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学”语文

时间:2022-08-10 02:16:43

让学生“乐学”语文

摘 要: “乐学”语文,就是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用愉悦的心情融入语文课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乐学”语文,就要让语文课堂融入陶冶性情的审美,让语文课堂贯穿灵活多变的方法。

关键词: 乐学 审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

《论语》中曾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难看出,在孔子眼中,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论语》中师徒间无拘无束的问答,弟子们充满个性的观点表述,师徒共同游学郊外的情景,都让人感受到那种充满乐趣的学习。“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欢乐是人的天性,学生时代是需要欢乐的时代”。学习语文也需要快乐,“乐学”语文,就是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用愉悦的心情融入语文课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一、要让学生“乐学”语文,就要让语文课堂融入陶冶性情的审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穿插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

1.在研读教材中发现“美”。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入教案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体验,分享这种美。这样就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比如苏教版三年级《西湖》一文通过文字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如果让学生张开艺术的翅膀,运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去表现,那么它就不再是一篇美文,而是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一曲悦耳的轻音乐,甚至是一位清新脱俗的仙女。通过图画、音乐等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融入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在情景中体会“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这些文章充满令人深思的意境。但是小学生的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导致他们无法直接体会文章蕴含的感彩和精神内涵。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中,让学生能体会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的特征,与文本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深刻体会到文本的感彩和精神内涵。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课《草原的早晨》一文,对于本地区的一年级学生而言,许多没有去过草原,所以无法直接入境。于是,我在课前给孩子们播放了音乐――腾格尔的《草原》,悠扬、高亢的歌曲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我一边出示草原的图片,一边说:“小朋友们,瞧,这就是,美丽的大草原!草原的风光真是无限美好,草原上的人们也十分朴实勤劳,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这神奇的大草原。”然后我让学生一边看着图片一边跟着配乐朗读。读完课文,学生对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上牧民们的勤劳淳朴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下一课时精读课文作了好的铺垫。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二、要让学生“乐学”语文,就要让语文课堂贯穿灵活多变的方法。

想要让学生“乐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掌握课堂教学艺术。语文老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合理诱导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机智地应对学生出现的突发事情,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只有激发每个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融入课堂,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乐趣。我在语文课堂上经常采用以下方法:

1.情绪感染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是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师、生、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正如一位罗马诗人所说:“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人的心,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首先已被打动。”教师要琢磨如何以动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传达作者的情思,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情感,从而创设师、生、文本之间和谐的情境,为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做好铺垫。只有当教学触及学生的情感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习的兴趣时才能使情感力量转化为推动学生认知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学生,使师、生、文本之间不断发生情感共鸣,才能使课堂开展得有声有色,才能赋予语文课堂以灵魂,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吸引学生的魔力。

2.快乐教育法。快乐教育有各种教学方法,只要教师心里有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快乐起来。例如:要教学生词语“橹板”,老师就把一个鸭子的脚掌模型呈现在课堂上,在橹板旁画简笔画,效果远比读“橹板”十遍要好得多,当这个学生平日常见常吃的鸭掌在课堂上一亮相,足以让他们雀跃一会儿,快乐好一阵子,学起“橹板”更加起劲。游戏教学法富于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玩中学,乐中学,我觉得十分有效。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课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快乐教育”中新授课的巩固、反馈环节也很受欢迎。在课堂中,我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想要自我表现,获取成功的心理特点,在课上运用比赛形式:比赛读、比赛背等,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总之,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情感共鸣强化语文的教学效果,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情激趣,方法有效,使得学生更加“乐学”语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得语文课堂充满欢乐。只有让语文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过教师适时的引情激趣、正确的方法引导内化为学生的立场、思想、审美等,才能让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有所熏陶,有所感染,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才会让学生越来越“乐学”语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也谈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有“备”方能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