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建筑业转型的突破口

时间:2022-08-10 10:26:19

装配式建筑:建筑业转型的突破口

在9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要按照供给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会议决定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会议明确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要适应市场需求,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推进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品种和规格,引导企业研发适用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装配式建材应用比例,促进建造方式现代化。

第二,要健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在供地方案中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要求。用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装配式建筑服务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其中,第三个要求格外引人注意,会议决定,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并鼓励各地方结合实际出台相关的政策。这说明中央政府切实希望装配式建筑要在全国各地全面发展,而不单单只是作为发展方向的指导。

今年十一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7日印发执行(〔2016〕71号)。

9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介绍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关情况,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必要性、优越性、主要任务、实施步骤、需要注意和研究解决的问题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介绍说:去年12月份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若干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今年3月份的两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

为了贯彻这些要求,从今年年初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集中力量,深入调研,广泛了解情况,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印发执行。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国家最高领导层对装配式建筑的倡导,以及高规格政策的出台,预示着以装配式建筑为突破口的中国建筑业供给侧改革将拉开帷幕,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要开始加速。这项改革的推进将为我们建筑钢结构行业和以门窗幕墙为主导的建筑部品构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在9月3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相对于现在仍然在施工当中占主流的现浇建筑来说,基本上是把建筑材料运到工地之后,对模板进行现浇。现在改变了这种方式,就是把一部分原来通过现浇成型的构配件,比如梁、柱、板,拿到工厂去生产,生产之后再运到工地来组装,把它的节点做好,然后采用一部分的现场浇筑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我们把这个叫做装配式建筑。衡量装配式建筑的水平,还有个装配率的问题,到底有多少构件拿到工厂组装了,现场的湿作业量减少了多少,都代表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总体上讲,它是建造方式的一种改革,更是在我们这个行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的建筑产品,基本上是以现浇为主,形式单一,可供选择的方式不多,一定会影响产品的建造速度、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二战以后,欧洲一些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他们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景是基于三个条件:第一,工业化的基础比较好。第二,二战以后劳动力短缺。第三,二战以后需要建造大量房屋。而这三个条件,也正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客观因素。所以,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从国际上看已经成熟了。而我们近几年来虽然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是从总体上讲,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和规模还不尽如人意,这也正是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我们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一个基本考虑。

发展装配式建筑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它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现在现场浇筑生产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量比较大。第二,它减少了污染。建筑工地的污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扬尘,一部分是噪音。每年到了学生高考的时候,基本上各个城市的建设管理部门都限制夜间施工,担心噪音影响孩子复习,影响孩子考试期间的休息。可以看出来,传统的建造方式有很多不适合于现代城市生活需要的地方。第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第四,它对提高工程质量有很积极的作用。

再进一步说,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更尽如人意的融合。另外,它也能够催生一些新的产业,使经济发展产生一些新的动能。特别是发展钢结构,对于化解当前过剩的钢产能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发展装配式建筑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主要是因为很多构件的生产在工厂做,是完全按照工厂的管理体制、按照工厂建立起来的标准体系来选择生产构件的原料,对构件出厂前的质量检验进行把关。所以,对构件生产这一部分质量,增加了一些把关的环节,总体上说,对建筑的质量安全是有很好的保障作用的。现场施工这一部分,因为已经建立相应的适合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还要开发一系列相应的机具和工具,所以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从整体上会高于现浇。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在发达国家已是行业标准。瑞典80%的住宅采用“通用部件”;法国住宅基本采用通用构配件制品和设备;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轻钢结构的工业化住宅约占工业化住宅的80%左右;美国住宅建筑市场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几乎达到100%。

装配式建筑在性价比方面颇具优势:从单方造价来讲,不同的结构体系,比如说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的造价是不一样的。总的来看,如果是在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它比现在的现浇混凝土这种常规的体系略贵一些。但就已有的一部分示范工程看,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造价持平。也有一部分示范工程,造价比现浇混凝土还低。随着技术的成熟、产业化的形成,特别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成本肯定要比现在低的。比如有些国家的装配式住宅成本,大大低于传统建造方式,成本优势明显。

从施工周期上讲,一些企业提供了一些数据,有些项目可以缩短工期1/3,另外因为企业、工程项目、所在地客观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总体上材料、水泥、水、木材消耗等方面都能够明显节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庆向表示:“工厂化的装配式建造方式,是弥补现阶段建筑业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通过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不但缩短了建造周期,而且减少了对手工劳动和劳动技能的依赖,这是中国建筑行业施工工艺的一大进步。”

