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维护与维修经验

时间:2022-08-10 06:23:03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维护与维修经验

【摘 要】本文总结了多年对发射机维修的经验,从日常的检修维护及对元器件的检查到对整体发射机的维修,详细描述了出现的实际故障。

【关键词】全固态;PDM;场效应管;调制;脉宽

全固态中波发射机分为PDM发射机和DX系列中波数字调制发射机。这些作为新一代全固态发射机,以其运行费用低、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地中波转播台。在技术上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合成技术,高度的集成化,在信号处理中采用了集成数字运放器和高效率的场效应管桥式功放电路,代表了当今广播发射设备发展的新潮。

如何做好全固态发射机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成了我们的一个新课题。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除了采用以前大家熟知的常用检修方法外,根据全固态机的特点,结合平时维护维修经验,还要采用新的检修方法。

1.针对全固态机的弱点部位进行重点检修

1.1在检修过程中定期对通风和防尘设备做清洁工作。

1.2对天线发射场地、天调网络、传输电缆、天馈线、绝缘子、特别是避雷设施进行重点检修。

1.3清洁工作除了机内外清洁外,主要是各功放单元的散热及风机,因灰尘太多产生隔热作用影响功放板散热,应采用先刷后吹的方法;再者由于积尘造成元器件与周围线路之间漏电,会导致故障,这一类故障比较难查,应高度重视。再者因积尘极易造成因电路中细小铜箔走线氧化漏电而引起故障,这种故障难查找,给维护维修带来了不便。因此,在每次维护机器时,对各个部位,应采用先刷后吹的方法,务必把积尘清除干净,特别是走线密集的电路板。

1.4在检查被清洁部件的同时看有无接触不好,过热、变色,电容器、变压器有无泄漏液现象,检查接触是否良好,高压器件有无打火过热现象。检查电源变压器和电感线圈及合成变压器是否有过热现象。

2.元器件的维护

2.1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要清除周围的灰尘,以防积累的灰尘可能形成漏电通道,特别是电路中细小密集的铜箔。检查所有晶体管是否连接良好,有无腐蚀,紧固管子绝缘垫片的安装螺钉是否过紧引起短路。

2.2电容检查。电容连线端子是否松动或生锈,电容器有无变形膨胀漏液。

2.3电阻检查。其有无过热、褪色、变色、断裂、脱落现象。

2.4保险管管帽和架是否有烧焦和腐蚀迹象。

2.5开关。是否失灵,动作是否正确,触点有无凹点、生锈或磨损。

2.6印刷电路板。检查有无裂痕和断裂, 铜箔有无断开、腐蚀、氧化漏电和炭化现象。

2.7使用专门的维护工具。由于全固态发射机运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与以前的电子管发射机有显著的不同,为此必须准备诸如无感锥、排刷、小烙铁和恒温烙铁、吸锡器等等。

2.8在安装插拔式模块时要慢推,防止快推撞坏插座。在焊接场效应管和集成块时一定要根据不同功率机器部件选用恰当的烙铁。尽可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焊接工作,并做好防静电准备,以免静电击穿管子。焊接场效应管和多脚平齐排列的元件,要把烙铁头改成宽边的头,能同时一次焊下场效应管的三个脚。烙铁电源最好用带隔离变压器的电源,以防静电感应。

3.故障检修与排除

3.1在日常工作中能否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排除各种故障,是衡量技术人员水平的标准,查找故障能按正确的程序和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可能走弯路,甚至使故障扩大,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还必须有对机器原理的熟悉,及熟练的业务技能,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处理故障的程序应该通过感官掌握现象,然后分析判断故障在何处,查找故障点,最后排除故障。当发射机出现故障时,可根据各表头和各指示灯的情况,大体断定故障可能出现的部位,然后着手进行处理检查,根据故障现象对主要元件进行阻值测量;对可疑元件进行直接更换也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好方法。特别极易因电路中细小铜箔走线氧化漏电而引起故障部位的准确断定,可为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

DX―DAM数字机和PDM全固态发射机的末级功放场效应管桥式电路,它的通病是怕雷击.当雷击出现后,应该考虑,激励过大或过小使各放大器相位不一致时也会烧管子。

在检查功放各场效应管是否损坏之前,可先观察栅极G上串联的4.7Ω电阻是否烧坏,4.7Ω电阻前的背对背串接的稳压管是否烧坏。如果4.7欧姆电阻烧坏,则这只场效应管已经损坏;如果要带电检查测量某功放/调制板小盒,将小盒括在第一个位上,再拆去机器左边侧板。

3.2常见场效应管简易检测法

怎样断定管脚:

用一般指针万用表打到R×1K档测量各脚之间的电阻.当测到某两脚之间阻值呈二极管正反向特性时,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的便是源极S,红表笔接的便是漏极D,最后一脚便是栅极G.一般源极与漏极之间的正向电阻,阻值大约在10KΩ至50KΩ左右,但因管子类型不同略有不同。

