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必然的事故,只有疏忽的预防

时间:2022-08-10 05:18:37

没有必然的事故,只有疏忽的预防

【摘 要】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容小觑,机械故障发生部位多,较隐蔽,从概率上讲几乎具有确定性,因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严格落实各项检查制度。

【关键词】机械故障;交通事故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都会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还有l 000个事故隐患。对隐患、苗头、征兆的忽略,是导致意想不到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由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

一、机械故障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两例

事故一:2012年11月21日15时20分许,某部驻训的部队编队回撤途中,驾驶员李某所驾车辆追尾前车,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带车干部和副驾驶员受轻伤。后据带车干部反映,该车行驶中发现制动时有时无,停车检查未发现原因,抱着侥幸心理,凑合上路。打算到营区后再送到修理所检修,未想到车没到营区,恶通事故就发生了。经拆检有关零部件发现:导致这次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车制动系中与真空增压泵相接的1根真空管上有一长约20 mm、最宽处约1.5 mm的裂缝。在该真空管上有一层较厚的灰尘覆盖,抹去灰尘即可看见此裂缝。

事故二:2012年8月8日上午,某部边防团一台依维柯巡逻车计划到县城进行保养,行至距县城约6.1公里处山段转弯时滑入山谷,司机杨某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检查发现该车横拉杆左球销和球销座都磨损严重,尤其是该球销磨损严重超限,已不成形,导致车辆在转弯时,球销滑出,方向失控而滑入山谷。

二、原因分析

从上述两起交通事故中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由机械故障引发的,这些机械故障的发生过程都是缓慢的,不是突发性的,而事故的发生却是突发性的。“事故一”是日常维护中的工作未做好,甚至疏忽未做,特别是在故障出现时有时无的先兆时,也未能认真检查,及时送修,而是心存侥幸,凑合上路,忽视了行车必须安全的教训,诱发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事故二”则是车辆在维修中未坚持原则,球销的磨损严重超标,磨损到能滑出的情况,非一日所致,车辆在平时的保养时就应予以更换,在车辆维修中若能坚持原则而不消极等待,把握旧件能不能用的界限,而不是凑合,这次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此外这两起事故在人的因素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忧患”意识不强。侥幸心理是发生车辆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事故一中驾驶员对事故隐患的存在,心里很清楚,但认为问题较小,不必大惊小怪,侥幸心理难以克服。有些驾驶员自恃技术较好而防范意识不强。二是消极被动预防,主动性不够。这在两起事故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如事故一中真空管上有一层较厚的灰尘覆盖,可以看出平时对车辆缺乏最基本的养护,如果回场后能擦洗车辆,隐患是很容易发现的,事故二中球销的磨损严重超标,这也是在平时的维护保养中能轻易发现的,可见驾驶员对维护保养得轻视有多么严重,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有多么的疏忽。

三、预防对策

1.坚持车辆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

保证车况良好。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行驶的基础。除了要建立完善的车辆出场安全检查制度和基于检测的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彻底检查转向系和制动系,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车辆带病上路行驶。

车辆必须按照使用年限和车公里数落实维护与保养规定,汽车部(分)队应按规定组织实施车场日,定期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排除故障和消除事故隐患。执行任务的车辆必须保证技术性能良好,经车场值班员或分队领导检查后方可出场,进、出场和途中应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每年部队必须组织对车辆进行年度审验,核查车辆数质量情况及时提出车辆送修和处理意见。

2.严密细致管理,狠抓制度落实

从这两起事故案例分析,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的影子。因此切实加大从严治军的力度,也是预防车辆事故的有力抓手。一是各级领导要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和魄力。法规的权威性是通过领导从严治军的决心来实现的。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任其发展就会积重难返。事故的发生,还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二是要从严治“行”。事实上,一些车辆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管理行为不落实、不到位所致。三是要在解决薄弱环上下功夫。经验告诉我们,发生事故常常是由于工作缺乏严密性而造成的。预防车辆事故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薄弱环节上,把严字贯穿到各项工作始终,构成全方位的管理网络。

综上所述,机械故障引发的恶通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先兆的,因此,除了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密切注意交通状况外,还应集中精力,用自己的感官搜获车辆运行中故障发生的先兆信息,一经发现,立即采取相应有力措施,切不可有侥幸心理,凑合上路,以免铸成大错。

上一篇: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及教育中的功能 下一篇:探讨高职院校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