而在谈及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时,房地产问题研究专家韩世同认为,这将对中国建造业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中国建筑业体量非常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帮助中国建筑业在节能、效率以及环保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

“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表示。

装配式建筑在各地的实践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逐步热了起来,全国各地出台很多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特别是最近这两年中建和中铁这些大的央企强势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还有万科这样的大型房企在各地积极实践,使这两年装配式建筑成为房地产和建筑业的热点。装配式建筑从技术层面看,这几年已经很成熟,尤其是2014年相关国家规范在全国推出,使这项工作有了基础,北京、上海和深圳、辽宁都出台了自己的标准。只是过去把这项工作称为住宅产业化,现在改了名字,住宅产业化基地也改成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住建部也在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试点城市。

北京发展装配式建筑,实际上是以2010年发的125号文《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为起点的。2014年北京市政府315号文,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建设;2015年,北京市要求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实施全装修交房,开了全国的先河。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面积奖励政策,到2015年底累计的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奖励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通州的马驹桥项目,地上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全部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北京市还开展了钢结构的试点,在内装工业化方面也做了很多试点,在农村低层建筑中,包括北新房屋也有技术试点。

北京在十二五期间编制八本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地方标准,同时也起草《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北京在十三五期间,将响应国家的号召,从民用建筑到保障性住房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鼓励采用装配式装修。在新立项的政府投资新建建筑中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其中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建筑。

北京市推行装配式建筑主要的工作措施:一是加大项目落实力度。以土地供应为抓手,在规划审批和土地供应项目立项,施工图审查和施工许可,工程验收,竣工备案环节强化监督和指导,确保装配式项目的落实。二是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部品生产监督管理,工程分包管理,质量安全监管,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制度。三是强化生产的配套能力。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部品生产基地。四是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学校、医院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五是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立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六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开展互联网+建筑行动,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各方面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六是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教育和培训。

上海市在2014年就制定了《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意见》),并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上海意见》提出了上海市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目标:“其住宅单体预制装配率(墙体、梁柱、楼板、楼梯、阳台等住宅结构中预制构件所占的比重)应不低于 15%(其中外环线以内区域的项目应不低于25%),住宅外墙采用预制墙体或叠合墙体的面积应不低于50%,并宜采用预制夹芯保温墙体。本市装配式商业、办公建筑为混凝土结构的,其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应不低于装配式住宅预制装配率,建筑外墙、梁柱、楼板等混凝土主要构件宜采用预制方式。”“2013年下半年,各区(县)政府应在本区域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建筑面积不少于20%的装配式住宅,2014年应不少于25%,2015年应不少于30%。”同时《上海意见》还指出:“凡符合本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有关规定的装配式建筑,可申请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

对比传统建筑方式,用机械化方式建设房子,究竟有哪些好处?近几年装配式在中国各地的实践,正在给出答案。

数据显示,工业化方式不仅可以使工期缩短50%以上,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还可减少90%以上的外墙渗漏事件。因此,杭州市建委直接把这种新型建筑工业化称为:是“改革”更是“革命”。

“更快、更安全、更健康、质量更好、成本更可控。”浙江省杭州市三墩北地块经济适用房工程项目负责人用这五个“更”做出总结。

“传统建筑常出现的渗漏、空鼓、开裂等质量顽疾,装配式建筑都可以避免。而预制构件生产过程,节水节能达20%左右,减少了建筑垃圾、扬尘、污水、噪音,将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的破坏降到了最低。”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

同样实现“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的,还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的“名流世家”在建小区。据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吴俊雄介绍,该装配式项目已取得二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抹灰、浇筑等湿作业大大减少。

钢筋混凝土建筑可以变身“拼插住宅”,整栋房子可以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近几年,装配式建筑正在全国各地加快兴起。

据悉,湖北省武汉市从去年开始试点推广装配式建筑,计划到明年完成新开工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比例不低于20%。

而在辽宁省,位于沈阳市铁西区赞工街10号的工人新村三期项目已竣工。这个保障房项目使用了上海宝钢钢结构技术,这在东北地区还是首次。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城市工作会议则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和建设水平。

而在江苏,也有诸多实践。“该地块要求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为100%,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今年6月中旬,南京市国土部门2016年第05号土地出让公告,出让的10幅地块有6幅标注这一特殊出让条件。“装配式建筑”首次强制写进土地出让合同,并于7月8日面向房企拍卖。

