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中的“人性公式”与尊严

时间:2022-08-10 10:57:58

康德哲学中的“人性公式”与尊严

[摘要]历史上很多学者将康德的“人性公式”直接奉为尊严原理,主张“人性公式”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康德自己也说,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尊严。由此,拥有人性就是享有尊严的前提和根据。事实上,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由。作为道德法则的“人性公式”,其实质就是要求尊重人的理性能力,尊重人的自由,而这正构成了尊重人之尊严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康德 人性公式 尊严 理性能力 自由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4-0064-06

在康德的哲学中,“人性公式”作为道德法则的质料公式历来备受学者们的重视。有人甚至将其直接视为尊严原理,主张尊重人的尊严就在于将人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与此同时,有些学者则认为康德的“人性公式”过于狭隘因此也导致了其尊严思想的局限。由此可见,对“人性公式”的把握是理解康德尊严思想的关键。本文试图在分析“人性公式”内涵的基础上揭示尊严与“人性公式”的内在联系,为回答如何尊重人的问题提供一些启示。同时,本文還将对学者们就“人性公式”所进行的批判做出相应的回应,以期抛砖引玉。

一、人性公式:尊严原理

“人性公式”之所以能被称为尊严原理,意味着“人性公式”所内含的义务正是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和体现。也就是说,尊重人的尊严就要求将自己和他人的人性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这里有两个核心问题:首先,“人性公式”中的“人性”是什么?其次,如何才算得上将人性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该部分将通过对“人性公式”的解读来说明: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由能力,人格性或道德性是人性最完善的表达;将人性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就是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其实质就是要尊重人性,尊重自由。

(一)“人性公式”中的人性

康德将“人性公式”表述为:“你要如此行动,即无论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還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你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当做目的,绝不仅仅当做手段来使用。”有些学者将康德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尊重人,这一概括虽然没有违背康德的本意,却也没有将其核心思想揭示出来。准确地说,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性”。在康德哲学中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那么,这里所说的人性具体指什么?它与人格性、自律、自由以及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关系如何?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

Alien W.Wood在解读人性公式时认为,“人性公式”中所提到的“人格中的人性”就是指康德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以下简称《宗教》)中提到的人性的禀赋。同时,他還强调,作为人性公式之根据的目的自身也只能是这种广义上的人性,而非人格性。简言之,在Wood看来,“人性公式”中的人性只能从广义上来理解,而不能从狭义的人格性来理解。在此,我将批判性地借鉴Wood的观点。我认为,人格性是人性的最终完善,是人性的理念,一般意义上的人性概念就已经暗含了人格性的禀赋。因此,“人性公式”中的人性是以人格性为核心的广义上的人性,其实质就是人的自由能力,而非《宗教》中所指的第二层次上的人性。

首先,我们来看《宗教》中的人性和人格性的区分。康德在《宗教》中提到人的本性中三种向善的原初禀赋。一是动物性的禀赋,包括三个方面的本能:保存自己本身、借助本性繁衍自己的族类和与他人共同生活,即社会本能。这一禀赋可以归在自爱的总名目下。二是人性的禀赋,包括理性的所有能力:设定目的的理性能力;比较、权衡的能力;将各种目的组织成一个整体的能力;运用手段达到目的的能力等。如,为了实现幸福,我们设定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同时我们也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出发,为了实现整体的幸福而将这些目的按照次序来排列,让低级目的服从高级目的。三是人格性的禀赋:为自身设定道德目的的能力,其实质也就是自律的能力。康德在《宗教》中提到的这三种禀赋是有层次性的,人格性禀赋是最高层次的,人性禀赋是较低层次的,动物性禀赋则是最低层次的。这里提到的第二个层次的人性并不包含人格性。康德在注释中也说道:“不能把人格性的禀赋看做是已包含在前一种禀赋的概念之中,而是必须把它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禀赋。因为从一个存在者具有理性这一点,根本不能推论说,理性包含着这样一种能力。”概言之,在《宗教》中人性和人格性分属两个层次,人性不包含人格性的成分,前者是指一般的设定目的的能力,后者是指设定道德目的的能力。在此,我们主张这里的人性并非“人性公式”中的人性。