怎样检测好坏:

3.2.1将万用表打到R×10K档,用红表笔接触源极S,用黑表笔接漏极D,阻值应为无穷大,呈现开路状态。这时抬起黑表笑触一下栅极G,再用其测漏极D时,你可以发现场效应管已经导通,阻值一下变小了.此时,抬起红表笔;触一下栅极G,再用其触源极S,你可以发现场效应管电阻大了,阻值一下子又变为无穷大了。

3.2.2将万用表打到R×10K档,用黑表笔按住漏极D,用红表笔按住源极S,阻值应该为无穷大,呈阻断状态。此时,短接一下漏极或用手指同时触一下这两脚,管子一下子便导通了,阻值变很小。再短接一下源栅两极或用手指同时触一下这两脚管子一下子,便又阻断了,阻值一下子又变为无穷大,如果与以上情况相符,此管即为好管。

3.3对运算放大器的测量

如KA339运放块可利用外加电压法大体断定其好坏。方法是:断开运放块的驱动信号,给KA399电源供电角接上12V电源。用一只合适电阻,一头接12V电源一头分别触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测输出端电压有变化,如果有变化,说明该运放正常。

4.故障处理实例

PDM 10KW全固态广播发射机

4.1开机老是烧毁第3路、第4路功放板,原因是功率合成变压器第2个磁环破裂使磁路形不成回路造成电流过大,而烧坏功放板,换磁环后开机正常。

4.2开机播出指示报警中放无输出指示,中间放大器封锁,经查继电器KJ2副接点没接好,该副接点是给中间放大器加控制开通、封锁信号用的,副接点接触不好造成中间放大器封锁,不能工作,处理后正常。

4.3 PDM全固态机380V指示灯报警,红灯亮,不能播出。原因是外电不稳,影响到三相取样点电压变化,上下限取样值变小,调整取样值为8.6V,机器运行正常。

4.4 PDM全固态机开机播出指示报警无法播出,经查馈线,天调网络无短路现象,最后检查是功率合成变压器一次、二次绕阻烧坏短路造成。

4.5 PDM全固态机。开机有一路功放板老烧调制管,怀疑是阻尼管开路,但测阻尼管两端阻值有正反向特性正常。最后测阻尼管负极对地电阻无穷大,阻尼管负极应该接地,其点对地开焊造成,处理后机器正常。

4.6 PDM发射机:调制推动没有脉宽输出

可能原因: 1.功率设置为0

2.没有正15V和负15V

检查PDM发生器DS1和DS2为低压时这两个指示灯亮。在CR16的负极应可量得+≯15V电压,在CR19的正极可量得-15V,可能是电源故障。最后测得无功率输出原因是调制推动调节脉宽电位器R147有二头线断了,使脉宽调节电路不起作用,从而无功率输出。

4.7 调制/功放放大器有一路调制无输出

调制输出灯不亮,主要电源灯亮。

分析: 调制封锁原因。从该故障现象分析是元件热稳定性不好。主要查该电路中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电阻。即温度越高电阻越低,在该电路中的应用原理是当某种原因使调制/功放板过热,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降低,使调制输出封锁从而保护了功放板。在正常温度下,出现调制封锁现象,原因是这个热敏电阻温控参数发生变化,阻值比正常时低了,在这个热敏电阻上串联一个50KΩ至60KΩ的电阻即可解决。

4.8 DX系列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

雷雨天打雷机器突然自动关机,再开机时开不了机器。

经查功放板有三个烧坏场效应管,全部击穿,换新管后开机有一块板老烧管子,最后仔细检查发现该板槽雷击后电路板碳化了,形成漏电电阻,在雷击电路中集成电路与晶体管是最容易损坏的,还会连带烧坏一些保险电阻。但像该机这样导致铜箔漏电情况却极其罕见。

由于始终认为是电路元件有问题才导致检修中走了不少弯路。(这因为铜箔又长又细,且两条铜箔之间间隔很少)在5mm内,没有铜箔的地方也有150KΩ以上大小不等的漏电电阻,而其它部位没有此现象。估计是雷击时瞬间高电压大电流冲击的结果,使电路板碳化了。用美工刀将一条铜箔划开,并撕掉,再用导线连接好,再开机,故障排除。

4.9 DX数字调制广播发射机

机器开不起来,当开机时,回到待机状态。

经查CPU+5V供电电压为4.3V,CPU+5V供电端正常开机与待机时均保持5V电压。当该电压低于4.5V时复位电路会立即关断输入电源,回到待机状态。查CPU+15V供电电压为4.3V使机器回到待机状态,而开不了机器的。

以上都是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拙见,希望能为各同行的维护与维修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简介:田娟,2004年到转播台从事值班员工作,一直在第一线值班、维护发射机,积累了丰富的维护经验。

上一篇:华为SSP与欣方SCP平台对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 下一篇:Cr12钢模具的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