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涩的城乡绅士们

时间:2022-08-10 10:42:24

羞涩的城乡绅士们

谁是绅士?

当今社会,咱们周围,如果还有绅士的话,他们是啥样的?

石痴人口囚说,绅士啊,就是些有点癖好的闲人。

这话啥意思来着,有些人,喜欢一个事,但不是想从中得利,只是好玩,还挺有些闲功夫来玩。

咱们举几个例子。

提着笼子出去的,叫溜鸟绅士。带着鱼具,静坐一湾清水,叫钓鱼绅士。花草盘泥,乐此不彼,是养花绅士。上山刨朽木,下水拣漂枝,曰根艺绅士……

在城市和乡村,有些人,他们的业余时间,围着当地几个石店、一段河流找石头,他们就是石绅。他们或孤欢,或群赏,一直与石相伴,坚持着自己拣着玩,买着玩,借着玩,欠着玩。他们多数不开店,不做或不经常做着石头买卖,这样的石友,他们对奇石市场的贡献,不是个人能量的强大――强大就成石豪了,而是他们具备一个整体的数量。

石绅们的光辉业绩

石绅们的历史业绩是相当可观的,细说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兴趣爱好的启蒙老师,带出铁杆石友。这种人也有个过程,早期就是直接到河里搬石头,往庭院窗台书架上摆,还配座上油,给石命名。自然会让更多人觉得这事挺好玩的,臭气相投的,也就跟着一起下水了。在没有一个传统熏陶或书籍介绍的前提下,这些人成了最早的启蒙者。

二是奇石文化的传播骚客,形成了观赏氛围。没事写点豆腐块,办几个小展,配几首小诗,偶尔聚个餐,侃一侃石事见闻,将自己新近的“进账”弄出来显摆,互相恭维一番,皆大欢喜。也可能是互相不买账,拆了台,弄得面红耳赤,免不了要有人出来圆场子。

三是石头市场的坚强人气,保持了市场热度。虽然早期石市不是石头绅士们直接打造起来的,很多城市的石市其实是商业发展的结果,或是其他产业兴起在推动石市,但是,石头市场形成以后,那些原生态的,在石市上晃来晃去的石头绅士们,却是石商很愿意天天看到的人影。

只是,比起一阵风来去、扫荡式的大买家,那些在高价石头面前,原生态的石绅们常常很纠结、很羞涩。

大部分石绅“羞涩”了

石头火到今天这个程度,弄得一部分石头绅士先羞涩起来了。

第一种羞涩人,是那些很早就迷石头的人,他们往往比当今石界一大部分名人都早,只是在自己那旮旯周边的山山水水上面转悠,一直没有机会和决心走得更远一点。眼看别人“大”起来,手上的、家里的、馆里的名石、好石一天天多起来,他们很羞涩。

这种人的羞涩,在于自觉性不够,没有想到石头外面的世界会有这么大。

第二种羞涩人,是那些有点自觉的人,喜欢摆几块好石,动辄题词配画,然后就一路跑题,拿着业余水准的文墨、琴棋过日子,在一方水土之上,雅得有点过头,找石头的事,常常一再搁置下来。等到发现到处是石馆了,外来和尚在家门口念经了,才猛然发现,自己的香还没点。玩石头,这份本来门槛很低的斯文,已经高不可攀了。

这种人的羞涩,不是不够自觉,是有点自觉却失去目标,忘记了喜欢石头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第三种羞涩人,是那些一心想着将石头做大的人,有种我是石狂我怕谁的气概,他们有空就到处走,什么石头都往家里搬,什么名称都敢取,人家有什么,他也有什么,某某的东西高价成交,他也弄出一堆不输某某的论据来,看到某个经典收藏,他也祭出非卖品的旗子。但好些年过去,弄来弄去,自己的状况似乎没有什么改观,于是他们羞涩地问:俺这是怎么啦?

这种人的羞涩,不是没有方向,是方向有了路上忘记加油,恶补些文采和加宽些视野,老是想跑起来,却发现底盘不够高。

好在咱们的石绅们,这辈子碰到的机会太多,没抓住“石机”暂时还够不上“痛不欲生”这个级别,只是半夜里醒来,看见月光照到床前,还是一阵阵的羞涩难耐。

羞涩是微愧,跟微醺一样,都是美丽的错误。虽然是错误,但首先还是美丽的。

上一篇:如果·假之买到的假石都去哪儿了? 下一篇: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