其次,我们来看“人性公式”中的人性与人格性的关系。康德说,理性的本性——设定目的的能力使他凸显为目的自身。理性的本性作为设定目的的能力就是指人性,它包括五个方面。(1)按照原则或准则去行动的能力或倾向,也就是意志的能力。(2)在与道德法则不冲突的前提下按照明智的原则,也就是假言命令去行动的能力或倾向。(3)设定任何目的,包括道德目的的能力,即一般实践理性的能力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能力。就后者而言,人性也就是自立法的能力或倾向。(4)不是出于恐惧或爱好,而是仅仅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而服从定言命令的能力或倾向,也就是自守法的能力或倾向。(5)既然理性的本性包括理论的和实践的理性,因此,人性也就包含理解世界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简言之,理性的本性、人性是一种广义上的设定目的的能力或倾向。

人性所具有的设定目的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而人格性作为设定道德目的的能力则是人性尊严的崇高所在。康德说:“虽然就他服从道德法则而言实在谈不上崇高,然而就他同时是上面这个法则的立法者,并仅仅因此才服从法则而言,的确是崇高的……人性的尊严就在于这种普遍立法的能力,虽然以自己同时服从这一立法为条件。”实质上,人性和人格性作为设定目的的能力都是理性能力的表现,前者作为一般设定目的的能力就是指一般实践理性的能力,后者作为设定道德目的的能力就是指纯粹实践理性的能力。既然一般设定目的的能力已经暗含了设定道德目的的可能,换句话说,一般的自由选择能力已经暗含了选择道德目的的可能,那么人性也就暗含了人格性的可能。人格性是人性的核心。人性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人性中的人格性则凸显了人的尊严和崇高。倘若我们从人性中抽掉其人格性的部分,则人充其量只不过是比其他动物更懂得如何计算利益、满足欲望等略高一级的动物,在此,我们看不出人的任何崇高和神圣。因此,“人性公式”中的人性必然以人格性为核心。人格性是人性的内核,人性之所以为人性就在于其核心“人格性”,如果人格性丧失,那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性。

综上所述,将“人性公式”视为尊严原理,将人性视为尊严的根据是正确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人性是以人格性为核心的人性。人性是不可丧失的,它被赋予了每个理性存在者,最愚蠢和最邪恶的人也不例外。尽管康德有时候也会说,有些行动相当于毁灭或放弃了自己的人性,但他還是反复强调我们有责任在实践上承认包括罪犯和恶棍等在内的任何人的人性的尊严。

(二)“人性公式”的具体要求

如前所述,“人性公式”的内容已经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人的尊严——在任何时候都将自己和他人的人性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尽管如此,这一命令還是显得非常抽象,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如何行动才算得上是对人之尊严的尊重。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这一命令的内涵。对此,我们将从两个问题出发进行讨论。首先,为什么要将人性视为目的?其次,如何才能做到将人性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或者说,将人性视为目的意味着什么?

1.为什么要将人性视为目的?

这一问题的实质是要探讨人性与目的的关系。首先,我们从目的的必要性出发来分析。康德说:“人及其(也许還包括所有尘世存在者的)实践理性能力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之一,就是无论采取什么行动,都要探寻行动所产生的结果,以便在这一结果中发现某种对自己来说可以当做目的、并且也能证明意图的纯粹性的东西。在实施中,目的是最后的东西,但在观念和意图中,它却是最先的东西。”人类的所有行动都必然有一个目的,这是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的局限性。神圣的存在者出于本性就必然会按照纯粹实践理性的规定行动,对于他们来说,履行义务就够了,不需要关注任何目的。而人则总是难免在行动时探寻该行动的目的,关注其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由此,目的就成了先于行动的东西。