装配式建筑此前在南京已有试水,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是“首吃螃蟹者”。随后,南京万科又在其部分商品房项目中采用这一新型造房方式,预制率分别达65%、15%。今年,新城地产在其仙林湖项目香悦澜山的建造中,也尝试采用预制装配式手法。

自今年以来,各地方也先后出台了很多推进装配式发展的政策,如:浙江省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目前已完成《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的立法工作,并于2016年5月1日正式实施;南京在土地出让时强制要求采用“装配式建筑”;河北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支持,对购买建筑产业化项目或全装修住房且属于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的家庭,按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给予支持;上海市研究出台了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奖励、补贴政策,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重庆市则要求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将全面应用“钢结构”。

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普及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指出: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有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些在建造技术和示范工程的经验,但进展还是比较缓慢,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的比例也不高。目前行业上有一个粗略的统计,大概在5%左右。从市场占有率来说,装配式建筑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应该说和国外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不高的原因,业内分析人士是这样认为的:

“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规模效应、带动效应尚未形成,建设成本高,钢结构、全装修、整体厨卫等建筑部品和配套产品应用相对滞后。”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居理宏认为。

“现在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二是税负。”亚泰集团沈阳现代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勇分析道。由于应用规模相对较小,企业产能不能充分释放,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们每立方米价格在3600元,比房地产开发商使用传统的现场浇筑方法高10%左右。在现场施工,企业只有一个建安税大概3%左右,而在车间当作工业半成品来生产,我们必须缴纳17%的增值税,这就造成了重复收税。以1000万元的货计算,我们要多交八九十万元的税。”

这或许意味着,要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需要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对市场进行有效培育。

一些参与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深圳丝科环境科技集团董事长刘韬认为,政府应当扮演制定标准的角色,并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可以通过调整税收等方式,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扩大优质供给。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周天勇则提醒说,装配式建筑的推动,需考虑观念、流程以及规模等各方面的因素。他认为,首先,建筑队伍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和熟悉程度有待提高;其次,发展装配式建筑定位的消费层需要明确;第三,地方政府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时,从顶层设计到监管落实,都需要根据本地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尽管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尚处起步阶段,但分析人士很看好这一新兴事物的未来。

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专业学位学院院长牛占文看来,使“房子部件”在流水线上流动起来,形成“搭积木式”建造房子的过程,是精益管理模式与建筑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住建部总工陈宜明认为,发展装配式建筑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要培育市场需求。现在的工程量很大,但是业主或者开发单位自己愿意主动采用装配式建筑这种方式来建造的意愿还不是很强烈,因此需要培育市场的需求。

二是要保障市场的供给。用装配式方式来建造,从行业内部的生产、构配件的供应,能不能满足需要,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一方面要培养需求,一方面要保障供给。

三是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掌握相关技能。这既是推动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所以,从市场供需、企业能力、施工人员操作技能上,目前还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陈总说: 目前,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社会上投入使用和在建的一些工程,已经有一部分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建造,这些建筑分布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分布在其他一些区域,我觉得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建造的项目也有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在我们调研的过程当中,装配式建筑由于生产过程的变化和调整,比如说原来都是在一个现场工地进行施工,现在分出来了,有一部分到工厂施工,有些直接成本是增加了,但调研发现,如果企业管理规范,有一支自己的建筑工人队伍,掌握了良好的技能,由此产生的一些成本,完全可以在企业内部消化。当然,它承接的工程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加上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有一支比较过硬的工人队伍,完全能够在企业内部化解生产过程变更带来的影响。

苏蕴山司长强调: 《意见》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也体现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但是在发展上应该有所侧重,要根据产业基础、技术条件来决定。从推进工作角度来说,也不能一刀切、一哄而上。提出这样三个地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基础,包括它的现实条件。从规模上看,三大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加在一起,建筑业总产值占一半左右。三大城市群都在东部地区,现实条件比较好,如果能够先行起步,全面推进,带动宣传装配式建筑发展,作用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其他鼓励推进地区,完成的十年达到30%的目标,从总量上是能够实现的。

据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岩介绍,现代建筑产业不仅是装配房子,还包括市政基础设施标准化、产业化工程施工等,不仅涵盖钢材、陶瓷等建材领域,还包括集成式墙体(幕墙)、电梯制造、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也将带来相关行业的巨大变革。

试想如果完成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那么装配式建筑将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建造方式,随之其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其优势也将更加凸显,相信在装配式建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公众对于它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多,最后成为市场的首要选择。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1671-3362(2016)11-0020-04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海外版:《装配式建筑驶入“快车道”》

2.国新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相关政策解读

上一篇: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 下一篇: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