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基础下的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11 01:12:16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基础下的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在水质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可以让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地表水的监测工作的优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这一技术的概念入手,这一技术的研究进展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水质监测;环境工程;研究状态

【前言】:紫外-可见光谱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我国水资源检测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而对促进作用。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对传统的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技术测量周期长、测量过程复杂和所需化学材料相对较多的问题进行了解决,也在环境工程领域的饮用水工程、地表水工程和工业用水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下的水质监测技术的概述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基础下的水质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借助化学计量分析法和连续光谱检测技术进行水质监测的检测技术[1]。在水质监测工作中,这一技术主要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一是生活污水的监测工作,而是工厂废水的监测工作,三是饮用水的水源监测工作。在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这一技术可以对系统的精度和反应速度等问题进行控制。连续光谱检测技术也可以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分辨率进行有效控制。TOC参数、COD参数、TURB参数和NO3-N参数是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水质监测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参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具体的监测方法来看,水质分析方法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连续光谱分析法;而是多波长分析法;三是双波长分析法;四是单波长分析法。

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下的水质监测研究现状及影响

(一)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下的水质监测研究现状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下的水质检测技术是以集成电路光谱扫描为硬件基础的一种扫描技术。从国外的研究进展来看,基于这一技术的水质污染预警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设计应用过程中,这种预警技术在将水质紫外-可见光谱看作是系统中的具体输入变量以后,可以通过对光谱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的方式,进行水质污染预警。这种技术也可以让计算机在常见污染事件的仿真分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学者在对这一问题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构建了投入式紫外光谱法数字化监测系统和连续光谱税制分析样机。前者对COD和NO3-N等水质参数进行有效的测量和存储分析。后者可以利用模型快速算法对水中的COD参数值进行监测。重庆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的基于紫外连续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微系统可以借助微型光谱完成水质参数的在线测量工作。

(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下的水质监测研究的影响

紫外-可见光谱基础下的水质检测技术让水质监测的技术含量得到了有效提升[2]。在线监测机制和原位检测机制的构建,对水质检测技术的科学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操作仪器得到更新以后,水质监测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监测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这一技术的发展,对环境工程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与饮用水领域、地表水领域和工业领域有关的工程可以被看作是环境工程的重要M成部分。在这一水质监测机制的影响下,饮用水的质量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对水的污染率进行有效降低以后,这一机制在地表水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对环境生态的平衡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在工业用水领域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可以让工业领域和矿业领域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

三、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基础下的水质检测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一)向操作简便、重复性能好的方向发展

操作简便性是这一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3]。从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来看,在未来阶段,技术人员可以借助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方法来完成一些复杂的工序。因而监测人员可以用最少的事件来开展监测工作。还需要对检测工作的错误率进行有效降低。在水质监测的操作时间得到有效降低以后,水质监测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检测机制的重复性能的强化,可以在对监测经费进行有效降低的基础上,对监测工作的整体利用率进行提升。

(二)向测量精度更高、检测速度更快的方向发展

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测量精度要求的提升,是这一技术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用水对精度要求的差异性,在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监测速度的提升,成为了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水质监测技术的技能性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水质监测速度的提升,可以让水质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向低消耗、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低消耗也成为了检测仪器所要具备的特性[4]。在让监测设备消耗最少的能源的基础上,监测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也开始得到了学者的关注。可以说,在未来一段时期,在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监测人员不会在监测过程中投入过多的水,不会在监测过程中投入过量的元素。低消耗方式在水质监测设备中的应用,可以让水质监测的监测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低消耗的检测体系的构建,也可以让水质监测设备的维护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

结论:水质监测是对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的重要方式。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是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基础下的水质监测技术的主要特点。这一技术的研究工作可以让水质监测机制得到优化,也可以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操作简单化、低消耗低成本化是这一技术在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魏康林,温志渝,武新,张中卫,曾甜玲.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04:1074-1077.

[2]刘宝宝.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建材,2016,01:297-298+300.

[3]曹倩.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2014,02:152.

[4]许霖霖,罗永道.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化学会.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化学会:,2014:2.

作者信息

姓名:彭增峰(1982.08.31);性别:男,籍贯:浙江省温州市,学历:本科,毕业于丽水学院;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水质检测;

上一篇: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