目的在规定行动时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行动欲追求的积极目的,另一方面它起着消极的限制性作用,即行动不能与之相悖。在康德看来,人性作为目的所起的正是这种消极的限制性作用。人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感性偏好的影响,而感性偏好总是难免会通过一个经验的目的将人诱导到义务的反面。所以立法的理性要阻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只能再次通过一个目的,一个与经验目的相反的道德目的,且这个目的必须不依赖于任何偏好,先天地被赋予。在康德看来,这个目的就是人性,它是人应该具有的客观必然的目的。从人作为本体存在者的角度来看,既然内在于心中的纯粹实践理性是一种设定道德目的的能力,那么它就必定会设定这样一个客观必然的目的。然而,从人作为现象存在者的角度来看,人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即便认识到也难免会受限于感性偏好的影响而未能在行动中切实地将其实践出来,所以将人性视为目的对于人来说就表现为义务或应该。这就是人为什么要尊重人性,为什么要将人性视为目的的理由。简言之,拥有这样的目的是纯粹实践理性的要求。

其次,我们从目的与价值之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康德将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要促成的目的,一种是自在的、自足的目的,即目的自身。前者是主观的目的,是理性存在者根据感性偏好随意设定的,其价值也随着理性主体欲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具有相对的价值;后者则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价值的客观目的,它构成了道德法则的根据。“人性公式”中的目的就是指目的自身。在康德看来,能够充当目的自身的无外乎就是人性,因为人性、理性的本性——设定目的的能力已经将自身凸显为目的自身。人性所具有的绝对价值是其他一切主观目的之价值的源泉。我们将某物设定为目的就意味着将其视为善的、有价值的。也就是说,目的善是由人来规定的,人或人性是价值的赋予者,具有绝对价值。尊重人性也就意味着要将人性视为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视为目的自身。

2.“将人性视为目的”的内涵

人性公式包含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层次。首先,不要把人性仅仅作为手段,这是“人性公式”的消极要求;其次,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性同时当作目的,这是“人性公式”的积极要求。正如自由的消极含义和积极含义的关系,“人性公式”的消极要求已经暗示了积极的要求,而积极的要求则必然内含消极的要求。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题中应有之义,后者是前者的归宿。当我们将每个人的人性都视为目的时就必然意味着我们没有将其仅仅视为手段。因此,“将人性视为目的”是“人性公式”的核心要求,其实质就是尊重人性。

“将人性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是我们在使用一切手段时的最高限制条件,是每个人行动自由的最高限制性条件。人性在此被表现为客观目的,因为它不是人们自行就在实际上当作目的的对象,而是应该被作为目的的对象,“将人性视为目的”对我们来说是一项义务。换句话说,无论我们为自身设立什么样的主观目的,都不能与这一客观目的相冲突,它是所有主观目的的最高限制性条件。将自己和他人人格中的人性视为目的就要求我们要尊重人性,尊重理性的本性,也就是尊重自己和他人设定目的的能力。从消极意义上来说,你要保存自己和他人的这一能力;从积极意义上来说,你要发展自己并帮助他人发展他的这种能力。无论是消极地保存人性,還是积极地发展人性,都是将人性视为目的、尊重人性、尊重尊严的表现,履行这些义务就是在维护和捍卫人的尊严。

