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花斑癣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0 10:08:14

【中图分类号】R75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4 - 1649 - 02

花斑癣是一种皮肤浅表角质层慢性的轻度炎症,常无症状。其损害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浅色,或着色区上有糠秕状脱屑[1]。发病部位最常见于胸、腹、背部。我科于2009年4月至2009年9月使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花斑癣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共160例,男96例,女64例,年龄25天―6个月,平均年龄4.1月,病程3天―2月,平均病程8天,均在临床上符合花斑癣,直接镜检阳性而确诊。随机分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组(治疗组86例)及酮康唑乳膏组(对照组74例)。排除标准: (1)用药前4周内曾口服抗真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2周内曾外用抗真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者;(2)皮疹严重糜烂、浸润,渗出以及继发细菌感染者:(3)对萘替芬酮康唑药物过敏或不能完成疗程及治疗过程中自行口服,外用其它抗真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者。

1.2用药方法:治疗组: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薄薄涂于患处,轻轻揉搓片刻至药物吸收,一日二次。对照组:用酮康唑乳膏薄涂于患处,轻轻揉搓片刻至药物吸收,一日二次。治疗期不用其他局部或全身抗真菌治疗药物。所有病例分别于初诊当日及治疗后的每2天观察记录一次皮损情况及不良反应。疗程2周。

1.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皮疹全部消退,真菌涂片检查阴性;显效:皮疹消退60%以上,真菌涂片检查阴性;有效:皮疹消退30%―60%,真菌涂片检查阳性;无效:皮疹消退小于30%或未消退或加重,真菌涂片检查阳性。有效率为痊愈与显效之和。

2结果见表1。

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²=17.46,P

3讨论

花斑癣主要由条件致病菌糠秕马拉色菌感染引起,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是一种由丙烯胺类1%盐酸萘替芬和咪唑类0.25%酮康唑组成的复方外用广谱抗真菌药, 盐酸萘替芬为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角鲨烯环氧化反应,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麦角固醇的缺乏以及细胞内角鲨烯的堆积,导致细胞膜脆性增加而破裂[2]。酮康唑作用于羊毛类固醇的C-14去甲基化酶,抑制羊毛类固醇向14-去甲基羊毛类固醇转化,从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3]。两者可从不同机制影响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真菌细胞膜结构破坏,抑制真菌的生长。由于病原真菌对咪唑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两药合用, 从而发挥协同作用,抑制和杀灭真菌,达到增强杀菌活性功效治疗花斑癣的目的。本次完成疗效观察表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花斑癣的疗效明显优于酮康唑乳膏。使用2周, 临床有效率可达91.7%。且临床使用过程中未见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表明该药疗效可靠,临床使用安全,因此,我们认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两药联用具有明显优势治疗花斑癣的有效率都明显优于酮康唑乳膏,疗效确切。总之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一代首选外用杀真菌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4.

[2]吴建华,温海,陶苏江,等.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209例[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328.

[3]吴绍熙.抗真菌药的研究进展[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15.

上一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7周以内\7―12周... 下一篇: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