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培养

时间:2022-08-10 08:40:51

古诗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培养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才有新发现。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能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经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想象到万有引力这一科学重大发现都是因为有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

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由此可见,想象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挖掘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通过教育等手段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流传千古的诗句,凭借的同样是诗人天才浪漫的想象力。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更全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诗教学可谓举足轻重。那么,如何通过古诗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在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引导学生感悟古典诗歌意境美,唤醒学生想象力。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诗的形象,从诗歌的形象直接性去寻找间接性,从诗歌形象的有限性去寻求其无限性。也就是说,学生要能超越语言的限制,走进联想与想象的世界,把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在脑海里变成一个动态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品味古典诗歌语言美,激发学生想象力。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歌的语言,尤其是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炼含蓄,富于想像。因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驱遣想像,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动力的情思、美妙的旨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山居秋暝》可谓古诗语言美的典范之作。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古诗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一心理过程的强大作用,还原再现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与熏陶。

三、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结构美,刺激学生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解读古典诗歌结构章法,就是寻找和把握作者思路的过程。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结构美,能够有效刺激学生想象力。

解读古诗结构章法,通常可从情景关系、标题与正文、起首与收尾、诗眼与全篇、层次架构等等角度入手。但无论如何,结构是服务于内容的。从作者来说,结构的变化一定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从读者来说,研究一首古诗的结构变化,可以更好地探索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匠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首《钱塘湖春行》写得清新有致,给人充满想象的空间。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一个“乱”字形容春早花未遍地开,一个 “浅”字形容春草未及丰茂。“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

四、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歌节奏美,丰富学生想象力。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由于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分不开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朗诵,才能使诗歌从文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的艺术形象,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所以要以朗诵作为鉴赏手段,通过朗诵扫清语音、语义的障碍,品味语言的肌质,感受意境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让朗读贯穿审美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审美的层面进入诗歌,感受诗歌。

古人吟咏诗句,总是带着感情边读边思,读到兴奋之时,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荡,可见一首好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要学生反复诵读,带着感情读,读出韵味,领悟旨意。从而在体会古诗节奏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

上一篇:俄语教学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