人性作为设定目的的能力,具有绝对的、无与伦比的价值。具体来讲,尊重人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能损害自己和他人的理性能力。如使用药物或脑白质切断术使罪犯变得永远温顺,这虽然能够有效地制止罪犯的暴行,但却是以伤害罪犯的理性能力为代价的,因此被视为对罪犯尊严的侵害。第二,尊重人性還意味着不能伤害任何人的身体,因为身体是理性、自由能力的载体。因此,保存生命是维护尊严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毁灭生命都将有损尊严。如康德反对自杀并不单单是因为自杀毁灭了生命,更重要的是因为自杀者是为了逃避生活的困苦,而将生命(人性的载体)仅仅作为享受舒适生活的手段,一旦舒适的生活不复存在,他就毁灭自己的生命。在康德看来,这种行为同样也贬低了人性的价值,损害了人的尊严。第三,既然理性能力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那么人就应该发展和完善自己和他人的这种能力。因此,尊重人性就应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性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人发展和完善其理性能力。第四,人应该尽可能地将这种能力发挥出来,这就要求人在实践中运用包括明智在内的理性能力。第五,当我们试图影响或说服他人时,应该诉诸他人的理性能力,让他人通过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去判断和取舍,而不是诉诸非理性的手段。第六,允许任何人自由地设定和追求其目的,前提是他的这种自由没有侵犯他人同样的自由。这也是康德在“法权论”中坚持的正义原则。第七,尊重人性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在情感和态度中表现出对他人的敬重,让他人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事实上,上述尊重人性的具体表现包含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各项义务中,这些义务都是从“人性公式”中派生出来的,履行这些义务就是将人性视为目的的要求,就是在尊重人的尊严。下面,我将通过回应批评者们对康德所进行的批评来进一步展示“人性公式”的丰富内涵。

二、批评与回应

康德的“人性公式”既为支持者们大加颂扬,也被批评者们百般指责。有些学者认为,“人性公式”过于狭隘,因此不能够充当尊严原理。如甘绍平先生在《作为一项权利的尊严》一文中将康德的尊严思想归纳为“自我目的一尊严说”。他认为,这一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禁止将人工具化,任何一种使人工具化的行为毫无疑问都是对人的尊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评价道:“康德‘自我目的一尊严说’的最大问题,是将使人工具化与侵害其尊严简单地画上了等号。因为并非任何一种使人工具化的行为都是损害其尊严的。”笔者认为,作者对康德的这一指责是有失公正的。事实上,康德并没有反对将人工具化的行为,他强调的是在将人工具化的同时還应该将其视为目的。

“人性公式”要求“你要如此行动,即无论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還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你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当做目的,绝不仅仅当做手段来使用”。批评者们在解读这一公式时往往忽视了“绝不仅仅”这一层含义。仔细推敲,我们就可以从这一公式中推论出如下三层含义:首先,人性可以被当做手段来使用。康德说:“人对自己的义务就是做一个对世界有用的成员,因为这也属于其自己人格中的人性的价值。”人性的实质就是理性能力,人运用理性能力去实现维持生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人性无疑被工具化了,康德并没有否定这一点。相反,他认为这种工具化也属于人性的价值。对别人有用,可以被他人作为手段来使用,同样也说明了我们存在的一种价值,尽管这還只是较低层次上的价值。其次,人性不能被仅仅视为手段,这是一条限制性原则,是对“将人性工具化”的限制,而非否定。例如在雇佣关系中,雇主雇用工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此,工人显然是雇主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那么,雇主的行为是否就因此损害了工人的人性,是否就侵犯了工人的尊严呢?显然不是,事实上,康德也并没有否定雇佣关系的合理性,因为雇主在利用工人劳动力的同时也付给工人相应的工资。工资一方面是对工人劳动的认可,是对其“有用性”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使工人能够摆脱贫困,维持生存,这是维护人之尊严的基本要求。因此,“将使人工具化与侵害其尊严简单地画上了等号”的批评是有失公正的。再次,“人性公式”還包含一项积极的要求,即“将人性视为目的”,这是尊重人性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其实质就是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理性能力,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这一能力。

