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互成文,互文见文――课本古诗文中的“互文”句解析

时间:2022-08-10 04:05:35

参互成文,互文见文――课本古诗文中的“互文”句解析

古诗文中哪一种修辞手法用得最多呢?很明显,就是“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叫互言、互辞、互体、相对为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人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可以这样说,如果你不懂得或不注意互文的手法,翻译古诗文句时就很有可能出错,或翻译得不准确。如有人曾经这样翻译“主人下马客在船”:送行的主人刚刚跨下马背客人就已经在船上准备离去了。很显然,这种翻译是违背生活现象和事理逻辑的,哪有送行的主人不和客人同步而滞后那么多的呢,岂不失礼?正确的翻译是:主人客人一同下马一同上船。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只有懂得了这一点,才能准确翻译。

使用互文手法的古诗文句,简直是俯拾即是,有时在同一篇课文中都大量存在。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就非常多: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日星隐耀,山岳潜行。(日月星辰的光辉消失了,山岳也隐藏在阴霾之中)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上边雕刻有唐代和现代名人的诗和赋)

在古诗文中,互文的形式一般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短语互文。如:

①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①“泉香而酒冽”是“泉香冽,酒香冽”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泉水和酒都很清香”。②“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可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

二、单句互文。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解析】①实际上就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②是“烟笼寒水和沙,月笼寒水和沙”的紧缩式,可译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三、双句互文。如:

①千里冰封,7YY_雪飘。(《沁园春・雪》

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解析】①是“干万里冰封,干万里雪飘”的浓缩形式。②在东西南北骚扰呼叫。

四、多句互文。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解析】①“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②句是“(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表现了兰芝的多才多艺和知书达礼。并非一年学会一种。

五、隔句互文。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解析】分号前的“先汉”与分号后的“后汉”为互文。可译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西汉)和后汉(东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先汉和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强化训】

指出下列句子的互文之处,并翻译。

1 前者呼,后者应。(欧阳修《醉翁亭记》)

2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3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4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埘。(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8 民殷国富(陈寿《隆中对》)

9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

10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 朋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3 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木兰诗》)

14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5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6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6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17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18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19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20 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2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22 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

23 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杜甫《春望》)

2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

25 朝辉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26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27 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28 烟斜雾横(杜牧《阿房宫赋》)

29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30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孔雀东南飞》)

31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32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峡》)

33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34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阿房宫赋》)

35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36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7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38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39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1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陌上桑》)

【参考答案】

1 “呼”与“应”互文。可译为:前后的人彼此呼应。

2 “扫”与“开”互文。应理解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3 “奇”与“异”互文。可译为:奇异的山水,为天下独一无二。

4 “歌”与“休”互文。可译为:背东西的和赶路的都在路旁树下休息、唱歌。

5 “不得控”与“冷难着”互文。可译为: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

6 “伐”与“诛”互文。可译为: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

7 “败军之际”与“危难之间”互文。可译为:在军事失利、形势危急的时候,(我)接受了先帝的任命。

8 “殷”与“富”互文。可译为:国家和人民都兴旺富裕。

9 “通”与“达”互文。可译为:一直通达豫州南部和汉水南岸。

10 “发”与“举”互文。可译为:舜从田野中,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发迹、被起用。

11 “明月”与“清风”互文。可译为: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呜叫。

12 “百战”与“十年”互文。可译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干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13 “扑朔”与“迷离”互文。可译为:雄免雌免脚扑朔眼迷离。

14 “理云鬓”与“帖花黄”互文。可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帖在脸上。

15 “悦”与“空”互文。可译为:湖光山色使乌儿欢娱,使人心除去杂念。

16 “见”与“闻”互文。可译为: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

16 “自”与“空”互文。可译为: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

17 “弥”与“愈”互文。可译为:送得越多越急,侵略得就越多越急。

18 “十旬休假”和“干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19 “举”与“胜”互文。可译为:杀人如恐不能杀完,刑人如恐不能用尽刑法。

20 “数”与“理”互文。可译为:胜败存亡的理数,当与秦较量,还不知道谁败谁胜呢。

21 “鸿儒”与“白丁”互文。可译为:谈笑和来往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22 “分”与“归”互文。可译为:男女都应有职业,及时婚配,即都应成家立业。

23 “溅泪”与“惊心”互文。可译为:由于战乱,感慨时政和离别亲人,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乌惊心。

24 “诗”与“赋”互文。可译为:在上边雕刻有唐代和现在名人的诗和赋。

25 “辉”与“阴”互文。可译为: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干变万化。

26 “东”与“西”互文。可译为“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27 “通”与“贯”互文。可译为:通晓五经六艺。

28 “斜”与“横”为互文,意即“烟雾斜横”,也就是“烟雾弥漫”之意。

29 “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为互文,全句可译为:(秦)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30 “朝”与“晚”成互文,意为一天之中就做成了绣夹裙和单罗衫。

31 “殚”与“竭”互文,可译为:“地里的出产缴光了,家里的收入用完了”。

32 “寒”与“肃”互文。可译为:每到雨后初晴,晨霜茫茫,山林和山涧清寒而寂静。

33 “用”与“以”互文。可译为:忠贤者都得不到重用。

34 “收藏”“经营”“精英”互文。这句是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是六国君主所经营、收藏、积累起来的精英。

35 “东西”与“左右”互文。可译为:在坟墓的东西左右(周围)都栽种了松柏和梧桐树。

36 “覆盖”与“交通”互文。可译为:这些树枝枝叶叶互相覆盖,互相交错连接。

37 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38 “荫”与“罗”互文。这句是说陶渊明的田居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桃树李树和枝繁叶茂的榆树柳树,而并非堂前只有桃树李树,后檐只有榆树柳树。

39 “发”与“泪”互文。这句是说将军征夫都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或愁白了头发或哀伤流泪。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40 “十五”“二十”“三十”“四十”互文。可译为:(我丈夫)十五到四十岁期间当过府小吏、朝大夫、侍中郎、直至太守那样大的官。

上一篇:像骆驼那样生存 下一篇:罗塞夫的“劫富济贫”.向洋葱认错的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