的原则和模式,合理安排好观点和资料之间的衔接,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那么就算迈出了征服申论作文的重要一步。

(摘自《应用写作》)

上一篇:关于构建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崔永元:“我其实一点都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