另外,赵汀阳先生在《论可能生活》中也对康德的“人性公式”大加批判,他说:“例如‘人是目的’原则,康德本人的论述并不很充分,但按照这条原则的逻辑容量可以看出主要是要求普遍必然地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人权。这种原则只是纯粹逻辑上的好,在生活中却甚是无用或有害……尊严不是一个抽象的逻辑概念,它与一个人的自我感觉有关,确实有个人自视很高,他觉得只有当领导才有尊严,于是在找工作时总是打听缺不缺经理,可是各个单位都不缺领导只缺人才,结果那个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假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把任何一个人当作手段,那么很可能什么事情(不管好事坏事)也不要做了。因为人类生活中纯粹与自然作斗争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生活是由人间矛盾冲突构成的,如果想消除其中的副作用,恐怕连生活一起也消除了。假如要做到无欲无争尊重和满足一切人的尊严,大家都只好去做和尚。”作者虽然敏锐地看到人性公式的实质就是“要求普遍必然地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人权”,但当他认为“这种原则只是纯粹逻辑上的好,在生活中甚是无用或有害”时却同样有失公正。首先,虽然康德是从理性中寻找并确立了先天的道德法则,但这些法则或原理并非纯粹的逻辑游戏,它是现实社会规范的根据。《道德形而上学》中所讨论的各项义务就是从“人性公式”中推演出来的,这些义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评价行为是否正当的准绳。其次,“人性公式”虽然强调尊重人的尊严,但尊严在此也并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口号。尊重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维持个人的生存、追求幸福是维护人之尊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尊重人之尊严的最基本的要求。再次,作者将尊严与尊严感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在康德看来,尊严是一个本体范畴,是人凭借人性就拥有的内在价值,因此人人平等地享有尊严。而尊严感则是一个经验性的概念,它随着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变化,并非人人都拥有同等意义上的尊严感。康德强调道德法则的普遍必然性,因此,“人性公式”中所内含的核心概念是尊严,而非尊严感。从尊严感出发或以尊严感代替尊严来讨论问题就很可能导致人们将任何一种不悦都视为对尊严的侵犯,这样必将导致尊严概念的滥用。最后,作者同样忽视了人性公式中所强调的“绝不仅仅”的含义,因此,“假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把任何一个人当作手段,那么很可能什么事情(不管好事坏事)也不要做了”。这一批评同样值得商榷。

将人性作为目的是对将人性作为手段的限制。康德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将人性作为手段来使用,如运用理性去实现某个暂时的意图,前提是这个意图与道德法则不相违背。与此同时,他還强调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還应该将人性视为目的,尊重人性。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尊重他人自由选择的能力、追求幸福的能力等。因此,指责康德的“人性公式”过于狭隘的观点实质上是误解了康德的“人性公式”,在此基础上对康德尊严思想的批判必然是有失公正的。

结语

“人性公式”中的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以人格性为核心的先天的理性能力。人格性是人性的理念,是人性的最终完善。诚然动物性也是现实人性的一部分,但人性在更大程度上是由理性能力决定的,而这正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别所在。人类的尊严就在于理性的立法能力和服从普遍的道德法则的能力,也就是自立法自守法的能力。人格性或道德性的禀赋是人性的可能,确切地说,人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人性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克服那些与实现人性之规定性的恶习作斗争,发展向善的禀赋。“人性公式”所表达的义务就是要求人保持、发展和完善人性,履行这些义务就是提升人性、彰显尊严的过程。卡西尔对康德的人性思想做了非常准确的评价,他说:“在人性中,真正常驻不变的,并不是任何它曾一度存在于此的状态或者由此沉沦的状态,而是那种它为此并且向此前进的目标。康德不是在人之已是之中寻求永恒性,而是在人之应是之中寻求它……对康德来说,人的‘给定状态’不单寓于自然,因为人必然要高扬自身,以超出自然,超出一切纯属动植物的生活。然而,这远远不是要生存于自然之外,生存在某种绝对是彼岸的或超验的事物之中。人应当为自己的生存和行为寻求真正的律令,这种律令既不高于他,也不低于他;他应依自身来立法,并且遵循其自由意志的决断来自我塑造。”

自由是人性的本质,人类通过不断摆脱自身物性彰显了内在的神圣性,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努力彰显了人的高贵。人生的意义、价值以及人的尊严真正说来就在于这种崇高的追求中。人格性是人性的理念,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应当,它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因此,以人性为根据的尊严概念也就具有了规范性和普遍必然性。它一方面确保了尊严概念的普遍适用性,确保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尊严,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个人如何使自己配享尊严的义务。这正是康德尊严思想的特色所在。

上一篇:价值观的分化、整合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下一篇:高校工科专业《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