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还要不要

时间:2022-08-10 06:27:13

“棍棒”教育还要不要

“前几天,楼上的一户人家打儿子好狠,我们在楼下都听到了。小孩一边哭一边说‘知错了’,不过他老爸还是推他到阳台‘思过’,不让进客厅。”这是某家长论坛里的一则《这家长打孩子好狠!!!》的帖子,一贴出来就引起网友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大家说法不一:

支持:小孩被娇惯不打不成才

网友“简单点”:其实,民间一直有“不打不成才”之类的说法,“子不教,父之过。”养而不教,生来做什么?我们以前还不是一样被打大的……

网友“幽谷蔷薇”我家女儿,天天苦口婆心叫她爱护文具都不管用。后来我气不过就会打骂她,边打边说,说完让她反省,没过多久她就改了好多的坏习惯。看来,还是“棍棒”教育才管用。

反对:体罚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网友“清新一片”我认为体罚只起到身体痛疼的警示作用,可是要改变和引导孩子头脑里的想法,还得顺着她的想法,让她知道错在哪里。

网友“得瑟妞儿” 家长要爱与严、奖与罚掌握有度,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引导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一味的体罚和一味的溺爱都是不可取的,对孩子要讲道理,体罚、关怀缺一不可。

专家建议:对孩子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味体罚

(张万英: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副教授)

打不打孩子,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孩子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自尊心强、性格内敛、较好面子,这样就不太适合用打的方式;有的孩子特别皮,屡教不改,可以适当用“打”来强化教育,“抑其过者,抚其弱者”。

目前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让一些家长深感疲惫,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会把怒火发泄到处于调皮、不懂事阶段的孩子身上,轻则打屁股,重则扇耳光,甚至把孩子捆绑起来打,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可能会给小孩留下心理阴影,甚至出现长期压抑,导致“变态”举动。所以,在体罚孩子之前,家长们也要自我反省,孩子犯错,是不是自己也有原因?在平时的预防教育上有没有出现误区?除了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自己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其实,我也接触到不少因为家长随意体罚而造成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最明显的是自残,遇到外界刺激时,问题小孩会情不自禁咬自己的皮肤、扯头发、狂叫、割手、上窜下跳,而一旦出现这个情况,想把小孩心中的“阴影”抹掉就很难了,有的会影响一生。因此,我不赞同用体罚来教育孩子。

如果迫不得已用体罚,那也要讲究“度”和技巧。孩子被打,肯定有负面情绪,因此被打后的心理安抚很重要。如适当体罚后,让他知道你是对他的行为生气,而不是对他本人感到生气。另外,在平时的预防教育中,要跟孩子有约在先,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态度要坚决,不要心软。孩子改正错误后,要及时表扬。

责编陈金华

上一篇:换保姆,别伤了孩子的感情 下一篇:教育孩子,要学习动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